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写意——读杜大恺的画作

时间:2009-04-15 18:39:38 | 来源:sina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杜大恺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师,他为人正直,有典型文人艺术家的品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北京求学做资料员工作时就已熟识,那时他清新、洒脱的绘画风格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钦佩他的创作和为人之道。每次有见面的机会我都会向他请教一些问题,每次也都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近日“世界同梦·中国艺术贺奥运——杜大恺、王家新、周昌新联合艺术展”巡展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了观摩大家作品的机会。这次邀请杜大恺先生的到学校办画展本想再次与他聊聊一些艺术问题,但遗憾的是我正好在外地学习,不能亲自参加画展活动,也失去一次交流求教的机会。今写短文也算对杜大恺、王家新和周昌新艺术展的祝贺吧。

杜大恺对艺术有独到的认识,尤其是对线与笔墨的衍生关系见解深刻,因此他的绘画风格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显示出独特的个性。杜大恺认为:线是虚拟的,总是倾向创造的人类天性的衍生物,线又是艺术中的现实。线不断经验着被超越的遭遇,西方艺术选择了再现事物真实性的描述方法,线逐步被弱化,甚至被遗忘,而转向了空间和体积;东方艺术围绕线自身生成与衍化的逻辑,形成了与空间和体积的样式同样复杂的体系。中国艺术是东方艺术的集大成者,线是中国艺术的性格特征。杜大恺四十七岁始自油画转向水墨,是在对自然和生命有了一番彻悟,真正读懂了水墨闲适恬淡的人文情怀之后才开始创作转向。正像他所认为的“中国画是由人生理想衍生出来的,它是理想中的现实”,他所追求的绘画境界高远,意图在点、线、面的疏影横斜中架构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意象世界。

江南水乡、青山绿水、翠荷池塘是杜大恺的艺术创作钟爱的主题。因为母亲是绍兴人的缘故,江南水乡的韵味和隽美让他动心动情,每每沉浸其中便有一种创作表现的冲动。但是阅遍中国画的传世佳作之后,杜大恺却发现古典的山水图式中没有江南水乡的表现语言,喜欢创新的他下决心探索一条表现水乡韵味的绘画之路。从绍兴的乌篷船开始,绍兴、乌镇、周庄,江南山水、荷塘,粉墙黛瓦,还有写满岁月沧桑的斑驳的青石路,杜大恺娴熟的运用着线与面、体积衍生的交互关系,块白结构为主的绘画语言,在探索中描绘着,尝试着。随着对笔墨创作的磨砺,杜大恺形成了他自己所独有的、极富笔墨韵味和装饰美感的当代性语言绘画风格。《水乡入梦月正圆》、《吾乡月影重》、《江南此时秀色多》、《春日山居》、《同里渡口正午时》等代表作品,正体现了杜大恺艺术风格的成熟,这些创新的作品为中国古典绘画图式注入了新鲜的气息。江南水乡之外,杜大恺喜欢识山、写山、画山。山是他的偶像,画山是他心灵的寄托和人格信仰的喻示,杜大恺所阐释山的崇高、伟岸、壮丽和永恒正是他对人生的追求。中国绘画以山水画的成就最高,自唐以降,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家已经探索了足够完备的山水表现程式。杜大恺画山别出新裁,他只画“赤裸的”、“筋骨突兀的”山,那样的山无遮拦的躺在蓝天白云之下,以赤诚面对人间。代表作《与山相喁》、《天光云影山明晦》、《泰山铭》、《一山独峙天地间》、《山影暗远峰》等等,这些作品以山为媒,抒写了他别样的人文情怀。

杜大恺曾把自己的艺术追求概括为“当代的”、“中国的”、“我的”三个层次。“当代”是指历史序列中的即时性;“中国”是指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脉络的薪火承传;而“我”则是生命个体对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追问。杜大恺写山、写水、写人文风光,都映照了他的这种坚定执著的艺术追求。

杜大恺还是一个对社会有着深切人文关怀的艺术家。他知古通今,博学谦虚,成为一批年轻艺术家的良师益友。“相对其它劳动来说艺术更具有理想色彩,每个学艺术的也应充分认识艺术在整个社会中的独特作用,要锤炼自己的情感,学会怎样在理想主义前提下规范自己思维、行动,创作。同时提升自己对社会的关注,有对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这是杜大恺给年轻艺术家的忠告。

画如其人,杜大恺先生的画作正是其文心写意。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一直不知疲倦的走在创作探索的路上,这条路是一条属于杜大恺自己的路。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