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绍武:中西合璧吴作人的画和中国文化传统

时间:2009-06-15 11:01:17 | 来源:艺术中国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每次欣赏吴作人先生的画,我都感到温煦和亲切,好象身处天光水色的湖边,好象沐浴于澹荡春风之中。牢骚、郁结、暴戾、霸悍之气都自然消散。哪怕是苍鹰的猛鸷,牦牛的粗犷,但到了吴先生笔下就像烈酒成了老窖,那种剑拔弩张之势都化为深厚含蓄之美。吴先生的画甚少大幅,但决不纤弱小巧:题材轻松,却无一丝俗媚。温和静穆,潇洒蕴藉。钟涵同志引了杜甫写宋玉的诗,“风流儒雅亦吾师”,我想这是很贴切的形容。这是一种高度文化修养之美,是中国文化特有之美,起码可说是中国文化中最有魅力的特色之一。

说到中国文化的特色,最近由于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中西学者都着眼于比较,听来听去,觉得确有些不同。从根本上来说,好象是东西方的着眼点不同。笼统看,西方好象着重于具体分析客观世界,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希腊的哲学家就这么研究世界。这种传统到十九世纪的康德,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都是如此。因此他们的哲学往往和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联系在一起,人们称之为“分析派”。而我们中国人却不大一样,我们总着眼于如何“为人”,对自然界当然也有所研究,但都是天才的“体会”而已。譬如:我们“体会”到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得出个“结论”叫做“天行健”,于是立即用之于为人的准则:“君子以自强不息”,着眼点是解决人们应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这种着眼点不仅儒家如此,老、庄、甚至墨子和稍后的佛家禅宗,其实无不如此。对自然界的体会都为了解决人在自然界如何保持最协调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解决人们自己应持何种态度,应有何种精神状态。因此,我们的哲学都偏重于伦理学。人们称之为“体验派”,对宇宙万物都重“体验”,更着重于“内省”解决人们自己的情感问题。这种办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或许是不太好的,但对于艺术的发展倒很有利。因为艺术家要告诉人们决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分析,他们要说的只能是具体的个人“体验”,艺术家只能以自己的体验来提高人们的体验。对中国的艺术家来说,重要的不是描写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说出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心得”。我们强调“意境”,什么叫意境?就是“寓意之境”,其实可说是“以境寓意”。“以意为主”,而所谓“意”,就是作者全部信念、理想、崇尚、爱好的集中体现,也就是全部“体验”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我们很早就摆脱了自然模仿的束缚,达“意”才是我们艺术的最高准则。由于确立了这种准则,有时我们对表面皮毛的“形似”,就不十分拘泥,而是集中精力抓住自己体验的核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不蔓不枝,点到即止,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得象外之妙”。这种原则,自宋以后就越是明显,从元四家一直到石涛、八大;从扬州八怪、吴昌硕、虚谷一直到齐白石、徐悲鸿。我想,吴先生就是最好的继承人之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吴先生以表达“意趣”为主的同时,还注意严格的造型,这就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又有所不同。吴先生的画确是“逸笔”,但并不草草,看似信手拈来,漫不经意,却神形兼备,情趣盎然。这种境界,就又不是一般文人画所能达到的了。

人们谈到吴先生的画,总称为“中西合璧”,这当然很对,但这里有个理解的深度问题。我们中国人的确从来不怕吸取外来的优点,而且有一个特长,就是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从来不忘自己的东西,很快就把人家的优点熔铸为自己的血肉。我们唐代就是这样,在近代文艺史上更是如此,鲁迅、郭沫若、茅盾都无一例外。而在美术方面,徐悲鸿先生、吴作人先生就是突出的代表。关于这一特点,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自然的,其实却并不那么简单,只要看有的国家甚至在文化体系上相当接近的国家,绘画形成民族特色的过程也要费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他们的画往往亦步亦趋,很少创造。更不要说个别国家,学了二百多年直到现在,除了极少数画家之外,大部分画家还只能算是“二传手”。虽然是十分精彩的“二传手”(这是湖南黄珂同志极有见地的比喻),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不少较低水平的很表面地学习人家皮毛的例子。但以徐先生、吴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画家就完全不同。他们都在学习中能择其精要,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所以能在承认人家优点的同时,又能立稳脚跟,其原因我想来也并不繁杂,那就是他们本来的功底厚,见解高,修养深。而追根溯源还是我们自己整个的文明水平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我们这种文化传统正日益为世界所重视,很多西方有识之士面对现代欧洲文明的种种病态,发现了东方文明的种种优点。当然,他们所谓的“优点”到底如何,还待研究,但要求互相补充的想法却是极好的,恐怕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吧,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确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正是这种高度发展的中国文明给我们垫了底,使我们能在纷然杂陈的世界上用自己的眼光去“拿来”所需的东西。这是鲁迅先生强调的原则,也是一切中国的志士仁人所实行的。我们珍视自己的传统,却决不故步自封、自以为是优等民族,我们学习别人,也决不盲目拜倒,自以为是奴才瘪三;而是从中国人的价值观出发,放眼世界,兼容并包,融会贯通,冶铸一炉,吴先生正是这样走过来的。经过六十年实践,终于蔚为大观。既是中国人的骄傲,也为世界人民所珍视。我想,这个事实本身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