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生活> 音乐

民谣音乐人蒋明发新专辑 独立音乐人仍难生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4-03 09:58:42 | 文章来源: 深圳商报

蒋明

蒋明

与首张专辑相距两年,民谣音乐人蒋明近期推出了第二张专辑《罔极寺》,新专辑人文气息依然浓郁,以诗化的歌词与旋律歌唱行走中对生命的参悟。

新专辑是告别之后的回望

《罔极寺》的封面传统而古朴,专辑名也让人联想到西安名刹罔极寺。“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一段因缘巧合,在罔极寺居住过。现在看来,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力量。现在我每次回去,都要去罔极寺待上一会儿。”蒋明告诉记者,“我第一张专辑《再见北方》是我很早以前写的,那时还很年轻,很多东西还是有火气的。而《罔极寺》是一种告别之后的回望,是我从西安到广州、从北方到南方的总结。”

《苏州河》、《沉香亭》、《抚仙湖》……《罔极寺》的歌名来自一个又一个地名,也是蒋明一站又一站的旅行。“这些作品都是我这么多年在路上的一种感受,而专辑名称取了我人生最初待的那个地方。人对生命的理解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回归。”蒋明说,“《罔极寺》中有许多对生命、对死亡的探讨,这张专辑在形式上比第一张复杂很多,但内容上反而更淡泊。”

为贾宏声创作歌曲《苏州河》

在蒋明的豆瓣小站上,《苏州河》是新专辑中播放量最高的作品,颇受乐迷好评。“这是我特别为贾宏声写的。”蒋明告诉记者,“当年他跳楼的时候,对我心灵触动特别大。我从小就看他演的电影,了解这个演员,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苏州河》这首歌在他去世后几个月就写出来了,取了电影的名字,因为我觉得他在电影里就是演他自己。在这首歌里,我引用了电影原声中的对话,把现实、生活和电影做了一个交叉。”

同样受乐迷喜爱的,还有节奏明快的《啊朋友再见》,由蒋明与小河、钟立风、刘东明、冬子、好妹妹、赵照等几个音乐人合唱。蒋明笑着说:“这首歌在北京制作的时候,制作人说,我们可以找几个朋友,一人唱一段,我觉得挺好的,图个热闹,就给一些朋友打电话,他们都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首歌的歌词每一段其实都很割裂,表现了人的不同状态,挺适合由不同的人去诠释。”

迷茫时得到左小祖咒鼓励

除了民谣音乐人,蒋明还有一个身份是资深媒体人。在2011年发行首张专辑《再见北方》时,蒋明曾受到过不少业内音乐人的质疑。“很多人是概念先行的思维,他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媒体人,对我做音乐特别不理解,认为我是玩票的,也有人认为我抢了他们的饭碗。”蒋明表示,“我觉得做音乐应该有一种淡泊的心态,如果一味做市场的东西,那你的音乐就成了纯粹的商品。用心把东西做出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猜度,都无所谓。”

《罔极寺》发行后,蒋明的音乐人身份不仅得到了乐迷的认可,那些曾发出质疑声的音乐人也都无话可说了。在《罔极寺》中,有一首作品《南方的春梦》由左小祖咒制作,说到这里,蒋明充满了感激。“在我迷茫的时候,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当年出了第一张专辑后,有一次他来广州,对我说,你一定要出第二张专辑,我给你制作一首歌。”

广深独立音乐人仍难生存

说到广深两地独立音乐人的生存,蒋明坦言仍然比较艰难。“北京一个独立乐队可以有很多演出,因为场馆非常多,群众基础也非常好,但是在广州就比较难。两三年前,好多歌手来广州演出之后说,我再也不来这边演了,因为完全没有观众。这两年,观众人数从三五个发展到了五六十,虽然还是很少,没达到养活歌手的程度,但已经进步很多了。深圳我去过几个场子,有的在坚持做,也有的出于生存压力,一半做独立,一半做流行。在这方面,广深现在还处于磨合期,坚持做,过几年会好一些。”

南方演出市场最缺的是人才

对于整个小型演出市场,蒋明认为广深两地都过于单一。“演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去看周杰伦,同时也应该有京剧、戏剧的演出,这样的话,这个城市的文化才能立体起来。南方城市缺少的就是这种立体化,太过单一了,独立戏剧、音乐,或者其他舞台作品,活得都比较落寞,有很多是在亏本经营。不少南方人在本地没有看演出的习惯,但到了北京,会主动找演出、展览看,因为北京有那样的氛围,文化消费已经渗入了生活之中。”

对此,蒋明呼吁:“以前网络不发达,音乐人要北漂才有发展,但现在不一样了,歌手就算住得偏僻,跟外界的联系也不间断。我觉得广深应该有文化机构去做这样的事情,把音乐人拉过来,不管城市有怎样的基础设施,最重要的还是人才,没有人才,多好的场地都是白搭。我这次在深圳的演出有个嘉宾叫杨嘉松,是田震的制作人,他和洪启都是今年年初来到深圳定居的,我觉得会有更多音乐人来到深圳,这可能是一个开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