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解析“唱片之死”命运之路:曾令全球“颤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24 08:57:06 | 文章来源: 法制晚报

唱片之死

唱片之死

迈克尔杰克逊《颤栗》

迈克尔杰克逊《颤栗》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2005年以来全球实体唱片销量

宋柯

宋柯

中国内地,唱片销量连年下滑,到今年,已经比2005年减少了96%。唱片卖得好不好,早已经不是歌手们的人气晴雨表,出网络单曲、开演唱会、跨行转战影视圈,已经成为他们的新出路。

辉煌已成过往,唱片被网络挤压到了历史的墙角,内地唱片工业的顶尖操盘手宋柯面对行业的现状发出这样的感叹:“唱片已死!”

本期新闻聚焦周刊,通过触目惊心的数字、业内行家大腕的访谈以及第一时间的越洋连线,带你触摸“唱片”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时代宠儿走向迟暮,甚至走向死亡的命运之路。文/记者寿鹏寰

鼎盛年代全球因你而“颤栗”

在互联网时代,唱片业的低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过,就像一位迟暮的老人,他也曾经历人生的巅峰。

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辉煌时期的唱片业以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人。

音像出版、销售商曾经多如牛毛

唱片业作为“舶来品”早年在中国并没有形成规模,起初还只是在中国录音,在国外制作完成唱片。直到上世纪30年代,随着唱片在国内的普及,逐渐形成了“百代”、“胜利”、“大中华”三大唱片厂牌以及十几家小型唱片公司的体系。

1979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唱片业进入音像时代。

随着音乐卡带的流行,在此后短短10余年间,300多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家复制生产厂家、10余万家销售商平地而起。环球唱片公司、滚石唱片公司、华纳唱片公司等大牌唱片公司相继在内地做得风生水起,中国的唱片业开始腾飞。

上世纪90年代,华谊音乐老总袁涛还在滚石唱片工作。据他回忆,那个时候,流行音乐在内地大受欢迎。当时卡带和CD成为人们接触音乐的主要工具,虽然当时也有很多盗版出来,但由于歌迷热情极高,唱片的销量仍然非常好,唱片业的利润很高。

“像羽泉的《冷酷到底》一张专辑就卖了145万张,除了专辑销量外,唱片公司还可以通过商演等活动回收利润。”袁涛说。

袁涛介绍,虽然那个时候唱片业不像电影业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因为利润和前景很好,不少资金进入这个行业,大大小小的唱片公司相继成立,这让内地的唱片行业着实热闹了一阵。

两岸三地歌星云集一度各领风骚

经过80年代的起步腾飞,到了90年代,唱片业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铺天盖地的歌手海报、贴纸、卡带席卷内地,能数得上名字的歌手如过江之鲫。

尤其是1994年前后,随着流行音乐的火爆,内地出现了毛宁、杨钰莹、黄格选、高林生、陈明、林依轮、陈红、潘劲东、谢东、孙悦等一批有特点的歌手,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回响的都是他们的歌声。

除了内地的歌手,这段时间,香港的天王天后们也在内地掀起一阵追星热潮:张国荣和谭咏麟两位乐坛老将,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黎明“四大天王”,还有张信哲、莫文蔚、林忆莲、任贤齐、赵传、辛晓琪等风格不同的歌星,成为那个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精品”。

一时间,中国的乐坛呈现百花齐放的盛况。这些歌手在当时都有一批固定的歌迷,一旦有新专辑发行、演唱会举行,歌迷们都会给予极高的热情支持。从1993年春节晚会,赵丽蓉、蔡明、郭达表演的小品《追星族》中就不难看出当时歌迷们的狂热程度。

词作家、导演甲丁回忆起当年的盛况坦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30多个歌手能够同时占领市场,同时被歌迷所喜爱所接受,这在世界流行音乐史上可以说都是一个奇迹。

