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把清华的“办法”和北大的“想法”结合起来

时间:2009-06-10 16:37:22 | 来源:美术报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清华美院名誉院长冯远谈高等美术教育

不拘一格不受体制限制聘教授

现代大学校长都把招揽名家、教授和筹集资金作为主要任务,但我国目前的体制对教授的聘任还是有诸多限制。对此冯远表示,对于国内也包括国外一些具有较大知名度的艺术家、教授,只要教学需要,我们可以作为客座或者兼职教授聘请来发挥作用,把他们编入教学计划,不管你60岁、70岁,只要身体行、本人愿意,可以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来补充教学,建立一支编外、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与聘请教授相联系的就是课程设置了。在今天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及其课程设置,都是要对大多数毕业生走上社会就业负责的;其次,面对国际艺术的各种新思维、新观念的交流影响,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去学习、了解、探索、尝试,掌握多种本领,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又要警惕一味地追随国际潮流去变化,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也在向国际化发展,但实验性艺术,美术教学的改革尝试,都要经过一个建设与完善的过程。我们还得严格要求学生学好一些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性的本领,同时吸收现代艺术的优长,这样就会全面些。在课程设置中,基础专业的内容宜占到2/3,而实验性的内容不宜超过1/3,审慎对待课程结构的调整。在创作上鼓励年轻人尝试新东西,但在本科生教学上,仍应侧重基础性要求,研究生阶段可以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尝试一些探索性课程内容。

求实、兼容、尚思、维新

一个学校要有一个校训,办学基本理念。我看了清华、北大的校训以后,我就在想对清华美院将来怎么样订立校训?一个是求实,基础教育要求实;一个是兼容,这不光是设计艺术和造型艺术,对各种学术主张和对本院校的不同传统也应如此;兼容就是不要固步自封,求实是基础,兼容是一种胸襟,只有兼容,就好像植物嫁接只有血缘远品种才会好。第三是敏思或者尚思,即崇尚思考。这个尚思实际上就是提倡一种研究能力,就是思想力、创造力。最后一个维新。这四个层次既是做学问的四个层次,也是艺术教育的四个层次。一年级基础要扎实,要实实在在地把基础打好;二年级要学会吸收不同的好东西;三年级要有形成思考研究能力;四年级要拿出一点新东西来。研究学问也是这四个层次。

再说到兼容,我们应当坐下来分析,清华美院如何发展。可以考虑把社会上各个专业、包括其他院校的一流专家、教授都来加盟清华美院,要给他们发聘书,郑重其事地搞颁证仪式。然后创造条件让他们真正发挥各自作用。


五个方面的设想创出特色

一院,一园,一馆,首先要发展搞好清华美院,不少老师也提出应当做好一个文化创意、设计创意的产业园;清华美院博物馆正在建设;然后是一会,推进筹建设计艺术家协会;一展,筹划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和中国设计两个大型的三年展。五个方面,看看清华美院能不能做出来特色。

清华美院要展示学院的群体形象。我想能不能适时筹建一个中国设计学会。然后依托这个平台,搞一个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在设计艺术方面,中国还没有一个国际双年展或三年展的品牌。再一个,造型艺术方面,能否做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美术三年展。搭建这两个平台,就是要让教师有事情做,清华大学美院做这样的展览,造型一块,设计一块,出点题目,给点压力。你做得不行就丢面子。我们要取得清华大学和教育部的支持。后年清华大学100周年,“艺术与科学——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由清华美院承办。这样就把世界各地、中国高校的同行请来。同时再筹划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美术三年展”,全国各地高校的美术系、美术专业的成果都来展示,行不行?让造型、设计两大部门都有事情做。通过平台和成果展示把清华美院设计这块与国际上最尖端的成果关联起来。我认为当代中国的美术格局,协会、团体是一条线,画院是一条线,美术馆是一条线,然后是学院一条线,学院在这整个中占的比重是分量最重的,800多所院校里头都有美术专业,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品牌性的项目,美术教育展能够满足这个需要,当然这也需要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冯远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大学的功能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新时期的大学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新选择。知识经济的兴起把大学推向了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使大学无可退避地要扮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角色。

