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篆刻展览的思考和实践———从“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谈起

时间:2009-03-27 14:47:42 | 来源:艺术中国

    

    自2004年文化主管部门批准我馆将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作为重要的研究门类纳入到学术部门的工作之后,我们就开始了书法和篆刻展览的策划工作。2005年11月,如期举办“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和“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2006年9月13日,“中国美术馆篆刻艺术邀请展”亦将如期举办。

    本文的撰写,缘起是中国美术馆本次举办的篆刻艺术邀请展。正如举办 “当代大家书法邀请展” 和“首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一样,本次篆刻艺术邀请展举办的最终目的之一亦是收藏——以举办篆刻展览促进篆刻作品的收藏。在“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学术研讨会上,就此方面我曾撰文《美术馆与当代书法和文化建设》来表述和展现一些想法和做法。显见,现今实际的实践活动正显示着这些做法的现实意义。

    一

    继书法展览之后举办篆刻艺术邀请展,亦是对篆刻作品收藏意义和篆刻艺术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深入思考,在全面审慎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创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篆刻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深邃的文化语境、高古的审美内涵宛然成就中国艺林中的一朵奇葩。这门古老的民族艺术在经过几千年积累过程中发生着或隐或现的价值转型。有论者曾以玺印时代“信”的文化载荷生成,到文人篆刻“古雅”的文化诉求,再到以俗为雅的当代篆刻文化载荷转型三次较为明显的文化载荷转型来概述(李庶民《篆刻艺术的文化载荷转型》)。诚然,篆刻艺术是在古代实用印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商周秦汉到魏晋六朝,尽管人们多从实用角度认识印章,而平正方直、端庄质朴的秦汉印风被后人允为典范,至今不变。唐宋至元明,由于文人士大夫的介入,印章在实用之外别开审美一途。明清则印人辈出,流派纷呈。时值今日,其流风艺绪恒古弥新,依旧瑰丽多姿。当代篆刻艺术形成了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

    篆刻组织的迅速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西泠印社的成立开创了印人结社活动的新纪元,嗣后各类印社相继成立。譬如:1914年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宣告成立的乐石社、1921年篆刻家易孺发起组织的冰社、1932年在北京成立的圆台印社、1940年在重庆成立的巴社等等。建国以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印社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底国内外有印社三百六十个左右(林乾良《关于二十世纪篆刻及其篆刻大师的调查报告》,《中国书法》2000年第11期)。其中,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几省的印社组织就达百余家。有论者概述此一阶段印社的发展特征:官方印学机构的设置、旧有的印社或恢复活动或重新宣布成立、印社团体多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东部地区等(萧高洪《篆刻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6月)。1986年7月中国书法家篆刻委员会宣告成立,其后各省的篆刻委员会相继成立,尽管这些组织大多依附于书协,但这并没有减弱其在促进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显然,篆刻组织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代篆刻艺术迅速发展的显著标志。

