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蜚声海内外的油画大家,其艺术被誉为“中西融合的土壤中绽放绚丽动人的花”。他和上海有着一份不解之缘:当年,家人在上海的码头将他送上了去法国深造之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他在上海博物馆举办了艺术回顾展,观者如潮,轰动一时。
如今,他携夫人再次踏上上海这片土地。在为筹备明年在上海美术馆再度举办艺术个展同时,于昨日接受了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聘请,成为该校名誉教授。
画无止境“欲知其妙,初观莫测,久视弥珍”,赵无极的绘画正是如此。他曾说过是巴黎让他重新发现了中国,在其后期的绘画里,对中国的记忆深刻而沉静,画意悠扬而耐人寻味。据悉,他目前就正在为国家大剧院创作一幅大型水墨作品。
85岁高龄的赵无极,在世人眼里可以说是有成就、有地位,为何至今依然执着于创作?“在与绘画日复一日的‘争斗’中,我得到了莫大的快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赵无极对他心中的绘画可以说是无怨无悔、无欲无求。因此,当人问起其如何看待自己的风格和成功,他幽默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知道就聪明了。”
“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画画了,所以更是一天到晚都要画,那是很有味道的。这种快乐是旁人不可能尝到的。”赵无极说:“绘画没有所谓的多与少,就是天天都要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天气都会对你很有帮助,像毕加索、马蒂斯都是天天画画,毕竟画画不是突然做的事情。”
诲人不倦
“学生们的画在哪里,我想先看看作品。”这就是赵无极昨日走进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后的第一句话。在会议室里,赵无极还是一个乐呵呵的老人,甚至会幽默地对着身后那块标有“受聘仪式”的红色海报握拳相谢。然而,一走进三楼学生作品的展示区域,这位老顽童一下子就神情严肃了起来,非常认真地端详起作品。
“我不大赞成这件作品,要研究特别的东西。”赵无极指点作品说:“这个应该有变化,不要平。”此后,他又看了一些绘画作品,不断予以批评指导。即便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赵无极也不客气地说:“我不管是不是一年级,画画就是不能随便。水平可以是各式各样,但是做作品就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做,对自己负责。如果不实实在在地去画画,就会糟蹋东西。”
在场的每一个人对赵无极的这份严厉之辞都心怀感激——并非所有人都有这份荣幸受到大师的指点。临行前,赵无极迟迟不愿上车。一打听,原来有个学生想请教他关于绘画上喷枪使用的问题,只是参观结束后仍不见这位学生踪影。赵无极便在车边耐心等候准备为其解答。
情深义重
画家赵无极、建筑师贝聿铭和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其中赵无极和贝聿铭更是莫逆之交。
赵无极抵达上海之前,就受邀赴苏州参加了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并在新馆当代艺术展厅中展示了其19件作品组成的《黑白梦》,包括一件油画《汉庙》,一组屏风,16幅水墨画(其中有5件新作为首次展出)。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赵无极就为贝聿铭在北京设计的香山饭店创作了大型作品。时过境迁,两位老友在故土的再次合作,又是一番滋味上心头。开馆仪式上,原本站在主席台上的赵无极低调地走到下面的贵宾席,看着台上的贝聿铭,赵无极笑了。对于老友的建筑,赵无极只是淡淡地说:“建筑好啊,看上去很舒服。”“舒服”,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