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乐节现场
晨报记者 高磊
“想到迷笛在上海会火,但没想到,竟然能这么火!”一连三天的迷笛上海音乐节刚落幕,负责人张帆的语气还是透着现场的燥热,“上海观众的反应,甚至比北京乐迷还要热烈,或许是第一次的缘故,他们的情绪反弹更强烈,不像北京,办了多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最高一天涌入2万观众,让“试水”上海的迷笛音乐节初尝甜头,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上海乐迷的期盼:除了摇滚,上海的音乐节,种类还能不能更多?
火爆:草坪挤得无处“下脚”
上周日下午,迷笛在上海的第三天,33度的高温下,老外、白领、文艺青年,还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的小朋友们,排着队在世纪公园5号门买票,长队蔓延了近百米,一位守在门口的黄牛告诉记者,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周六光买票的队伍就排了500米。”而在世纪公园的草坪上,太阳眼镜、野餐垫、折叠椅到处可见,有备而来的歌迷再买上一杯啤酒,或坐或躺,这一刻,阳光与音乐达成了最佳平衡点,记者在现场看到,玩得兴起的老外干脆组起了打击乐队自娱自乐,一旁,几位妙龄美女比基尼上阵晒太阳,一时间,恍若走入了欧洲夏季音乐节现场。主舞台上,来自加拿大乐队YourFavoriteEnemies的主唱热力奔跳着,震耳欲聋中,台下数千歌迷齐刷刷跟着节奏,比着手势在空中挥舞,场面很HIGH。
连续来了三天“迷笛”现场的白领李小姐告诉记者,人气最旺的要数第二天,压轴的“痛苦的信仰”乐队上场,让涌入迷笛现场的2万观众根本无法坐下来,“草坪上,就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人太多了。”
疑惑:“摇滚大牌”何故缺席
迷笛音乐节在北京办了12年,纯粹摇滚的定位,噪而烈,极强的现场感染力,使之成为中国户外音乐节的一个品牌。今年,“迷笛”第一次来到上海,虽吸引了比主办方“预想得更多的观众”,但现场也有一部分观众表示并不太能接受。
一位带着2岁多孩子来世纪公园春游的上海夫妇,就被迷笛现场震耳的摇滚音响吓住了,在草地上匆匆坐了15分钟就迫不及待离开了,“太吵太闹,小孩子受不了。本来想着可以搭个帐篷,陪孩子听听音乐,玩一玩,没想到,这个音乐节是摇滚的。”一位流行音乐爱好者告诉记者,今年的迷笛上海音乐节感觉“摇滚大牌还少了点”,据悉,原本在邀请之列的美国知名乐队Mr.Big,因签证问题遗憾缺席,“不过,就算Mr.Big来了,对80后、90后来说,多少也有些过气了,为什么像艾薇儿这样的一线大牌来不了上海参加音乐节,但却去了北京的一些音乐节?”
期望:上海音乐节应该多元化
在迷笛上海音乐节的草坪上,记者即兴询问了十位观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节?3位老外观众的选择是“摇滚”,3位年轻学生则是“无所谓,气氛好就行”,4位青年白领则表示“希望能再看一些民谣或爵士的音乐节”。在沪上不少音乐人看来,上海的音乐节市场可以更细分,乐评人孙孟晋说:“我个人很推崇前几届的爵士音乐周,主办方请来了世界顶尖的爵士乐手,无论从规模还是阵容,越来越有档次,这是很好的现象。”在音乐人卢中强看来,4月底,“周庄摩登天空民谣诗歌音乐节”邀请了20组艺人及10位诗人参加,将音乐节融入诗歌环节,这是一大创新,也为音乐节细分市场起了一个良好开端。好在,据记者了解,接下来的5月、6月,“世界音乐周”、“民谣在路上”等不同种类的音乐节,就将在中山公园、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等地举行。
[链接]
音乐节可否“更仔细”
迷笛音乐节首度到沪,在户外掀起了演出狂潮,但同时,重金属摇滚风的现场音响,影响了周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草坪现场的人流控制、垃圾处理,也考验着主办方的工作细节。对此,昨日,迷笛音乐节主办方负责人张帆表示,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明年5月,如果我们还有机会来到上海,一定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合理控制演出时间,尽量能让表演在每晚9点半前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