    篆刻专题展览此伏彼起

    篆刻的展览常以两种形式出现:同书法绘画并立展出、单一的篆刻专题展览。尽管真正意义上的篆刻专题展览晚于书法和绘画。但随着印社的大量成立,其逐渐摆脱依附地位,形成并发展单一的专题展览也成必然。1983年初由上海《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篆刻征稿评比”活动拉开了全国性篆刻展评的序幕。之后,专业性的展评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以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展览为例。自1989年9月在南京举办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至今,先后于1991年10月(烟台)、1994年11月(北京)、1998年2月(北京)、2005年5月(合肥)共计举办过五届。到2000年西泠印社组织的全国篆刻评展也达四届等等。其他各种各类展览不胜枚举。有论者称展览效应已经直接导致篆刻审美观念的转换,当今写意印风亦缘此而起。尽管,我们对时下常谈的“展览”效应的态度矜持,可始终无法磨灭的是,这种大面积、多种类、多层次的展览活动实实在在的促进了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还有,各类篆刻艺术研讨会的召开。诸如:西泠印社每五年大庆的印学研讨、1983年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举办“当代印学邀请研讨会”、199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首届篆刻理论研讨会”等等。研讨内容包括:篆刻史论、美学、批评、创作、教育、印人研究、谱籍研究等。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篆刻专业报刊、杂志及网络繁盛。报刊、杂志及网络作为篆刻本体、篆刻家与观众的联接渠道,对篆刻创作和理论的发展均有很大影响。《中国篆刻》、《篆刻》、《书法报》、《书法导报》、《西泠艺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历年来发表了大量的篆刻作品和印论文章,据西泠印社版《中国印学年鉴(1988—1993年)》统计,五年间全国各类报刊共发表两千一百多篇,李早、林乾良主编的《中国篆刻市场通鉴》“篆刻论文索引”,1993年至1999年共发表一千二百多篇(萧高洪《篆刻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篆刻网”、“篆刻网”、“ 中国篆刻家网”等专业网站相继建立。这些专业媒体在篆刻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篆刻高等教育兴起。高等书法和篆刻教育相运而生,相伴而行。高等书法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备,正步入稳定的发展阶段。业界对促进篆刻的学科化多有呼吁,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篆刻学科化和高等教育体系化的道路还有多远,但当代篆刻界一些颇有作为的青年篆刻家多数是受过系统教育而厚积薄发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在此环境下,涌现出了一批造诣深厚的篆刻家,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着自己的篆刻语言、利用多元性的创作形式构成诠释着多元化的创作理念、通过主体性的审美价值体现着审美系统中的主流方向。有论者言当代篆刻可以说是续秦汉古典印、明清流派印后有一个繁荣期。

    毫无疑问,当今印人的视野之宽、涉猎之广、形式之新、风格之多,在篆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有论者将当前有代表性的青年印人的风格取法略析如下:古玺类、汉印类、取法近代名家类、取法当代名家类、印外求印类、非石章类等六类(顾工《当代青年篆刻摭谈》)。实际上,这种风格取法的年龄阶段还可以上延,非青年印人如此。总体上看多数印人的篆刻风格多形成于“印外求印”的形式探求上。“印外求印”的观念对印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譬如对入印文字的选择上,汉镜铭文、墓志篆额、砖文、青花瓷器纹线、瓦当文、原始岩画、宋体美术字、甚至于汉语拼音皆成为取法和入印的对象;还有对当代写意印风的盛行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当然,举“印外求印”为证,并不代表“印内求印”的影响已经销声匿迹。时下“印内求印”的治印方略渐趋式微,可印宗秦汉的观念依旧深入人心。 “入古不易,求脱更难,建立风格之后再不断丰富完善之尤为困难。” (顾工《当代青年篆刻摭谈》)实非虚语。

    尽管如此,仍不乏有融冶贯通,继往开来者。

 


    二

    集当代中国篆刻家们的才智与成果,向大家展示当代中国篆刻艺术整体发展状况,推动篆刻艺术的发展,同时通过展览为中国美术馆的篆刻收藏和研究提供一批优秀藏品。这是举办此次展览的两个主要目的 。

    如何做到通过此展向大家展示当代篆刻艺术整体发展状况呢?显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汇集起当代篆刻家们的才智与成果。在此展策划和组织的过程中此种做法的具体反映有两点:

    一是确定邀请篆刻家。我们力求做到在艺术标准第一的宗旨下,最大限度的体现被邀请人员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先由艺术委员会的各位专家推荐了145位作者。我们尽可能全面地集起这145人的代表作品图版和相关的个人资料,由艺术委员会共同研究讨论。艺术委员会先后召开三次会议,最终确定62人参展。其中,五六十年代出生约占71%,共44人;二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分别是2人和3人;四十年代出生的有13人。62位篆刻家来自高校、各地的篆刻艺术机构、专业的报刊杂志社、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相关的艺术机构等。他们绝大多数参加过全国性各类重要展览并获奖,一些人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影响。总体上讲,作为一个群体,这是一个有较高创作水准的群体。

