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画坛追新守旧都是陷阱

时间:2009-06-19 10:01:57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刘国松

《地球,我们的家》

诗人余光中常说,“文化上能承前启后的,只有回头的浪子”,守家的孝子勉可承先,但不足启后;出走浪子承西方之先,怎能启东方之后。他举例说,中国台湾地区画坛的刘国松就是能承前启后的个中代表。

刘国松被中国画坛称为20世纪下半叶对水墨画进行锐意改革的关键人物——他所倡导的水墨现代画对于当时的水墨画界不亚于重磅炸弹,“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他于40年前提出的口号至今仍不为过时。

8月16日,作为2006年“两岸一家亲——台湾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宝岛印象画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开展当日,刘国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画坛追新、守旧都是陷阱!”

水墨画异端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国松的绘画被认为是水墨画异端。不过时至今日,人们谈论中国水墨现代画,却绕不过画家刘国松的功劳。他被台湾地区画坛称为“华人世界里继林风眠之后,最重要的现代水墨画家。”

今年3月底,刘国松的画作《19世纪、20世纪、21世纪》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拍得14万美元,虽贵不比油画,但在现代水墨画系亦属高价。粗看刘国松的一些作品,浓烈的色彩呈现出西方野兽派的痕迹,一些画作抽象的线条又远离了具象的景物,另一些画作色彩的渐变往往又给人油画的错觉,而这些又都建立在传统水墨的媒材上。

1932年出生于安徽的刘国松,14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1949年随家去台湾。他20岁时改习西画,早年深受塞尚、马蒂斯画作影响,曾一味攻于西画的形式和色彩,1961年他有感于一味模仿西洋当代艺术流行思潮与画风之不当,重回东方画系,并坚持创作独特的“水墨现代画”至今,无怪余光中要称他为“回头的浪子”。

事实上,这种独特的水墨现代画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开始在刘国松的画中浮现。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他便与杨英风等画家在台湾倡导现代艺术,并创立国际艺术界著名的“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但是他随后发现一味追随西洋画风的局限,像一个陷阱一样吸引着崇尚西画形式主义的画家,于是他“浪子回头”重回东方画系,同时他也深感“中国传统画不得不另辟蹊径”,和当时的许多画家一样,他也在尝试、寻找着一种“既合乎中国特色,又含有时代气息”的画法。

不约而同的,正如较早时在巴黎的赵无极一般,刘国松在中国书法的笔润中发现了抽象艺术的根源。此后刘国松更是发明了“水墨抽象”这个名词,把自己称作是“水墨抽象画家”,画中恍惚迷离的山水烟云,未必使人能够一一指认。但他的画不论多么抽象,却始终有山水的意味。

“中国传统绘画最大特点就是受到文人画观念影响,要求书画同源,”刘国松说,“文人标准其实断送了一批有创意的画家。文人提倡的‘潇洒’,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画画,将画画视作业余、休闲的,这种写意为主的文人画发展到如今却成了一些工于技艺画家的推崇,他们坚持文人画的那套理论而走不出阴影,深陷其中。”

大胆的“太空画家”

1969年,美国阿波罗5号太空船登空壮举,也是刘国松个人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他受其启发,此后创作了一系列以“地球何许?”为题的作品,在这批太空画中,清晰及硬边的地球或日月图像,与浮动着的山水结合在一起。大块的“圆”成为一个永恒的固定标识,完全打破了水墨写意的内情。

这些壮观的宇宙“太空水墨画”系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因此获得“太空画家”的美名。去年10月升空的神舟六号的太空舱里,特别挂了一幅刘国松的太空画示作纪念。返航后,该画被中国宇航中心永久典藏,而74岁的刘国松童心未泯,接着创作“归航——神舟六号”投桃报李。

刘国松更不是一个愿意闲下来的人,他总是带着水墨画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向往,跋山涉水,登高望远。2000年,刘国松深被西藏珠峰吸引,不顾年迈和旅途艰辛,前往珠峰海拔六千尺高地体验自然,出藏后他发现左耳已经失聪,这晴天霹雳的打击并没影响他创作此后名噪一时的《西藏组曲》系列雪域山水;半年不到之后,他又开始深入九寨沟创作《九寨沟》系列,至今,刘国松在该系列上已画了6年作品多达90幅,他仍然每年四季坚持去当地写生,树影、冰封的河水、盛夏的瀑布……皆入画中。

他的绘画探索也体现了大胆创新精神,“传统绘画方向的道路已经很短,不改变发展不出来。水墨不仅是材料的名称,也是文化的载体,水墨应该是在整个水墨的文化背景下去画,而不单单只是我们的基本材料。”刘国松说。他为此提出的“先求异,再求好”的艺术观点,并践于其中:他在不断尝试着各种媒材效果的可能性,创造了一整套技法,纸筋法、泼墨法、裱贴法,甚至我们还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中国传统的剪纸与水墨的并用。他把这些大胆的改变笑称为“以最大的力量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