冯远关于大学的理念,是从中国高教的高峰说起的:曾经在清华担任过校党委委员、北大担任过党委书记的任彦申这样描述清华和北大:“……和北大的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务虚能力强、喜欢坐而论道相比,清华是一篇论文;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清华的哲学是:重要的是建设一个新世界;清华严谨务实,内聚力大;清华中团队精神,纪律严明,处世平和;清华学生整齐划一,成功率高。虽然想法不如北大多,但办法比北大多,想得到也能办得成。如果能把清华的‘办法’和北大的‘想法’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

立足国情培养合格劳动者

美术家常常给人一种浪漫与众不同的感觉,那么对培养美术家的高等美术教育又该如何理解呢?冯远认为,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必须立足于一个中国当下和长远的国情,就是说你培养的孩子到社会上去,从事的职业也好,社会服务也好,个体的画家也好,他学会的本领、掌握的技术在这个社会上,是能够找到饭吃的,他所学会的技能是能够为社会服务的。这个社会需要并接受他所学得的技艺,这是主流和基本原则。中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服务的受众是谁,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一个立足点。美院的毕业生起码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否则你培养了一批观念超前、想法很多、动手能力差,进入社会怎么活人?我们的专业院校是国家出钱办的学校,院校培养人,不能不立足国情和服务对象来制定一个大的基本方针。中国处于发展过程中,也许再过10年、20年也变成欧美那样的富裕国家,那个时候艺术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可以做些微调。但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在制定所有的教学计划、知识理论、课程结构、技术传授等方面,也是要立足于对那时候中国大多数人服务的,包括谋生、养活自己。其次,面对国际艺术的各种新思潮、新观念,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各种尝试、试验,掌握多种本领,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果说30年之前我们高等美术教育的课程提倡的是写实主义激发训练、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教学模式,那么现在应该让孩子们了解、接触更多新的东西。现在新闻出版、传媒、对外文化交流这么丰富,各种机会非常多。但是不能因为国际美术潮流的变化,就意味着我们的高等艺术教育也必须从这个方向去追随、去发展。现代艺术的不断变化和实验艺术处于一种探索的过程中间,它需要一个沉淀和逐渐被理解接受的过程。学院教学主要是传授被实践证明是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三分之二的本体文化

面对全球化的开放环境,冯远认为,学院培养并形成一个活跃的思维方法,一个开放的心态,一个善于学习别人优长的教学机制和培养人的模式。也许这样我觉得会显得全面一些。在这种系统学习中,不能一半对一半,至少三分之二对三分之一吧。主要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教育,中国传统绘画和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然后有三分之一时间鼓励你去接触新东西,了解新东西,进行新的尝试。这是高等教育,它不特为少数人服务。至于说在研究生阶段,你可以去分门别类,可以因材施教,可以针对某一个人的情况来制定培养方法。你对大多数的本科生,你要让他掌握最基本的用专业谋生的本领。我们每年从高等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数量庞大,国外的设计与架上艺术画之比是7∶3、8∶2甚至是9∶1,宣布我任名誉院长后,我说我奇怪你们中央工艺美院当时为什么没有改为中国设计艺术学院?这几十年,设计发展得那么好,大家一直在说设计地位不高,连一个自己的中国设计学院的牌子都打不出来,中央工艺美院原来是有雄厚根底的,而且师资主要力量都是从事设计专业。现在,既然改为美术学院了,那么设计与造型就要并重。现在,对美院未来发展的结构布局我想未必也要像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下面都成立一些二级分院,我觉得称谓变化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的是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符合发展需要,最后是这个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怎么样。与国内外同行业相比是否具有自身优势、特色和学科水平。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