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央美院附中校长与英著名设计教育家访谈实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5-05 20:13:49 | 文章来源: 搜狐网

中央美院新校址篮球馆效果图

 

中央美院附中新校址食堂效果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张为之老师,中央美术学院附中ACUK国际艺术预科课程办公室负责人丁志宁先生,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Jane Rapley女士,以及张波先生,他是伦敦艺术大学中国代表处的主任,非常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我们的嘉宾将和网友在线交流中英艺术教育和创意教育的发展和前景,希望能给希望到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们提供一些借鉴。 
    
  张为之校长从事艺术教育这么多年,对于两所学校中英艺术教育交流的情况,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为之: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过去的50年里创造了很多骄人成绩,培养了一批对中国艺术事业有所贡献的学生。伦敦艺术大学在英国也是众所周知的名校,我们希望利用我们两所学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势,能够在两国艺术教育方面多多交流,并向英国、向伦敦艺术大学输送合格的优秀毕业生,使得两国的艺术教育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主持人:目前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有哪些国际交流项目可以促进这一交流?
    
  丁志宁:从去年开始,我们和ACUK合作了一个课程,这个项目的主旨就是为英国的艺术高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或者输送高中毕业生到他们那里就读大学和硕士学位的课程。伦敦艺术大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是一个中国学生和老师非常崇敬的一所学校,非常希望我们的毕业生最终考到伦敦艺术大学的中央圣马丁学院主流的专业里。
    
  主持人:在这个项目中,张校长您是怎么渗透您的发展思路的?
    
  张为之: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是一所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学校,主要是向中央美术学院和全国艺术院校输送合格的艺术生。这是我们办学的大方向。我们现在也在开始搞和国际的合作项目。比如我们和日本中央美术学校有过一些合作,另外就是这个ACUK的合作项目,这是和英国九所艺术院校的一个合作,经过一年的预科课程然后向这九所学校输送后备生。我们借伦敦艺术大学的圣马丁学院的院长这次来中国,希望进行一系列的探讨,能够在今后找到这样一个合作点。
    
  主持人:丁志宁先生,您作为学校国际合作的负责人,先期做了哪些准备?
    
  丁志宁:由于中英两国在学生的选择标准上会略有不同,比如中央美院附中更强调基础美化绘图方面,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则在各个设计方面有它非常强项的专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前期做的主要工作是一直在和伦敦艺术大学的中国代表张波先生接触,了解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院招收学生的标准、考核的方法,这样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我们的学生。
    
  主持人:Jane Rapley女士第一次来中国是吗?
    
  Jane Rapley:第二次。
    
  主持人:刚才丁先生讲到两所学校招生的标准有一些不一样,肯定有一些网友和学生想知道圣马丁大学对于招生方面有什么特色,特别是对中国学生有什么区别?
    
  Jane Rapley:大致来讲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方法的差别就是好的作品集,我们要求学生给学校上交一个好的作品集,根据专业不同,会要求作品当中有一个侧重点,比如工业设计和陶瓷设计的要求就是不一样的。学校希望通过这个作品集看到学生在申请的这个专业领域里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构思在面,这并不是要求他已经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艺术家,而是我们需要看他的潜力所在。谈到具体的标准,比如时装设计和产品设计上,我们会要求学生有非常好的三维空间的感觉能力,其他的平面设计课程则要求有两维设计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感觉。当然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意。
    
  举个例子,在我们学校就读材料、布料和时装设计的学生,对他的颜色感知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平面设计这方面就会相对少一些,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倾向性。还有一个非常广义的一个标准,就是我们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知,和他的天性。比如之前提到学生申请时要提交一个作品集,我可能看到第一个作品集之后非常好,第二个同样来自于那个学校的同学提交作品,看到以后也觉得非常好,然后第三个也很好,但是你看到三个同一届毕业生的三个作品好的背后是一个很好的学院的教育带来的优秀,而不会体现出学生自己。相反你看到一些学生作品集可能一般,但是经过了解,并不是学生自己没有才华,没有天赋,而是可能学校的教育没有把这个学生的才华完全挖掘出来。
    
