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石虎的画

时间:2013-08-16 11:03:23 | 来源:艺术中国

造字•也许,从识字课本中认得的字数并不足以理解你的造字及其意义,即使我翻遍了你一笔一划写出的字体仍然不得要领,我将从一横一竖之中看到了我所看到的,而不是你用心良苦给予我的,其实,你暗示给我的远远大于这些模拟出来的字体,只是我为了这些晦涩而歧义的字样而迷失,甚至为了这些空洞的外壳而耗尽精力。

也许我还可以从这些笔画之中看出表意的情绪,我总是从自己的经验之中揣摩你的意思,我将从自己的表情之中领会到你的歌哭,甚至不乏诚挚的情谊,为了这份感动我会沾沾自喜,但这并不是你的意图所在,我需要从那些还不认识的笔画之中看到你的存在,你比起你已经写出的东西更为悠远浩瀚。

我以为你的离去是一种决绝的态度,其实从你不得不远去的背影,我感到了良苦的用意,我将从眼前的事物中看出你的创意,从看不到的影迹之中感触到你的存在,一如你正在刻写着新的字词,只是不曾印在识字课本之上,那些未曾探明的含义正可以从更加真实的世界辨析,也许这才是你造字的初衷和目的。

解构•一幅画正如一个有机的生命是不可以定性定量的分析的,任何意义上的拆解和离析乃至于解构无疑是对于画面的误打误撞,从这个角度上看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震撼和惊骇的印象才是透过了文本掏心掏肺的交流和晤谈。

是的,那些和山川河流并肩而立的作息的人们如今是戏剧性的镶嵌在一处了,那些劳作的人们和脚下的土地头顶的蓝天密不可分的连接一体,那些世世代代生长于斯的人们配得上山川大地的形状和颜色,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在画面何等的和谐融洽。

是的,我可以用世俗的眼光打量令人骇怪的壮丽的画卷,当我还不能自如的把生活以及奇迹填补在大地的框架,显然,我会用所谓的形式感诸如拼贴构成一类的标签来形容,甚至我还以为血色和汗滴构成的生生不息的壮丽画面仅仅是幻象。

作为阅读者必须破除日常视像的禁锢,把神奇的传说以及戏剧性的高潮还原给脚下的山川土地头顶的蓝天鸟翼,在这里从不曾出现牵强附会的拼贴嫁接之类的手段,那些活动的人们以及山川河流禽鸟植物的样子本身就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体并被高山大川收留。

基于一幅画就是作者本人以及读者一样的生命体的假设,在画面之上所呈现的卜辞面具岩画的图案以及天地鸟兽和人的面孔等元素作为一个整体的镜像存在,是如此相映成趣跨越经纬完成或宏大或幽微的叙事,在画面之上凸显的或暗淡的色泽将不再是一种附丽或从属,而共同成就着壮美的阴柔的香颂,这些有形的轮廓和无形的色相会合为凝望着的眼神。

巨献•面对一部皇皇巨著首先想到的是可见的形式和手段,可惜在眼前的水墨和重彩锻炼的开放体系之中只见其小了。那种气贯长虹的气势和美奂美仑的世界相提并论,那种涵盖古今熔铸远近的气魄和幽冥的精怪同行不悖,那种至高至大上天入地的情怀与日月星辰同辉,这是一个致广大尽精微的家园的颂歌和隐秘心灵的日记更迭而来的综合体。这是一个无远弗届的行者于开天辟地之际的浩然长歌,也是一个周游世界采撷百花异草编织的神话传说,更是一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拓展的大道。从万象之中领悟到玄妙的空明之境,从斑驳浑厚的日常景象寻觅出路和皈依。这是无拘无束的大手笔和天马行空的意象的井喷和狂泻,也是静若处子的东方意境的完美镜鉴,在海纳百川的胸襟以及包罗万有的气派之中,从不曾缺乏惟妙惟肖的心灵化境,一言以语之,即是敦煌壁画的万千气象和庙堂之音也是喁喁低语的心灵秘境,如果说这是历史的表情和高山流水式的囊括亦不为过,但我更愿意称其为永生世界和个体心灵交相碰撞之下织造的鸿篇杰构。

石虎 《燕赵子妇》布本油画97x58 2011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