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Willisau爵士音乐节首次北京呈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04 08:55:39 | 文章来源: 新浪娱乐

看得见的爵士系列演出

看得见的爵士系列演出

Pierre Favre

Pierre Favre

Samuel Blaser

Samuel Blaser

Jazz Festival Willisau的创始人是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大师 Niklaus Troxler,他用一生对设计及爵士乐的追求证实了:爵士乐是可以被看到的!他为近 2000 多组爵士新秀提供了呈现自我的空间,聚集了近万个家庭在绿草地上度过快乐真情的一周,Jazz in Willisau 不但被称为新爵士的摇篮,它也是凝聚欧洲许多家庭及几代人之间感情,促进交流的重要形式。作为【看得见的爵士】的欧洲顾问,Niklaus Troxler 说,是勇于跨界、对家庭和家乡的热爱及开阔的国际视角保证了他 40 多年成功举办了他的爵士音乐节。

这次【看得见的爵士】之[ 爵士演出 ]部分包括6位瑞士著名爵士音乐家及多位中国著名爵士音乐家,将先后在北京做六场精彩的爵士巡回演出。[ 艺术展览 ] 部分是中国首次大型爵士海报展览,包含百余幅艺术海报。[ 文化拓展 ] 活动分两个部分内容:跨界【设计、电影、众表达】、公益【家庭、音乐、新体验】,将于6月10日-30日期间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广场及北区画廊内举行。

【爵士演出】

6.10

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橙色大厅,开幕式演出

20:00-20:40 罗宁拉丁爵士乐队

20:50-22:00 NEW BAG feat.Christy Doran/Lionel Friedli/Sarah Buechi/Vincent Membrez

6.11

愚公移山

21:30-22:45 NEW BAG feat.Christy Doran/Lionel Friedli/Sarah Buechi/Vincent Membrez

6.12

CD BLUES

21:00-22:15 NEW BAG feat.Christy Doran/Lionel Friedli/Sarah Buechi/Vincent Membrez

愚公移山

21:30-22:45 Pierre Favre &Samuel Blaster

6.13

CD BLUES

21:00-22:15 Pierre Favre &Samuel Blaster

6.14

三里屯太古里北院,闭幕式演出

20:00-20:40 李铁桥

20:50-22:00

Pierre Favre &Samuel Blaster

【音乐家介绍】

New Bag乐队:

Christy Doran于1997年建立了New Bag乐队。在此后的14年,他们一共出了7张专辑,用事实向人们证明了他们的音乐态度。自1997年以来,New Bag的主唱就一直是Bruno Amstad。他的演唱风格深受民族歌曲影响,其泛音唱法和音乐作品中的电子音乐元素被《新苏黎世报》简洁而准确地喻为“声乐魔法”。为了让歌曲听起来更加饱满,乐队10年前请来了键盘手Hans-Peter Pfammatter,New Bag从此由四重奏变为了五重奏。Dominik Burkhalter 自2008年起担当乐队鼓手和目前的专辑制作人。而乐队中也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变化:New Bag没有贝斯手。

Christy Doran

出生于爱尔兰的Christy Doran自小居住在瑞士卢塞恩。他的音乐启蒙始于父亲,一位爱尔兰民谣歌手。上世纪70年代,Doran与Fredy Studer、Urs Leimgrumber和Bobby Burri共同创建了OM乐队。他和乐队成员Studer曾为致敬流行音乐史上公认最重要电吉他演奏者——Jimi Hendrix,组建乐队进行巡演,并于90年代中期录制专辑。该乐队成员包括Amin Ali、Django Bates和Phil Minton。1997年,Doran建立了New Bag乐队,并在1998年到2000年间在北美、南美、非洲和欧洲进行了世界巡演。Doran现今在卢塞恩音乐学院任教。

Sarah Buechi

出生在一个瑞士的音乐世家,从5岁开始学习演奏小提琴和钢琴,长大后开始主要专攻歌唱。从卢塞恩著名的音乐学院毕业后,她在班加罗尔渡过了很长一段假期,沉浸在南印度古典音乐中。这段经历对她的音乐生涯影响颇深,尤其是在演唱爵士乐的节奏和发声技巧方面给了她非常大的启发。Sarah最开始在瑞士爵士界引起注意的是她的音乐作品THAli。现在,Sarah生活在爱尔兰,和都柏林的音乐家一起表演,并在New Park音乐中心声乐爵士部担任负责人。与她合作表演的音乐家包括Steve Coleman、Dave Liebman、Nils Wogram和Lucas Niggli等等。2005年,Sarah在瑞士被授予弗里德尔沃尔德基金会奖。