1990年至2000年这10年,堪称中国流行音乐辉煌的10年,无数资金如洪水般涌入乐坛,把唱片业捧成一轮红日,无数音乐人纷纷闯荡乐坛,希望能够一曲成名。

《弯弯的月亮》的曲作者李海鹰生动地比喻道:“在当时一个砖头砸下来,砸中三个人里边可能有两个是做音乐的”。

唱片销量达巅峰

破百万曾很常见

李克勤不久前在内地的一个颁奖礼上领奖时发表获奖感言,他说道:“如果我跟陈奕迅的唱片加起来能卖30万张,我们所有人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如今唱片业的衰败与黄金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香港唱片业最辉煌的90年代,不包含内地,张学友的专辑《吻别》仅在香港就卖到了40万张,在台湾则销售出136万张。同期,刘德华的《忘情水》也不甘示弱,仅一周时间唱片就热卖超过80万张。

当时的内地市场对于唱片的需求更是巨大。1993年,李春波演唱的《小芳》红遍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这张唱片销量突破200万张,一举获得1995年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在那个年代,一个歌手的唱片销量突破百万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唱片业的兴盛由此可见一斑。

而到了2000年后,随着唱片业的衰败,国内极少能有歌手发行的唱片销量能突破百万张。

唱片公司学会“包装” 媒体推出“娱乐版”

“那个时候人们接触流行音乐的渠道还比较单一,要么是听广播,要么就是买卡带。”种子音乐总监、乐评人朱迪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想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歌手的音乐,唯一的方式就是买卡带。而且当时由于卡带成本较低,一盘正版卡带只要8元左右,很受歌迷欢迎。大街小巷一时间涌现了很多音像店,卡带几乎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

此外,乐评人科尔沁夫告诉记者,当时唱片公司的明星制以及全国媒体娱乐版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唱片的销量。

他表示,很多唱片公司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包装艺人的意识,而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代,明星的出现让很多年轻人为之疯狂。而不少报纸有了专门的文娱版面,这对艺人的宣传推广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明星以及他们推出的新唱片。

光盘制作公司那时盆满钵满

在90年代,由于音乐媒介载体的变化,唱片业的辉煌直接带动了它的制作终端——光盘。在这十年中,大大小小数百家光盘制作公司成立,原先以卡带制作为主的音像制作公司也再慢慢转型。

专门从事光盘复制的北京海传光盘公司可谓见证了唱片行业的兴衰。据该公司资深员工陈优丽介绍,90年代后期可以说是音像制品公司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张光盘的加工费最高达到10元,利润非常丰厚。与唱片公司合作是海传光盘公司的重头项目,华谊、太合麦田等唱片公司发行的唱片就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那时候,一个歌手发片,每月做几十万张的大有人在,我们甚至接过上百万的单。但这几年,基本上一个歌手能做几千张就已经很不错了。”陈优丽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唱片大繁荣

在国外,由于唱片工业兴起较早,黄金时期维持得更长。上世纪50年代,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音乐红遍全球,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唱片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猫王个人就售出了超过5亿张唱片,销量惊人。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唱片工作的日益成熟,美国的唱片业达到巅峰。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这近20年中,华纳、环球、百代、博德曼、索尼五家唱片公司霸占了全球大部分唱片市场。

尤其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唱片转化为数字化的CD,唱片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美国,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在这个时期都红极一时。1982年,杰克逊的《颤栗》一张专辑的全球销量就达到了1.04亿张(注:被认证的专辑销量为6000万张,其余均为盗版,200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专辑。

90年代,日本的唱片业也进入巅峰时期,为中国歌迷所熟悉的滨崎步、幸田未来、安室奈美惠都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巨星舞台。

可以说,在80年代、90年代这20年中,全球唱片业普遍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本版文/记者 高嘉阳

被困网络唱片公司“太委屈”

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麦田宣布不再签艺人,其CEO宋柯称“唱片已死”。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曾经签过布兰妮、贾斯汀等大牌明星的Jive唱片、Arista唱片和J唱片公司也宣布倒闭,都似乎进一步说明唱片业已是“穷途末路”。

