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环球、索尼、百代和华纳组成的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变成了“三大”
这两天,全球唱片业最引人注目的消息,莫过于环球唱片以12亿英镑收购英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厂牌百代唱片(EMI)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于今年2月份接管百代的花旗集团发表声明,已经与环球音乐集团和索尼公司达成协议,同意以拆分方式出售百代集团的唱片及出版业务,最终,两项重要业务分别花落环球唱片和索尼。自此,惯例所称的由环球、索尼、百代和华纳组成的全球“四大唱片公司”变成了“三大”。
对于此事件,很多音乐界人士从情感的角度感觉有些受伤,因为作为“百年老店”的百代唱片承载着他们的音乐岁月。
而如果从唱片业发展进程的角度看,环球收购百代,其实是唱片公司并购或重组的又一个案例而已。20世纪的后20年是唱片行业的黄金期,当时全球的唱片行业也曾经历过一次并购风暴。经过分分合合后,市场最后形成了由华纳、环球、BMG、索尼和百代共同瓜分天下的局面。2003年,索尼与BMG合并,全球主要唱片公司从“五大”变成了“四大”。
“这是唱片业的一种市场自然行为,也是大势所趋,任何一个行业都如此,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鲨鱼吃大鱼……最终留下的是那些最能适应生态环境、抗风险能力最高的。”乐评人王磊说,“至于‘三大’今后会否成为‘二大’,甚至是‘一大’,也将遵循整个唱片业的发展轨迹。”
文化观察
唱片成了歌手豪华大名片?
虽说环球收购百代,说白了只是“企业易主”而已,对国内唱片业也不会产生什么直接影响,不过,还是不禁让人再度关注起唱片——在新媒体浪潮中艰难求存的传统音乐介质。就国内而言,“唱片已死”的哀叹不时响起,身处其中的唱片公司、歌手正以各种方式承受、抵挡着变局带来的影响。
中国唱片业,尚未生便已死?
据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年度《唱片业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录制音乐收入下降8.4%,约为159亿美元。唱片业用来衡量CD等产品销售额的整体实际销售额下跌14.2%,约为104亿美元。
作为“地球村”中的一员,中国唱片业也不容乐观。2010年,知名音乐制作人姚谦在一次活动中公开宣称“唱片已死”。今年9月,歌手王啸坤以纯数字方式发行《唱片》专辑,并打出“Say goodbye to CD(向CD说再见)”的主题。10月10日,作为中国唱片业的代表人物,宋柯宣布旗下的太合麦田音乐公司不再签约包括李宇春在内的歌手,正式结束唱片业务。“其实唱片业在中国从来没起来过,有的也只是盗版唱片工业。”他的话让人感觉十分凄凉。
太合麦田转型为版权公司,更多的内地唱片公司则纷纷关张。“以前销量50万以下,根本不能进排行榜,现在销量两万,都得谢天谢地了。”在宋柯看来,传统唱片公司通过签艺人赚钱的方式已濒临死亡。
微博给唱片业最后一击
“歌手宣传找唱片公司还不如找姚晨。姚晨往微博上一放,比任何唱片公司都有用。”宋柯的话虽然带有一丝调侃,却道出了流行乐坛的真实现状:数字录音设备使得音乐制作门槛无限降低,谁都可以录音,在家里就可以完成。
与此同时,互联网这一超级媒介使得音乐的营销门槛降至最低。王菲曾经通过微博转了一首歌,结果被转发了1万次。类似例子还有汪峰,上月17日,他选择通过微博发表了新专辑主打歌《存在》,被认为是内地歌手首次通过微博正式发布音乐作品。
越来越多的歌手都开始优先选择“数字首发”方式宣传并收回部分成本。至于发行实体唱片,对那些曾经经历过唱片业辉煌时期的老歌手来说,可能更多是为了留住内心难以消解的唱片情结;而对更多新生代歌手而言,则更像是给自己印制了一套豪华大名片。
“发烧”抵御不了“冰冷”
新媒体使得发单曲的门槛变低,但发专辑的门槛则开始变得更高,一些逆势生存的唱片公司也由此看到了另类商机。
星文唱片目前很大一部分业务便是制作、发行发烧唱片,这其中既可以将传唱不衰的经典老歌回炉,也能发掘那些唱功卓著,不过依靠惯常渠道一时难以“出头”的歌坛新人。发烧碟上市,唱片公司基本不做什么宣传,而主要靠发烧友之间的口碑传播。“唱片公司不需要花钱去买榜,歌手也不需要频繁参加各种宣传活动,而是踏踏实实在棚里唱歌、录音。”艺能星文唱片公司总经理刘思齐说。
还有很多音乐人、歌手开始青睐限量发行“高价位唱片”,独立音乐人左小祖咒不久前推出的新专辑《庙会之旅II》和《你知道对方在那一边》,定价均为150元;类似的例子还有尚雯婕,她曾尝试把精装版新碟《全球风靡 Fashion Icon》标价600元……
不过,业内人士评价说,发烧碟并非流行乐坛的主流产品,“发烧乐迷”、“发烧歌迷”这个消费群体非常有限,他们最终也许只是给日趋冰冷的唱片行业带来一点余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