Vincent Membrez

1979年,Vincent Membrez出生于瑞士比尔市。他于2003年在瑞士被授予弗里德尔沃尔德基金会奖。2005年,Vincent毕业于卢塞恩音乐学院,曾师从Chris Wiesendanger、Elena Szirmai、Simon Nabatov、Hans Feigenwinter。为了达到一种声乐上的理想状态,音乐家往往会收敛自己的声音而去凸显纯粹的音乐,而Vincent却在许多作品中致力于这两者的平衡。他的多才多艺和对各种音乐类型的广泛涉猎使他参与到瑞士、欧洲多项音乐作品中,从原声爵士乐、摇滚,到当代古典音乐、即兴演奏等等。

Lionel Friedli

1975年出生于穆捷,自11岁起就开始学习打鼓,曾长达8年时间师从Norbert Pfammatter。2005年,他毕业于卢塞恩的爵士乐学校,他的老师们包括:Norbert Pfammatter、Fabian Kuratli 和 Pierre Favre。1999年起,他作为音乐家的生涯开始。尽管他因其多才多艺闻名,但是Lionel主要专注于音乐创作。人们偶尔还是可以看见他在大型乐队中演奏,或是和瑞士知名歌手合作,比如:Sarclo、Simon Gerber、Thierry Romanens 和 Pascal Rinaldi 等等。

Samuel Blaser

来自瑞士拉绍德封的年轻长号演奏家Samuel Blaser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可谓音乐界的一颗“明日之星”。作为乐队队长,Samuel带领乐队在3年期间发行了7张专辑,成绩相当可观。自2006年于纽约建团以来,他们的音乐一直融合了瑞士、法国和美国的先锋派风格。Blaser曾说,他做音乐做得越多,创作灵感就越如泉涌。至今他已经带领乐队举办了80余场演奏会。Blaser 9岁开始学习长号,受家庭里对多种音乐爱好的熏陶(瑞士民谣、美国R&B和爵士乐),他进步非常显著。14岁就考进了当地的音乐学院,就学7年后于2002年毕业。7年间Blaser多次在爵士乐和古典音乐两个领域获奖,包括2000年的Benny Golson奖。

Pierre Favre

出生在瑞士。通过自学,他15岁开始玩打击乐器,17岁时已经成为职业的鼓手。他和爵士音乐的第一次接触源于Be-Bop。随后他开始做一些风格比较古典的爵士音乐,如新奥尔良迪克西兰。60年代结束前,为了拓展现代音乐的可能性,Pierre Favre开始重新自己制造、改良加工属于他自己的打击乐器。Pierre Favre是一位横跨爵士与前卫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巨人,瑞士国宝级音乐家,帮助确立当代欧洲爵士乐新方向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共出版过65张专辑之多,在著名的ECM公司出版过10张专辑,是ECM公司标志性的人物之一。Pierre Favre既是一位伟大的鼓手和打击乐手,又是一位打击乐器的发明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作曲家和乐团领导者。Pierre Favre被誉为"鼓的诗人",他的现场表演被誉为"运动之诗"。

罗宁拉丁爵士乐队

罗宁

出生于中国的一个音乐家庭,成长在多民族风情汇聚的新疆。四岁开始学习音乐,父亲是他的启蒙钢琴老师,就这样他走上了音乐的旅程。现在他已是中国最出色的JAZZ 钢琴演奏家之一,在JAZZ 钢琴和古典音乐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演绎,并以演奏技术精湛、热情洋溢著称。1998 年以来,罗宁一直活跃在国内、国际的JAZZ、古典等舞台上,并与JAZZ音乐大师Kenny Garrett,Jens Winther等众多JAZZ音乐家有过合作、交流。近年来多次赴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家演出。2012年12月获中国广东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中国2012年最佳爵士乐专辑”奖。

高太行

2006年以来活跃在北京爵士音乐界的的萨克斯演奏家和作曲家。作为“红手”五重奏乐队的成员之一和他自己的四重奏和三重奏乐队的主导者,他为北京爵士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其他风格和流派的音乐活动,包括“Three Sergeants Syndrome”,“北京城市大乐队”,Afrokoko Roots 和 “不一定” 等音乐团体。他参与了“九门音乐节”、“迷笛爵士节”、“地坛音乐节”以及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多地的演出活动。高太行于2006年获得美国北艾奥瓦大学音乐表演学士学位,于2011年获得纽约城市学院爵士演奏硕士学位。

Izumi koga (古贺全)

是中国知名的日籍鼓手,在教学及演奏方面都有着非常出众的表现。?他于196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1989年在美国芬利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90年-1993年在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爵士鼓,10岁曾参加“HIBARI”儿童合唱团,期间随Osamu minagawa学习打鼓:曾在作曲家Toru Takemitu的“Moon”演奏会上做打击乐表演。他是中国第一位被外国专家局承认的爵士鼓专家。曾分别于1993,1995 至 2001 年参加北京国际爵士节。还参加了崔健“无能的力量”专辑录制。现任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爵士系主任,并分别担任中/德日五重奏乐队“Meeting”及“Moreno Donadel Trio”乐队的鼓手及刘元乐队/罗宁拉丁爵士乐队鼓手。

