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设计·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从马岩松看“70后”建筑师的生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4-21 16:00:14 | 文章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今年3月底,报纸和网络上全面热炒着同一个消息——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的市长麦歌莲宣布,来自中国北京的MAD击败了来自全球的其他六百多位建筑设计师,以一座看上去不断扭动的被称为玛丽莲·梦露大楼的建筑夺得了国际设计大赛首奖,并将付诸施工,最终成为该市的新地标。

延伸阅读:中国设计师在大多伦多地区国际建筑设计赛中胜出

经济发展后的中国民众在民族自尊心极速膨胀之后,总是忍不住为可以象征国人在西方获得胜利与尊重的大小事情而欢欣雀跃。NBA的姚明、与纽约市长一起过春节的超女,再加上随着扎哈·哈迪德、保罗·安德鲁、瑞姆·库哈斯、赫尔佐格、安藤忠雄等国际建筑大师,以明星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并且被广大民众作为谈论的话题之后,建筑师这个职业开始从幕后走到聚光灯下,成为娱乐化的一员。从被关注度的提升和整个建筑界的发展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是迈出了走向发展的一大步。于是,这一次的中标顺理成章地吸引了媒体的注意,而MAD的主要设计师与负责人马岩松以及他所代表的新生代建筑师也进一步被普通民众所关注和熟悉。

在各个新闻报道和访谈中,都感受得到马岩松满满的自信和张扬,他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有人形容这座大楼就像国际影星玛丽莲·梦露一般,散发着性感魅力。这种非标准的、宛如艺术品似的设计给建筑发展商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强烈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引发探讨,我想这就是我胜出的原因”。主动而积极地宣传自己、坚定而毫不谦虚地肯定自己,产品好更要宣传得好,这种姿态似乎更像是一个广告策划人,而非传统观念中的建筑师。但,这正是这一代新生力量与建筑界的前辈们诸多区别中一个小小的体现。也许十年之后,换成我们八十年代这一批披挂上阵的时候,这种区别会更明显。但目前看来,这已经是一个可贵的突破。

对于公众心中一贯默默埋头苦干的建筑师形象而言,马岩松的确有些另类。但这种另类正是中国建筑设计界开始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体现,更是建筑师商业化转型的一个代表。1975年出生的马岩松可说是标准的“70后”,他身上那浓厚的国际化背景,使他更熟谙国际化的规则与方式,包括他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大胆设计和强烈的自我表达都带上了明显的西方背景烙印。从业以来一连串的奖项,特别是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方案入选更是使他声名大振,当时甚至被媒体赞誉为中国建筑师反攻海外的一个成功事件。近年来国外大牌建筑师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国内对于“中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表示担忧,相比之下马岩松这一次的成功更是显得格外激动人心,甚至在网络上出现了“外国终于成为了中国建筑师的实验场”这种有些调侃意味的言论。

事实上,虽然马岩松和他的MAD建筑设计事务所屡屡在各大展览与竞赛上抛头露面、光彩照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有很多获得大设计项目的机会。翻看他们的履历表,相对于大量的奖项和荣誉而言,真正获得实施的项目并不算多。所以此前马岩松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选择的方式就是不断参加各种设计竞赛,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竞赛奖金,维持事务所运行。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叛逆了所谓传统设计形态的生存模式。这一批1970 年代出生的建筑师开始以颠覆的面孔出现在建筑界,并且鼓动起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方式。更关注自我意识的表达与传递,更强调视觉上的强烈与独特,更多地把建筑设计艺术化甚至娱乐化,这就是他们关注的和需要的。

某些时候在人们的眼中,他们的言行与作品或许更接近那些所谓的现代主义艺术家。艺术家、设计师与建筑师的界线,在这一代人中已经渐渐模糊;如同马岩松做过的鱼缸和墨冰,完全是一件标准的装置作品或者一次完整的行为艺术。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是什么,能表达出自己的理念和态度,对于骄傲而自信的1970年代人而言,大概已经足够了。

马岩松以及他的同伴们,以独立工作室的形态存在并且迅猛成长着。中小型的规模、国际化的背景、新颖的观念、商业化的运作与宣传,这些年轻的建筑师以新生代的力量逐步立足于建筑界,横跨东西方之间,并且显示出强大而活跃的生命力。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前辈,无疑1970年代人的进一步成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鼓励与期盼,让我们相信,我们热爱的工作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环境,以及更多的精神满足;让我们怀抱着更美好的期望,继续努力。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