  丁志宁:所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中央美院附中就会很注意,我们的学生在一个比较小的年龄段就会有机会把他的艺术才华充分挖掘出来,最终能够表达出他自己不同个性的东西。而不仅仅体现的是学校的氛围。
    
  主持人:圣马丁会看中央美附中学生的能力,那么张校长您对学生的要求或者课程的设置培养是如何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您能谈谈这方面中央美院附中是怎样做到的。
    
  张为之:我们在设计类专业方面,做了很多的拓展。我们不仅是为原来美术学院附中的雕塑、国画、版画这样传统的科目作拓展,现在我们也面对了一个艺术教育的新领域,就是在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还有工业设计、染织、陶瓷等等领域作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选项,这也包括多媒体和动画等等专业。圣马丁学院院长讲的注重学生创造性和他自身对艺术的理解,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教学所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跟他们是一致的。
    
  当然它是一所大学,我们是一所中学。中学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感觉很新鲜,创造力也非常活跃,对生活很敏感,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确实我们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我们附中有很好的办学条件,有很好的图书馆,现在世界上各国艺术类的新发展和走向的图书,我们的学生都能在学校看到。过去说美院附中是艺术家的摇篮,从现在看,我们的面扩展的更宽了,我们不光向传统绘画专业输送人才,还要向艺术设计类的院校输送后备人才。现在附中还要面对国际化的问题,我们引进了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老师,他们直接从国外学习设计方面的知识和理念,然后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
    
  比如,最近我们请美国一所艺术高中的老师来授课,我们和他们谈互换教师教学的项目,他们对我们的教学很感兴趣,我们也派老师到他们那里教,这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路子。从总体发展来讲,美院附中,不仅向中央美院输送学生,也向全国的艺术院校和国际上的院校输送生源。
 
主持人:谢谢张校长。张波先生,中央美院附中作了很多国际化的准备工作,那么您在这两个学校沟通当中会起到一个桥梁作用,您认为这样的交流给中国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信息?
    
  张波:圣马丁艺术学院是欧洲最大的艺术和设计类学院,除了圣马丁以外,伦敦艺术大学还有其他四所学院,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服装学院等等,我们除了时装以外,还有纯美术,还有各个设计专业,平面、多媒体、环境设计、传媒等等很多专业。我们的学校学科设置和中国的艺术院校有很大的不同。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我们本科是三年制的本科,但是三年制本科之前有一年预科课程,所有的英国本国学生和欧洲的学生,美国的学生完成了他们在本国的高中学习也要经过这一年的预科课程。这一年的预科是必修的。因为我们的预科采用了包豪斯的教学体系,所有三大构成,就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以及设计基础,艺术理念艺术史这些国内艺术院校在大一或者大二才能学完的课程,在预科这一年完成。这也是进入本科以后,学生们就开始各自组成小组,来承接不同校内和校外的项目,老师根据同学们做各种实际项目当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评分,根据他们各种技术的需求配备课程,就是非常的灵活。
    
  我们这个星期也参观过中央美院,也参观过中央美院附中,在中国美院附中这样的学校,学制四年,但是大多数是素描、色彩、也涉及到一部分的基础设计课程,但是还更注重于一些手绘的一些技能技巧,这个问题和张校长也讨论过。国内的艺术附中学校,学生很多精力学习这些技巧性的东西,随着视觉表达手段多样化,很多东西不需要你用很强的手绘技巧绘出来,各种数码相机、摄像机可以表现出来。
    
  刚才我谈到了我们预科一年学的内容非常的多。学习水平也比较高,这就决定了很多国内的,比如附中的学生或者说留学预科,经过一年预科学习的学生,来申请我们学校的时候,也要经过预科一年,这个是非常必要的,学的内容非常多。
    
  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努力的把我们这种教学体制的设计和国外的差异,介绍给国内从事基础艺术教育的教育者和国际院校预科学校,明白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果说希望把一些优秀的学生送到我们学校来,可以提前让学生明白这种差异,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我们非常希望能有优秀的学生,从美院附中,从留学预科当中申请我们的学校,这个我们非常欢迎。 
    
  主持人:在沟通过程当中,Jane Rapley女士有没有接触过在中国和在美院附中学习艺术的同学,或者有没有接触过在英国的中国学生?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很多吗?
    
