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华,作为艺术革新者的形象,突现于中国画坛,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那时,中国社会处于激烈和深刻的大变革之中。改革开放的大潮,为中国文艺的复兴,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模式,已经落伍于时代。中国艺术如何向前迈进这个问题,激动着老中青三代的艺术家们。艺术变革,特别是中国画的创新,如何着手,人们纷纷在搜寻答案。周韶华,这位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和艺术经历的艺术家,一面忙于艺术行政领导工作和艺术实践,一面和湖北的部分中青年书画家一道,潜心研究中国画革新的途径。
周韶华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画再也不应该陶醉在固有的文人画的小天地里,必须有所突破。他认为“要选择一定的具有思想容量的表现对象,创造新的意境,着力于诗意的追求和意象的表现,把一切自然的气势和力量,转化为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力量,创造出表现崇高思想境界的第二自然。”他选择的突破口,就是繁育了炎黄子孙的黄河。
于是,他于1981年、1982年和1983年三下黄河,沿着黄河的源流对沿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迹进行考察。他跋山涉水,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历时数月,行程数万里。这是一次探究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精神真谛的伟大的艺术行动。周韶华以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表示,艺术变革必须建立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之上,必须傍依深刻的民族文化背景,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必须以开放和开阔的态度从各方面吸收资料,从而形成有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
他于1983年发表了组画“大河寻源”,并在北京、南京、武汉和其他主要城市举办了个展。作为这次行动的总结,他发表了长篇论文《大河寻源记》。之后,他又于1985年从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主峰,沿着长江水流的走向,行程一万多里,去“感受那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象征着中华民族无穷力量之壮美。”
与此同时,周韶华还提出很有理论特色的艺术主张,那就是“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全方位观照的基本含义是:天地人融贯一体,过去、现在、未来相联,把对整体的宏观把握渗透到形象底蕴的精微表现上,把纵向和横向的观察与想象连结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他主张横向移植,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敢于和善于有选择地引进当代的外来文化艺术,以丰富和充实自己,他主张隔代遗传,旨在复兴被近代人忘掉了的更为恢宏的艺术传统,使之为现代的艺术创造服务。一句话,周韶华力主生动活泼的创造精神,反对泥古不化和因循守旧。
他是这样主张的,他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也是这样孜孜以求的。他的组画《大河寻源》,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画坛产生了应有的震动力。这些作品充满着生活的激情,是理性思考和感情触发的化合物,画家不机械地摸拟自然的某一角落或片断,而以广阔的胸怀,居高临下地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抒发内心的强烈感受。在艺术处理上,他大胆落笔,求整体气势,然后细心收拾,突出和强化重点。他善于用大笔触,线条粗犷而有力,笔锋刚劲而有变化。在构图上,韶华有意破传统章法,自立门户,色彩强烈浑厚,富于节律感。正是这些气势磅礴的黄河山水,把中国山水画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一下子使那些囿于重复传统和陶醉在个人情趣技巧中的山水画,黯然失色。它们也雄辩地向世界表明,在时代巨大的变革面前,中国山水画家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韶华掀起的山水画革新浪潮很快影响全国。中青年画家们尤其从韶华的艺术实践中得到启发,进一步鼓起创新的勇气。无疑,“大河寻源”组画在中国当代山水画领域掀起了一股新潮流,如果把这股“新潮流”称作是“气势派山水画”的话,我认为,说韶华是开宗创派的人物,并不过分。韶华默默地耕耘着,他继续到生活中去深入地观察、体验,他从历史传统中不断地吮吸奶汁。他越来越善于驾驭自然,越来越熟练地运用属于他自己独有的语言。他的画作更大胆,更“放”了,那个对传统和现代有深刻认识的“我”字也更突出了。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艺术实践,除绘画创作外,他拍摄了大量照片,他的摄影蒙太奇集不同视点、视角与景别的镜头影像拼贴、参照于一纸,使其转化为崭新的艺术形象。他还参与电视创作,写了电视剧本《黄断的启示》,这部电视文化评论片在全国放映引起强烈反响。看得出,这几年来韶华试图打破艺术门类的界限,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全方位观照”的追踪迅猛发展和急剧变革的伟大时代。虽然他在山水画创造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他还是梦寝以求地追求更宏大、更立体、更深刻的艺术创造。这种艺术创造,将集平面与立体,静与动于一身,熔声音光线、色彩于一炉。我想,待以时日,他的这一宏伟的艺术构思,终将得以实现。
我在韶华的水墨画前面常常想:画好画要靠技艺,又不全在技艺。广阔的修养,丰厚的生活和悟性,是造就大画家的条件。具备了这些条件的画家,要画好画,还得有外在的较为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以利于争鸣和探索;还有画家自身要有健康的体魄,以能应付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愿韶华和我们周围的艺术气氛更为和谐宽松,祝韶华健康长寿,为人们贡献更多更好的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