张柯

现居住在北京多次在北京及上海的爵士节演出。曾参加08年北京国际电子爵士音乐节, 08至12年北京九门爵士音乐节,中央音乐学院国际现代音乐周爵士乐专场演出,10年日本kanazawa国际爵士音乐节,东京body and souljazzclub音乐会,12年南非开普敦国际爵士音乐节,12年日本kanazawa国际爵士音乐节,12年上海爵士音乐节等等。

李铁桥

1973年生于湖南,自由乐手,萨克斯演奏。音乐风格涉及摇滚、爵士、实验电子、自由即兴。 李铁桥早年在美好药店乐队任萨克斯手。2005 年到 2007 年在挪威旅居期间开始涉及自由爵士和即兴音乐。2009 年开始给现代舞和艺术电影配乐。2011年,李铁桥开始介入实验电子创作。他策划的声东击西音乐艺术项目,致力于东西方各种音乐风格之间的交流;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现生活工作在北京。

甘健

(Gan Jian 1986)出生于中国西南著名的工业城市柳州,现于北京居住和创作。?作品以音乐部分为核心,涉及影像,平面设计和装置艺术。现场追求声音与影像深度的控制与联系,强调完整合一的视听体验。

【艺术展览】

时间:2013年6月11日-20日,10:00-17:00

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北区院 N2 栋, 四层, 画廊 N 47&48

这次的艺术展览以大师与学生的对话海报展览为核心内容。展览包括 Niklaus Troxler (卓思勒) 80 幅大师艺术海报,及 30 幅青年设计师精选海报。

自1998 年起,Niklaus Troxler 就任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授。他的学生也像他一样,成为平面设计师中特别善于得各种海报竞赛大奖的青年设计师。由他发起的每年一次的 100 幅欧洲优秀海报,成为许多设计院校学生们的学习典范。Niklaus Troxler 也非常喜欢带着他的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世界范围内的巡展。他还联合其它欧洲平面设计教授,出版过《大师与学生系列》丛书中同时收纳大师及各自学生们的优秀作品。

【文化拓展】:跨界【设计、电影、众表达】

I. 纪录片放映《卓思勒一生》:

时间:2013年6月11日,10:00-17:00

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北区院 N2 栋, 四层, 画廊 N 47&48

75 Min,英文字幕,导演:Angelo A. Lüdin und Barbara Zürcher, 出品: 2011,point de vue

这是一个有关 Niklaus Troxler 一生追求的视频解析。他从 1975 年- 2009 年一直是 Willisau 爵士音乐节的总策划及监制。他不但是炙手可热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也是自由爵士乐的哺育者。他通过对爵士视觉化及体验形式的开拓,使许多的地下爵士有了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展示和完善自身。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爵士海报被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收藏,他一时兴起也会和其他爵士乐家在自己的爵士节上登台演出,他成为 Willisau 荣誉市民,他不停地给自由爵士下着定义,有接连不断地自我修改,自我完善。

II. 工作坊:公众表达 -- 大师与学生的对话

时间:2013年6月11日,14:00-18:00

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北区院 N2 栋, 四层, 画廊 N 47&48

工作坊由 Niklaus Troxler 亲自带领。参加工作坊的设计师有两部分来源,第一部分是被邀请的中德大学设计系的学生,其中包括来自清华设计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和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另一部分是通过网上报名参加的设计师及设计爱好者。在工作坊开始前 3 周,第一部分参与者需要完成主题创作,即以“得与失”为主题,围绕着两个核心问题,全方位寻求视觉表达方案。方案可以是海报,插图,漫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工作坊现场,由 Niklaus Troxler 带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解析评判,同时进行新的尝试。这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能带来幸福吗?论经济繁荣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 \ [ 给予能让人幸福吗?谈基金会为创造更好社会所做的贡献 ]

III. 系列主题论坛

时间:2013年6月11日,10:00-12:00

地点:三里屯太古里北区院 N2 栋, 四层, 画廊 N 47&48

在上世纪90年代东西德合并后,新德国以其巨大的包容性与文化多样性不断丰富着自身,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或者观念在德国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Niklaus Troxler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瑞士人的他,在德国同他的学生一起,把他的艺术理论及人生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主题论坛 1: 弥散爵士,嘉宾:Niklaus Troxler,张有待

主题论坛 2: 听觉视觉化,嘉宾:Niklaus Troxler,刘治治

主题论坛 3: 充满节日的一生,嘉宾:Niklaus Troxler,李宏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