  Jane Rapley:这个数字在增加,以前很多中国学生可能并不是来自于中国大陆,但是去年大陆的学生在逐渐的增加,主要的方向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时装这一块。
    
  主持人:中国的学生到英国接受艺术方面的教育,对于伦敦艺术大学这种文化氛围有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这些学生中间有没有一些很杰出的人士,给即将愿意到英国接受教育的同学作为一个榜样,有没有这样一个激励机制?
    
  Jane Rapley:所有的国际学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个国际学生都会在不同的文化下进入这所学校,赋予国际多元性,坦白来说,中国学生到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毕竟中国,尤其从大陆过去的学生,可能人数没有那么多,也没有在学校当中呈现出一种主流的态势,但是我们看到中国学生做事很认真,他们的技巧很好,也很受人尊敬,我们的学院能够教给中国学生更多的是把中国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自信于他致力于一件事情,勇于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告诉他们去做的,因为我们是把每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我们教师不是要教他们怎么做。讲到现在比较杰出的华人学生,有一个来自香港的学生,他已经做的很成功,我们还有一个学生叫做叶明子,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现在已经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设计师了。
    
  主持人:张校长,圣马丁院长也谈到了关于中国学生在海外受教育的情形,您认为附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学习哪些经验,可以使得中国的艺术教育以及中国学生他们的作品和设计能够走向国外,达到这种国际化的目标。您有哪些打算呢?现在能够去海外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还是少部分,附中有没有扩招的项目?
    
  张为之:这个是我们现在正在着力探讨的问题。学校的规模扩大,招收的学生可以多一些,我们就有条件突破原来的基本上从俄国写实的一个教学模式。恐怕将来我们在设计这一块的投入会更多一些,招收学生也要求外语还有这方面要加强。如果我们反思附中教育上的得失的话,过去我们过分注重写生的技巧和技能,而忽略或者说学生的创造性和掌握更多的思维的方法和掌握更多的工具方面,确实是我们做的不足,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渐意识到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会请一些老师和国际院校进行交流。作为传统来说,我们原来这一块也不可能丢掉,毕竟和写生艺术、绘画艺术还是有一种传承的关系,这个路不可能断掉,这个传统还要保留。但是我们可能更多的就是在设计类专业,我们会有很大的扩展。
    
  教学的方法和思路要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附中的教育基本上是写生这一套,还有一个不足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传统的哲学,比如中国绘画、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文化的一种观念,实际上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从五四时期那个时候对传统文化是一种彻底否定的态度,从现在看来,我们传统文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非常经典,而且相比现代世界文化也不落后,或者可以接轨的这样的很多东西。我觉得这个是应该我们要发掘的,而且在我们教育中要体现。
    
  今年附中要扩招,以往招80人,今年我们要招300人,300人中其中有一个国画班,学生入学的时候,要考他的书法,要看他对传统文化是否了解。我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我们除了教他现在西方的设计观念意识以外,我们还要教他传统中国文化的基本东西。这些都会对孩子有作用,哪怕到英国学了现代设计,恐怕传统文化的因子在国外发扬,会有新的创造。
    
  主持人:“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张校长自身也是在国画方面造诣很深,所以我相信中央美院附中的学生一定会给国际带来新的中国风。我们想听听张波先生他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因为您可能接触中英两方面比较多,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学生有哪些优点,让英国艺术教育更加青睐于中国学生,另外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
    
  张波:我觉得张校长说的非常好,就是中国的学生将来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在艺术领域,在设计领域,在创意产业领域,应该更多的是立足中国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扎根于此,也要有所发挥,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有一个例子,我们院长这几天在北京各大院校访问、参观,一些中国学生会拿他们的作品给我们院长看,像周一在清华美院做讲座的时候,有三个设计师专程从上海赶过来,他们在上海有自己的服装工作室,专门设计传统中国服装的男装或者女装,他们觉得他们已经做的非常成功了,他们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得到了市场一定的认可,但是院长看了以后,就感觉他们还是停留在传统中国的服装设计理念和工艺基础上,并没有朝前发展,没有把这个设计理念也好,设计的水平也好,没有超前推进。更重要一点,没有一种现代感。
    