唱片业的现状到底怎样,是否真像宋柯说的唱片已死?本报通过数据统计以及采访业内人士,全面展示唱片业现状,发现内地唱片销量已经7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唱片,已经由歌迷们热门的消费品,变成了发烧友的“收藏品”。

衰落·现象扫描

销量连年下滑

比2005年减少96%

9月28日,歌手王啸坤发行第三张专辑《唱片》,这张专辑在市面上买不到,只能通过网上下载。作为歌手,他放弃了传统CD销售渠道,改为提供免费网络下载。

王啸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之前发行过两张专辑,但从未拿到唱片挣来的一分钱。他认为CD终会过时,唱片业衰退,他的此举也只是顺应,而非对抗。他现在很少听CD,听歌都听网上下载的免费MP3,但也都是免费的。

2009年内地市场唱片销量总计500万张,只有2005年的十分之一。从2005年的4500万张到2009年的500万张,内地唱片销量如同搭上了“跳楼机”,急速下降。

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数据,近7年来,我国内地唱片的销量是“一降再降”,平均每年降幅达到了41%。2006年和2009年甚至出现了“拦腰斩断”的情况,销量直接“减半”。

今年,预计销量不足200万张,这一成绩仅为2005年的4%。

收入一路下降与电影对比鲜明

唱片销量逐年下降,自然唱片收入也不容乐观,歌手和唱片公司难以通过卖唱片而获利。

以前唱片公司一张唱片能卖到100多万张,按照一张10元的收益也能到1000万元。现在一张能卖到5万就是大卖了,收益也就50万元,有时可能还不够一张专辑的制作成本。

相比节节攀升的电影票房,唱片收入可以说“少得可怜”。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5年到2011年的7年时间,电影票房从20亿元一跃过百亿,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全年电影票房收入更有望突破1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1%。反观唱片收入则一路下滑,从7年前的7.64亿元下降到了1.13亿元,速度同样是31%,只不过是“负增长”。

沦为宣传噱头不再比拼销量

唱片销量日益下滑,为何歌手和唱片公司还在乐此不疲地出唱片或EP?

唱片策划人吴颖说,现在出唱片,和过去不同,不是为了拼销量,而是一种宣传的手段。

“即使唱片卖不动,艺人还是要定期出唱片,还会隆重举办发布会,邀请媒体报道,这一切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博人气。艺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作品,不然怎么走穴,怎么参加商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唱片公司企宣这样说。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表示,现在唱片已经完全成为歌手的宣传名片,“出专辑”这三个字已经和“卖唱片”没太大关系了,只不过是歌手们发表新作品的一种方式,告诉大家这些歌是他们唱的。

一首歌唱红了,谁会知道或者追问它来自某个歌手的哪张专辑,只会记住歌名,然后去网上搜索、免费下载,放进自己的MP3里,不花一分钱。

太合麦田CEO宋柯说,歌手在很多时候觉得专辑是一个名片,觉得歌手总归是要有专辑的,这是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唱片已经不是主流的音乐消费方式。目前唱片的确已经成为一种宣传的手段,毕竟大家多年来的观念是出专辑才能叫真正的歌手。

衰落·寻求改变

公司纷纷转型

改做经纪与演出

唱片公司的功能不再以卖唱片为主,而是集制作唱片、艺人经纪以及数字化音乐为一身。金牌大风早年间就从单纯的唱片公司转型为全能娱乐公司,今年太合麦田也做了一个决定:不再签歌手,不做唱片制作。

宋柯说,太麦七成收入跟旗下所签艺人已没关系:20%是版权代理费,50%是数字音乐和移动音乐方面的收入,剩下30%是公司艺人带来的利润,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艺人在电影、代言、广告等方面的收入。

