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三百年”刚刚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序幕,旅德中国蒙古族艺术家“刘永刚雕塑绘画作品展”将于2月14日在中国美术馆登场亮相。
刘永刚于1986年从中央美院毕业,1987年后曾连续在全国性大展中获奖,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画坛新秀。90年代初出国深造,又在纽伦堡美术学院获“达纳”一等奖。去年以来,他为实现自己在艺术上的一个宏大构想——制作大型石雕“爱拥”,又回到国内。这组以“爱拥”为主题、以中国文字为符号语言、以石头为材料的大型组雕是由102个单体构成,每个单体尺寸都在340×220×150cm左右,由于体积庞大,无法进入展厅,只能在美术馆院内陈列有数的几件。但它们已成为他的个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的主题“站立的文字”正是由此而来。
刘永刚在德国的十多年中,主要从事架上绘画。也先后受到德国表现主义和新表现主义的影响。但是,当他在西方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练之后,他发现,无论他接受谁的影响,自身的文化背景都在发挥着作用。这使他又自觉地把视点转向对中国文化的重新审视。
站在西方反观东方,使他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视角和明确的意识,深感祖先发明的文字具有非凡的生命力,于是他开始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文字,研究文字的演变,研究文字的组合,文字形式的变化和形式本身所构成的独立的美,于是他把这种美攫取出来,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使其升华。这种对文字的再造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
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莫过于文字。以方块字为特征的中国文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无与伦比的。也正因为中国的象形文字具有观照自然的性质,所以,与万物对应的“字象”才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价值,显示出由abc拼音字母构成的那些没有固定“字象”的文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所谓“字象”,即是每一个象形文字所具有的个体特征和各自的结构和造型。而由字母组合和拼写的文字,就不具有这种个体性特征和独立构成的造型价值。
因此,作为视觉艺术家对这样的文字必然会怀有特殊的敏感,在过去许多年中,不少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发掘着中国文字的巨大潜力。但还没有人象刘永刚这样,完全从造型的角度对中国文字做出自己独特的阐释。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是在书写过程中演化着自己的文字,刘永刚对文字的探索,也是从书写开始,但他没有止于平面的书写,更没有止于文字的书法层面,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对“字形”、“字象”的体悟中,并从中发现文字本身的造型所潜在的构成因素和视觉力量。于是,他开始尝试,将这些独立的文字在结构上加以改变,并将它们引入空间,让它们从平面上站立起来,立体地在空间中传达自己的意向,展示自己魅力。他的这种对汉字富有创意的“再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对于我们思考中国文字的独特性打开了一条启人心智的新思路。
将文字立体化,可以说在中国文字史上是一个创举。但刘永刚的石雕的真正价值还在于他把作为符号的文字还原到可感知的和具有造型义函的状态,所以它虽然不具有文字的可读性,却具有“形象”的可视性。而他的目标正在借助文字的“字形”和“字象”,演绎出一种新的视觉样式。而非在文字学的意义上创造一种新字体。
他的这些站立起来的“文字”,将我们引向一种有形的想象之中。所谓“爱拥”这一主题,就是借助这些站立着的、类似人体的姿态表情和肢体语言传达出一种相扶相携、相拥相爱的意象。艺术家通过这组大型石雕想要弘扬的正是这样一种永恒的人类之爱:“用爱,拥抱全世界用爱,拥抱全人类用爱,拥抱全社会用爱,拥抱每一天!有爱,才能相互拥有!让爱,拥有天下!”(刘永刚)
因此可以说,大型组雕《爱拥》是集书法、绘画、雕塑为一体,从甲骨文、蒙古文、巴斯巴文中获取灵感和创造的元素,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象征。人们从爱家庭、爱亲人、爱事业到爱艺术、爱国家、爱社会都是人之大爱的体现!人与人的互爱,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才使得我们在征服大自然的艰难历程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灿烂悠久的文化!《爱拥》不仅凝结着中国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心血、创意、思想、情感、祈福,更体现着热爱和平、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崇高美好的民族精神!
还必须提及的是,当艺术家的上百件小稿在他的柏林画室中形成一个方阵,并决心以102件石雕(每件的尺寸是340×220×150cm)这样宏大的规模去实现自己的艺术构想时,得到一位作为企业家的知音的高度赞赏和认可,并一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无私奉献。于是,这件“惊天动地”的事业就这样在河北省新乐市正茂镇大理石雕厂展开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还只是这组规模宏大的作品中仅有的几件,待这102件雕塑全部完成后,将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新城落户,那时,不仅这102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宏大气象,就是整个运输和安装的行为过程,也将会是十分壮观的和具有轰动效应的。那时,《爱拥》将成为这位蒙古族艺术家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呈献的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