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夷贝
如今流行的民谣与以往有所不同,曾经欲言又止的现实在“80后”创作人笔下变得诙谐而畅所欲言,直观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的歌唱中生发一种共鸣,逐渐传播开来。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他们的“罗大佑”
台湾民歌运动之初,歌手胡德夫曾在中山堂举行民歌音乐会,经历过激情与梦想的他在多年后说:“一个时代要反省,需要民谣。”著名乐评人王昕深为赞同:“民谣像一种武器。它反映着社会的文化、生活,以及一部分人的思维观念。跟摇滚乐一样,民谣强调的是一种社会意识。”
在那个几乎所有人都听罗大佑的时代,那一代的中国大学生,能把罗大佑写的上百首歌唱得烂熟,他们用罗大佑的歌来宣泄、审视或感动自己。“在我们那几届,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总会在毕业前聚会高歌,所有班级、所有人都在唱罗大佑,无一例外。”王昕说。
然而时代在变,流行在变,民谣也在变。“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民谣。我们喜欢罗大佑,但“80后”或者“90后”的人可能很难体会那种价值观念和感受,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鸣。但他们听周杰伦的歌时会产生共鸣,周杰伦就是他们这个时代的民谣歌手。”
“相信时代会被真诚改良”
“我的歌都是关于‘80后’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 生于1983年、创作《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的邵夷贝说。
这一代人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或许可以将邵夷贝的经历看作一个“非典型”的缩影。
“我们这代人人生的阶段好像就是校园里、校园外,上了20年学,一旦走出校园,社会就要求你一天之内变成另外一个人。”邵夷贝说:“我们好像是从少年一步迈进成人,很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想清楚,很茫然。”于是她写歌反思教育,也反思教育之外的现实。“谁把天空污染得昏暗,把你的脸色染得惨白;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谁许你一个虚幻的未来,让你为了它把梦想掩埋;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就是优胜劣汰……”这是邵夷贝专辑《过家家》里,她认为最重要的一首歌《谁偷走了你的时代》,旋律虽简单,却毫无保留地反映了她对时代的看法。
邵夷贝笑称“80后”的自己在这个时代中是“老少女”状态,“我是大龄文艺女儿童,还喜欢玩玩具、听儿歌、看动画片。”而对于时代所特有的一些社会现象,她表示:“这个时代会很奇怪、无厘头地发生各种奇怪的现象和事情,但是就像我歌词里所写的‘我们相信这个时代会被真诚改良’,至少心里还要怀有能够努力推动它向更好方向发展的愿望。”
“一把吉他就可以打动歌迷的心”
“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首站北京星光现场,作为“80后”民谣代表,邵夷贝背着一把大大的吉他登台,面对着台下众多观众演唱了那首让她在网络上一举走红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作为校园民谣的接力者,一身白衬衫的卢庚戌抱着吉他登场,唱起他成名的老歌《蝴蝶花》,台下来自清华大学的师妹一片尖叫;早期民谣偶像张行一首《歌声与微笑》让现场歌迷感受到了时间的重量。
日前,文化部发布了百位演艺明星共同签名的“演艺群星反假唱联合行动宣言”,对于文化部杜绝假唱的措施,张行以民谣歌手的身份表示:“民谣必须是吉他自弹自唱的形式下,或者是一个人唱,旁边有吉他辅助的形式下表演,如果用卡拉OK的形式,可能就失去了民谣的韵味,所以推动民谣对推动中国音乐现场有很好的作用。”
“民谣在路上”策划人、十三月唱片负责人卢中强也表示:“让民谣音乐重新回到现场,歌手只需要一把吉他就可以打动歌迷的心。”据悉,“民谣在路上”演唱会已推广到全国,青岛、杭州、武汉等站相继结束,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众多城市将继续进行巡演,届时全国歌迷将领略民谣歌手的现场魅力。
“民谣是这个时代最具品质的音乐形式,其‘独立品格、人文精神、收藏价值’注定了民谣音乐将在这个创造力匮乏的年代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民谣在路上’已然演变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谣复兴运动’。”卢中强说。
如今,随着全国巡演的展开,民谣重新回到人们可以看到、可以听到的广大领域,正如音乐专家金兆钧所说:“如今民谣里的商业其实就是最普通的一种商业关系,谁喜欢还是喜欢,听民谣这种简单朴实的东西,也就听着舒服。”
民谣拥有广泛的民间基础,这种民间基础决定了民谣的艺术生命力不会因岁月的磨砺而衰老,相反,在千锤百炼中它会变得更加常青。如今听民谣的人不仅包括年轻一代,也包括了有一定年纪阅历的人,在前者看来,聆听的是时代中他们的声音,在后者看来,聆听的不仅仅是一些熟悉的旋律,同时也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味。民谣不一定是听众的最爱,但它一定在收藏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谣意味着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