  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发展了,你再拿几千年的服装把它搬过来,只是重新做一下,这个是不可取的,人人都可以这样做。这样就不是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所以院长多次说到你要立足于中国的东西,你一定要有所发展,要把它和现代的元素融合起来,然后使人感觉到既有中国的特色,又有国际化的水平。我们院长举过一个例子,大概在几年以前,迪奥的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诺,这个最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来到了北京,去了北京的大栅栏,他看了很传统的中国的一些服装服饰,以及一些表演,从所见所闻中他就得到了灵感,回到巴黎以后,就设计了一个系列,完全应用了中国的设计元素在里面。中国元素很明显,现代感也非常明显,这是一个例子。
    
  中国学生要想将来以后在国际上做自己的品牌,做自己的特色,应该是既发挥中国传统的东西,又要有现代的东西,两者完美结合起来,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中国学生的长处,也可能是中国传统的原因。就是手绘的基础很好,这个也是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一个必要的基础之一。
    
  但是中国学生可能太注重于把这个东西画的像什么东西了,而没有说把他的一些主意或者创意体现出来,仅仅老师强调你要画的和这个石膏像或者模特要特别像,才是一个好的作品,但是我们认为画的像已经不是衡量一个学生水平的高低的标准了,相机很方便的,照一张百分之百一样的东西很容易,更重要的是创新,在大学有一个理念,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先是一个好的思想者,要先有思想,先有idea。现在视觉实现的手段很多,而且到了实现那一步的时候,有各种人会帮助你实现,不一定说你一定要完全自己画出来或者做出来,会有专门人做不同的分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的话,就要超前想一些东西,然后在一些人的帮助下,把它实现出来。这是我们接触中国学生的一个欠缺的地方。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他们向这个方向发展?
    
  张波:可以多开一些创意思维训练课,或者多做类似的练习,使他们的思维变的发散,变的有创意,同时老师也一定的强调,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冒险,不要怕犯错误。
    
  另外我感觉,中国学生应该学习的,是英国艺术教育所强调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招收学生的时候,都要强调学生有一个完整的作品集,这个作品集并不是最后画好画的一个罗列,而是每个作品一开始有什么主意,怎样得到的创意,怎样获得的灵感。因为这个创作过程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取舍,有方法的取舍,有路径不同的尝试,通过各种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思路发展过程,从这个思路发展过程,可以看得出他欠缺哪些东西,他的长处在哪些方面,这样很全面很真实的来判断一个学生将来以后适合在哪个方向发展。我想这个是国内艺术,本科生也缺乏的。
    
  你的草稿在哪里,你的过程在哪里,都扔掉了,老师没有要求我们保存这些东西,这是从形式上看,我们感到的最大的不同。我想将来在预科教学中,中国的艺术教育也要强调学生要保存自己的创作思路,把他们完整的做成一个作品集,这样自己从创作思路当中,也会感到实际上这个可以改变一下,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创作过程。在北京的一些国际艺术学校,他们的学生会按照国外的方法去做,明白告诉你,这个思路从哪里来的,这个灵感是经过多少环节,多少步骤,又发展到现在的作品或者一件东西,这样都很清楚。个人能力就表现得非常完整。
    
  张为之:张波说得很好,我补充一点,实际上要改变中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是在对中国艺术教育是一个很严重的课题。就是说,以前的这样一种教育的模式,已经在中国是很普遍了,就是画一张素描画像,甚至于很多补习班就突击这样,考试的时候,就画一个头像,色彩写生或者什么,但是我们在探索改变这个状况,借今天座谈的机会,我可以向全国的考生有一种呼吁,就是以往想要考美院附中的孩子很多,但是不敢考,为什么不敢考呢?因为觉得没有时间练这个东西,可能他画不好,怕考不上,所以就不敢。这些孩子可能是很有创意的,一旦把他们引导到一个艺术的路子上,开启他们的艺术闸门,可能他会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所以我们考试的内容,或者说我们评卷的标准,都可能随着我们学校的扩招,我们会逐步改变的。
    