    二是确定入展作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就篆刻艺术而言,从战国以来,每个朝代的篆刻都有带有本时代的特色,这些特色要靠作品来反映。秦玺汉印的实用状态,宋元文人印的出现,明清流派印的兴盛都是通过作品以昭后世。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篆刻创作是什么状态?我们力求通过这个展览来反映。有论者认为当代篆刻风格多元,工整风格、大写意风格、工写结合风格都有许多作者参与,很难说哪一类风格是当代的主导风格。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这是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我们务必做到见证时代、反映时代。力求在多样的个性风格中抓住并体现出共性特征。展览应该是一个对各种风格兼收并蓄、全面反映中国当代篆刻创作面貌的展览。62位篆刻家共提交印拓429方,其中近249方作品入选展出。当然,这种反映是当代对当代的认可,将来是否在历史上留得住,成为传统,得到后人承认,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展览与收藏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开展篆刻艺术的收藏工作,是一个缺憾。现在我们有机会做这项工作,尽可能地来弥补这种缺憾。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的举办而启动篆刻艺术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将这个时代的代表性的作品收藏到美术馆来。当然,通过举办展览促进收藏,只是我馆收藏篆刻艺术品的方式之一,比如参加非中国美术馆主办而利用其场地举办的篆刻展览遴选作品,通过篆刻家本人或已故篆刻家的家属捐赠,求得其代表性作品以至系列作品,必要时直接购买有特殊收藏价值的篆刻艺术品等,都是将来中国美术馆收藏篆刻艺术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当然,这些方式并非仅限于篆刻艺术品的收藏,而是中国美术馆获得藏品的常用方式。

    做好这次展览对我们各方面都是一次检验。尽管我们力争做好每一个环节,但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难免有遗珠之恨。比如,因为种种原因,有的有影响的篆刻家没有参与,一些有实力的年轻作者也没有被邀请。还好这些我们以后还有弥补的机会,这只是中国美术馆首次自己主办的篆刻艺术展览,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三

    在展览的同时,我们将举办以“当代篆刻艺术文化传承与形式探索”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我馆将邀请四十余位理论家和篆刻家参加。上文曾对研讨会的情况作过有限的简述,实际亦是对近年来篆刻理论发展状况的前引之述。七十年代末至今,篆刻艺术的理论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在大量印论文章发表、印学专著出版,各类印学研讨会召开,现状极其明了,因此这里不再列例为证。理论家们在以印证史、玺印的起源、印章史、篆刻史等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是对篆刻史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诸如印章由实用向艺术的过渡、篆刻流派及其观念的确立、各流派创作模式的出现与发展、篆刻技法等,这些方面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当代篆刻创作的发展。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以史为鉴研讨当代篆刻艺术文化传承,以展览为依托探索当代篆刻艺术的创作形式。这样做,一方面促进我馆开展篆刻艺术的学术研究工作为篆刻艺术品的收藏提供学术支持,另一方面寄希望为篆刻艺术的理论发展和创作探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美术馆给广大艺术家和理论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大家依托这个平台来研究篆刻艺术,在篆刻本体以及与其他各艺术门类的相互关联之中,寻找一些共同性的问题,通过研究问题来探讨一些规律,从而促进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四

    “博物馆说到底就是为民族保存和唤醒文化记忆的地方,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去搜集、研究、珍藏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那么,以后,我们拿什么东西去保存以及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正因为这是一件关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才怀着虔诚之心审慎为之。当然,一个展览最终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作用与影响,还有待于历史的检验。我们作为这个时期的美术馆人,尽心尽力地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一点推动工作,这既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理想。”

    上述引语旧文《关于陶瓷的策展和组织》,是为本文小结,实为心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