他认为,市场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唱片这条路必定是死路。像EMI早前退出华语市场,就是因为固守实体唱片这一传统方式,最终被淘汰,“现在我们放弃了一类业务,艺人唱片约和经纪约不签了,无线业务还在做。我们未来两大方向,一个是版权管理,一个是产品创新。最主要的新业务是数字音乐团队在花精力研发新的互联网上的音乐产品。”

音像店改变经营唱片将成收藏品

唱片业的衰退,导致不少音像店关门,连卖盗版的音像店很多都改成餐厅了。三联书店的唱片架,从原来的几排展架,到今天只剩下一面墙,并且大多是古典唱片。

今年6月,FAB音像店王府井店因与商场合约到期撤店,在7年多的时间里,FAB王府井店已成为无数歌迷的圣地。这里提供内地最全的正版CD,王力宏、蔡依林、潘玮柏等歌手的签售会都选在这里举办。

昨日记者采访了FAB音像卖场经理肖伟,他表示,唱片销量下滑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FAB实体唱片销量每年也在递减,幅度在15%-25%左右。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FAB也改变了经营模式,从传统出版零售转到下载超市,在传统的音像卖场的基础上,发展数字下载业务,开拓连锁下载超市。目前店内的业务由很多部分构成:手机、数码产品、音像制品、动漫和明星周边产品,如果从整体来讲,唱片收入所占整体收入的比重非常小,如果只从文化产品来讲,占到60%左右。

肖伟认为,虽然整个唱片业在衰退,但音像店不会消亡,CD唱片也还会存在,唱片会从以前的普通消费品变成收藏品。

衰落·原因剖析

数字音乐大行其道唱片被网络宣判死刑

“可以说是网络宣判了唱片的死刑。”十二乐坊经纪人王晓京说。

自从网络下载成为流行,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从网上下载什么都应该是免费的,音乐也不例外。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2008年的统计,中国数字音乐的盗版率已超过90%,导致实体唱片销量逐步走下坡路。

崔健的经纪人尤优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传统的唱片业从一开始,就遭受到盗版的严重冲击,很多歌手、公司从一开始就无法靠唱片赚钱。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唱片的销量更受冲击,以前的几百万张唱片销量,现在想都不敢想。

“崔健的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销量,盗版、正版加起来超过千万张,但是崔健本人根本没拿到那么多版税。”尤优说,“比如发行公司可能反馈这张专辑还有库存,但实际上早就再版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内地应该加大版权保护的力度,这对整个唱片业以及相关行业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跟国外版权公司合作,都会阶段性地收到一个很详细的使用清单,国外这方面要规范得多。”尤优说。

音乐人拿不到钱版权问题是关键

据统计,2010年网络音乐收入23亿元,无线音乐收入20亿元,大型演唱会收入13.2亿元,电信运营商的音乐增值服务收入279亿元,但回到内容制造商的不足2%。而2010年的电影票房不过100亿元,却有40亿回到了内容制造商。

唱片公司资深宣传苗伟说,大众的音乐消费模式已经转变了,这些收入和艺人、创作者之间缺乏良性循环,导致收益无法到达作者和唱片公司。

宋柯表示,唱片公司已经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弱者,完全不具备跟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叫板的实力,如果不能通过强有力的资本整合,拥有市场份额35%以上,那么国内唱片公司基本上只有两个抉择——要么倒闭,要么转型。

宋柯认为,除了商业模式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在CD之后,目前还没有更好的音乐产品。MP3是一个过渡,虽然比CD更方便,但无论从音质上还是创新性上都有很大的缺点,因此还需要有一种或者几种新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从互联网上购买,愿意去花这份钱。

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总裁许晓峰认为,唱片消费不再是主流,可能会与黑胶一样成为收藏品,音乐本身不会消亡,但需要新的播放格式。

“一种新载体的出现对于好音乐来说,是有好处的,它可以重新被卖一次。最关键的就是行业的正版化。不一定是听众付费,而是应该谁获利谁付费。”许晓峰说。

本版文/记者

寿鹏寰 王岗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