  今天我们只是改了小小的一步,比如搞书法加试,今后可能再招的时候,可能考试的内容更扩大,比如有的孩子会有动漫方面的能力,一本一本一套一套的,连编剧带全过程的完成,都是非常有才能的孩子。要是靠原来那套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也许就考不上。所以我们在考试的时候,逐步会采取一些新的考试标准来考。虽然我们今年是增加了招生名额,招三百人,但是跟全国的喜欢美术的,想要报考美术学院附中大量考生来比,还是一个零头。就是近千人的报名,我们只能取一个少数。将来我们怎么考法?怎么录取法?确实对我们也是一个改革的一个课题。
    
  当然我要强调,我们希望提高一些文化素质,文化课学得更好一些。就是他的基础知识比较全面,素质比较全面的,这样的孩子,可能对他将来的发展更好,就是不一定绘画技能练到什么程度,但是这个孩子是这块料,那么这样的学生我想收获会大得多。我呼吁凡是喜欢画画的,你有这个意愿或者有这个愿望,不妨也来考考,也许你的作品就被老师看中了,不要自暴自弃。 
    
  丁志宁:我补充一下,中英教育方面的不同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可能是我日常真正研究的一个课题。张先生谈到学生创作的过程,我们每个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每个学生会发两个速写本,大的放在教室或者宿舍里,让他有时间想到什么画什么。另外就是每个人送一个小的速写本,让他揣在口袋里,坐公共汽车,逛公园的时候,聊天的时候想到什么,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包括有些学生中午吃饭的时候,在餐厅纸上画一些什么,我们老师都会问,你是受什么灵感启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一个人的学习是有惯性的。比如我们非要把一个传统的中国的艺术类学生让把在一天之内变成一个英国或者西方大学也好要求的这样一个学生,是很困难的。我们现在用一学年时间,希望把学生变成一个西方式的或者中西合璧的学生,这样可以做到,但是学生很辛苦,老师也很辛苦,我们现在美院附中也在探讨这样的课题,也在探讨这样的可能性。就是我们希望学生在更小的年龄段的时候,把我们美院的教学方式加以改革,改革过程中,从西方,主要从英国高校领域中吸收他们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吸收到我们的改革过程当中,学生在相对小的年龄段,通过相对长的时间,这样学生会舒服很多,最终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成就也会很好。
    
  张波:对,实际上不是说我们非要变成英国式的,或者是国外式的,而是创意设计,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内在的一种需求。比如我们以前可能培养的学生主要的是做一些静态的一些作品,或者画一些写意的静物性的一些东西。但是现在如果说要想在设计领域在创意产业领域要有所作为的话,就要从年龄更小的时候,就要开始教他们一种方法,如何变的去了解学设计学和创意专业的一些知识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规律,这个学习规律可能就是说,东方、西方、中国、英国基本上应该是一样的,是一种认识发生和发展的一种规律。这个需要我们在英国可能有些地方做的比较成熟,历史比较悠久的,可以吸收这部分的东西来,应用到我们现在的一些不同年龄段的教育当中。
    
  张校长提到的比如说一些学生可以不同的作品来改变他的才能。刚才讨论过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我们学校录取学生的时候,不一定要求学生非要有素描或者说速写或者色彩的作品,如果没有,比如有些年轻小孩喜欢用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DV拍摄一些很有意思的一些图片或者一些片段,根据他的视觉和逻辑思维,把他们组织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版也好,或者小故事也好,这个都可以拿过来,我们都认为可以来检测一个学生是不是有设计的天分或者有设计的素质。
    
  主持人:在我们现在教育当中,创意教育变成一个很重要很核心的部分。在这个创意教育方面上,中西方应该更多交流,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快的成长起来。推进创意教育,并且推进中国兴起的创意产业。
    
  张波:对,对,实际上伦敦艺术大学,有一个专门研究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研究机构。因为我们做教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专门有一个研究室来研究,艺术如何被教,学生学习的规律是什么,我们也愿意把这些经验或者把这些探索到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介绍到国内来,介绍到美院附中来,介绍到留学预科班中来,大家共享这些成果。有些东西对中国不合适,但是有一些可能是共同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个还是可以借鉴的。
    
  主持人:说起创意教育,我们都知道曾经有一个创意教育的一个很大型的活动——创意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艺术学院,在这个活动当中,是怎么作活动的,怎样把英国的创意介绍到中国来?
    
