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让“设计”成为一种日常语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9 23:51:5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祝帅

    几乎每一个以“设计”为专业的从业者或者学生,在与一般大众打交道的时候,都遇到过需要花费力气来向对方解释“什么设计”“设计什么的”之类问题的经历。一谈到“设计”,对方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机械设计、工程设计、实验设计,而大多不会是造型艺术类的设计;一提到“设计师”,对方想到的是建筑院或者装修队的某个工种,至多是意大利米兰的服装设计师,而不会是“美工”。

    这些年来,社会大众可能身处在中国设计的变化和进步当中,但是与这种变化和进步相比,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在根本上和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质的区别。因此,身处其中的我们常常能够感触到的一种现实就是:中国设计师在国际上获的奖项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感到很“寂寞”。可以看出,一个接受设计、承认设计的专业性、难度和价值的社会环境迟迟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来。

    反观一些设计建设比较好的国家或者地区,无不在这方面经过了常年的积累和建设。在我国台湾地区,就个体设计师的能力和国际知名度而言,可能比不上大陆地区的某些国际级设计师,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台湾建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对于“设计”和“创意”的社会认知环境。

    过去我们或许认为,“设计”是一门专业,是一个“术语”,它不要求大众在日常交谈中使用和理解,专业的设计工作者只需要通过好的作品去影响大众审美或者争取个人在国际设计大展中的奖项,或是像很多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类教材所说的那样“对公众进行美育”就好了。但最近我意识到,作为一门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联系如此紧密的服务性行业和实用学科,“设计”如果不能够进入到公众的语言系统,不能够取得公众的认知进而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的话,将会成为制约中国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

    事实上,国人并非天然地缺乏对于“好的设计”的渴慕。人们对于“宜家”的趋之若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人们不是因为“宜家”的产品质量,而是对其设计的青睐,使得“宜家”成为世界品牌。在我的周围,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似乎只有位于北京四元桥的“宜家家居”的客流量有增无减。

    那么,中国设计的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只能归因于设计界的内部,需要多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比如我们的设计教育,这么多年来在艺术基础教育、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经历了教育部门各项指标的“评估”,学生花在毕业创作上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尽管毕业后工作的起薪一年比一年少)。但是,我们的设计教育者们长期以来只注重“设计教育”的一个方面,即对于一个好的设计人员的培养;而现代设计教育的另外一方面的重要任务,即对甲方和公众进行普及型的审美设计教育和对一个接受设计的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培养,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由于国内的设计教育由美术教育脱胎而来,设计专业多设置在艺术学院,因而从艺术创作角度对学生的培养的确可谓强项,但在通过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和盈利模式来沟通这种“精英”式的艺术教育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链接这一点上普遍欠缺,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胆识来对全体公民和社会开展启蒙和普及性的“设计素养”教育。我们的设计教育机构很少这样去做,甚至由于经济利益的权衡,很少有人愿意动这方面的脑筋。

    无论如何,整个设计行业的服务模式,永远处在甲方和设计者之间的博弈运动之中,一个完整的、没有缺陷的设计教育体系,不应该仅仅偏重于这个博弈结构中的一个主体(设计师),而必须包括另一个,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主体——对于甲方(决策者)和全社会公众进行现代设计的审美教育。在社会上建立起一个对于“设计”的认知和接受氛围,让更多的人知道“设计”这个行业的存在,这样才会让“设计”变成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普遍使用的日常语言,进而了解“设计师”的专业价值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下一页疯狂的石头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评出国内企业优秀设计案例
· 国际设计专家在清华纵论企业新思维
· 超强视觉设计的立体字
· 设计应对危机(实录)
· “设计·应对危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