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音乐

Lady Gaga:我要成为舞台上最惊世骇俗的表演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6-20 15:13:23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万花筒

“脱”历来是女艺人闯出一片天地的重要武器,但Lady Gaga的“脱”与其说是为“吸引”,不如说是为“震惊”。“我要成为这个舞台上最惊世骇俗的表演者,”她说,因为“这让人们反省”。反省什么,她没有解释。这符合后现代艺术的一大特点:不确定性,主题不确定、形象不确定、情节不确定……一场表演是由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完成的,观众的参与也许比创造者或表演者的意图更重要。

所以,欣赏Lady Gaga的艺术不需要什么条件。她的歌都有很强的韵律,比如那首《跳舞吧》,和着节奏摇摆就好,不懂歌词没什么影响。同样,你也可以带着很多“思考”欣赏她的作品。Lady Gaga是极重视“思考”的。她说:“不管你是谁,或者什么出身,或者口袋里有多少钱,如果你没有想法的话,你就一无是处。想法就是你的一切。”她承认,这方面要归功于学校教育。比如演出时穿一件红外套,那就不仅仅是红色,因为她会想:这种红是共产主义的?樱桃酒的?红苹果的?红气球的?是欢乐的?悲伤的?点缀花边的?

一种颜色就有七八种联想,Lady Gaga的艺术“水很深”。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株难以归类的怪异植物,下面的土壤里有多少元素很难数清楚——斯普林斯汀、平克·弗洛伊德、猫王、约翰·列侬、滚石乐队、埃尔顿·约翰、杰克逊、皇后乐队、布兰妮·斯皮尔斯、“电台司令”乐队……这些都是Lady Gaga汲取营养和灵感的音乐人。

在着装方面,影响她的有麦当娜、格蕾斯·琼斯、星光小姐、范思哲等等。此外,她极度敬仰普波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甚至曾经为像他那样看待事物而吸毒。她的身上还有雪儿、简·方达、格温·斯特凡妮、红粉佳人和芭芭丽娜的影子。她的一些造型让人联想到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她左臂上的纹身是德国诗人里尔克的一段话。她的创意团队Gaga豪斯源自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包豪斯……当然,纽约也是她的老师。她的音乐里有那儿的汽车、啤酒、毒品、夜店、派对和她的初恋——重金属乐队鼓手卢克。

有人批评Lady Gaga“概念过度”,只会无情地“重复利用”别人的作品。但这也许正是Lady Gaga的迷人之处。她就像一支万花筒,用许多彩色碎片拼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流行音乐、时尚、后现代、波普文化、名人文化、消费主义、女权主义、同性恋文化、政治与宗教,每一个题目都可以把她作为典型案例来研究。

标本

有了名气的生活是一种畸形的生活,恐怖的生活,Lady Gaga说,她为此写了一首歌《怪物》。追逐名气,然后批判名气,这有些讽刺意味,好比某些人千辛万苦弄得大家都认识了,结果出门反而要戴墨镜,怕被认出来。但Lady Gaga不同。她走到哪里都一定要被认出来。办法很简单:不穿裤子——无论是看扬基队的比赛还是去买薯条。当然,这远远不够,记录在案的造型包括泡泡装,太阳神,龙虾装,白毛女,面罩怪人,红色熊猫眼,蝴蝶结发型,透明的麋鹿行头、盲人造型、鲜肉晚装……

明明知道某种东西很恐怖,很痛苦,但仍然渴求它、享受它,这叫“受虐狂”。如果你把Lady Gaga称作“名气受虐狂”,你显然把自己划在“正常人”这边。但你真的正常吗?艺术的作用之一就是挑衅,甚至颠覆。对Lady Gaga来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她说:“每一次你们看到我,都是一次表演。甚至我睡觉的时候,也是在表演。”

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摆脱现实束缚的过程。区别在于疯子彻底地摆脱了现实,艺术家还能回来。Lady Gaga当然不是疯子(至少现在如此),她玩的是行为艺术。而且这种行为艺术已经变成一个价值不可估量的品牌,给唱片业、电视台、电信业、化妆品、饰品、服装等各行各业带来真金白银。换句话说,Lady Gaga已经是主流,艺术也和资本“小团圆”了。

据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甚至性别也不能再贸然地以二元划分。但我们的改变其实没有那么大。

有人类存在的时空就有Lady Gaga。Lady是高雅,是规矩,是理智,是上面;Gaga是粗俗,是放纵,是荒诞,是下面。任何事物都在彼此的关系中存在。没有Lady就没有Gaga,没有Gaga就没有Lady。Lady与Gaga就像执政党和反对党,异性恋和同性恋,苹果和苹果皮,新闻联播和《非诚勿扰》,五道杠和没有杠……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说,人类固然是一如既往的,艺术作品却使他们彼此区别:“唯有艺术作品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发生了某些事情。”当后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Lady Gaga将是一个完美的标本。她没有超越这个时代,而恰恰是时代最准确的映像。在种种“主义”和“文化”的背后,说到底还是Lady与Gaga的斗争、转换和共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