  Jane Rapley:这是一个很大系列的活动了,有很大的展览或者活动,对于整个伦敦艺术大学来讲,我们有很多优秀毕业生,很多年以前的,现在做的很成功的毕业生,参与到这样的展览,包括世界巡回展览这样的活动当中来。帮助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同时我们很多教学员工,包括在校的学生可能同样也是在不断随着这个展览在全球巡回的走,包括我们教职员工给一些展示的作品,让大家推进这项活动。我们现在有一些正在积极筹措的计划,希望能把这项创意英国或者说这样的一些计划能够继续推进,我们正在和英国政府探讨,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一笔资金,帮助我们建立创意产业中心或者这样名称的机构,希望把我们以前在英国本土,在欧洲大陆上已经一些成功的经验,就是如何使这种创意与产业更好的联合在一起的经验,介绍到中国和印度这边来,也是希望能够使我们这种大学包括英国的创意产业,与中国的行业产业我们的一些教学机构,有一个很好的良性的互动。我们现在在等待的就是这样的资金支持是否能够得到。
    
  张为之:我有一个问题,刚刚她看到我送给她的附中学生作品集的时候,她说到原来在英国也有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学校,但是后来取消了。很可惜。我了解到的国外的中小学教育情况,就有很多的有关艺术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可以带学生到一些有文化传统的地方进行熏陶。所以在他们国家那样的艺术中学取消,恐怕关系不大,但是中国国情不一样,中国仍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在中学阶段,每天就是那点文化课的内容,压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艺术素养方面最基本的训练。
    
  中国国情特别需要我们附中这样的学校。因为这个年龄段给他艺术素养和不给他不一样,真正在这个年龄段受到艺术的熏陶,可能将来就会成为一个艺术家,可是这个年龄段想要成为艺术家,或者想要接受这个素养,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条件接受,就很可惜了,我认为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美院附中的成立是徐悲鸿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在中国的国情,美院附中这样的学校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如何教?如何选材这对我们是一个课题。可是这个学校是必要的。我特别想请教院长,她怎么看待的,在英国是怎样的。
    
  Jane Rapley:这一点非常必要,我认为您的观点非常正确。在中国这样的教育体系中,这样的专业中学有它存在的必要,另外即使英国已经取消了专业类的中学,但是我们的中学也都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以及设计课程,我们的中学有这样的选修课程,跟中国的体制不太一样,学生可以选修艺术或者设计,尽管是这样,我认为像一些学科英国的高中生也接触很少,比如陶艺,陶瓷设计这样的学科,很多学生都没有机会去系统的学这种学科,造成当他们来到我们大学的时候,又会给他讲,重新告诉他学哪些技能或者技巧,鼓励学生要拣回一些东西,现在英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些专业艺术学科面临的生源的技能在降低这样的问题。
    
  在中央圣马丁这样的学校来讲,从最初来看,就是说很多设计的初始的创意是来源于纯艺术或者美术过程当中,随着这样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设计也逐渐的有一些反哺性的东西或者反馈性的东西回到纯艺术的角度,从而促进两方面。在当前英国艺术教育来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来把纯艺术和设计截然分开,也许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讲,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样的问题。
    
  张为之:我听了圣马丁学院院长的观点有很大的启示,我要在美院附中进行更好的扩展,比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和自己更多一种自我进行发现的机会。当然我们不会超越这个年龄段所允许的状态。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校长,还有Jane Repley院长,今天我们的访谈主要是探讨中英两国艺术教育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前景,也给中国很多喜欢艺术、希望到英国求学的同学带来美院扩招的好消息。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今天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