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奥运雕塑引起的关注,远远超出了艺术界,在众多艺术媒介中,雕塑为何举足轻重,是奥运题材的特殊性?还只是昙花一现呢?它能给收藏者带来什么启示?6月16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
记者(以下简称记):奥运雕塑是题材取胜吗?
曾成钢(以下简称曾):雕塑用来表达体育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形式,从古希腊开始,竞技雕塑非常丰富,像掷铁饼者、掷标枪者,包括与体育相关的故事和人物雕塑,用来表彰或纪念奥运冠军、体育健儿。今天用雕塑来诠释奥运精神也是有意义的事情,尤其在中国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之时,我创作《圣火接力》要表达的是,从希腊到北京,圣火不灭就是奥运精神传到今天,所以塑造的是一个希腊人和现代人共同举着圣火奔跑。
记:应该如何判断一件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
曾:每一个收藏家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雕塑的修养和风格都会产生一定的价值取向。不过,判断雕塑的艺术价值还是有一些共性,一个是看作品构思,包括艺术语言是否成熟、材质、工艺如何等,还有看这件作品在当时的意义、专家评论以及发生了什么,比如是否获奖、作品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等。奥运雕塑纪录的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承载了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随着时间推移,奥运雕塑的市场价格可能会比现在还高,这也有可能。一件好的艺术品,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流逝,而会成为经典。所以不管对一件雕塑作品还是其他艺术品的价值确定,时间考验也是很重要的,达到一定价值、学术高度的作品,终究会在历史长河中确立自己的价值。
记:海外雕塑收藏已形成气候,而在国内雕塑被认为还处于“有价值、无价格”的状态。
曾:雕塑是立体的艺术品,人们对其欣赏能力没有平面艺术那么成熟,尤其是现代雕塑,由西方到中国前后只有100多年,而国内对雕塑的认识和热情也是近二十年慢慢增加,刚开始人们对雕塑还没有概念,抽象雕塑更是如此。雕塑进入到收藏市场相对于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要慢,书法绘画的收藏已经很成熟了,而雕塑显得很陌生,这就需要时间。但一些雕塑家在过去几年中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城市雕塑上,他也要养活自己,搞城市雕塑就不必担心用卖作品来撑日子。后来,不同需求的出现和雕塑者的增多,雕塑创作出现了分流,才有更多雕塑作品进入市场。
雕塑作品价格不高也是个事实,但我想既然要进入这个市场,就要经得起冷落,要能经受得起“有价值、无价格”的过程,它慢慢就会涨上去,现在雕塑价格就比前两年要好一些。而且我觉得,有些收藏家的信息和感觉比我们还灵敏,他们已经意识到雕塑的空间。
记:雕塑作品可复制会不会影响其价值和价格?
曾:雕塑不像油画、国画一件是一件,它一件翻到8件也是原作,它有一种复制关系。中国雕塑学会雕塑认证中心确定雕塑8件为原创,它就像一个出生证明,防止市场上的作假、仿制,保证收藏者利益。
记:如今出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雕塑作品,媒材上运用了声、光、电、风等,还有一些雕塑让人看不懂,不知这是一种创意,还是走极端?
曾:有些作品是雕塑,有些不是雕塑,有些是装置、观念艺术,有些就是一种光的艺术,当然这种对美术分类、艺术样式的探索是有意义的,如何看待价值?我认为只要这件作品能给你带来愉悦、美感、满足欣赏收藏的需要,它就是有价值的。但作为雕塑,基本的语言要素还是要存在,比如说这件雕塑有没有学术价值、美不美?或者制作精良不精良?如果这些要素一点都不具备,那这样的雕塑毫无意义。
记:收藏者该怎样去选择并提高自己对雕塑的品位?
曾:一个是要看美术史,一个是找懂雕塑的人来讲解、欣赏。你会慢慢感觉到形体的存在,雕塑的形体同自然的形体不同,它强调形体内在的力量,这是很抽象的,一个很胖的人往椅子上一坐,雕塑不能做成烂泥一堆,如何把它做结实、厚重、有力量,就要有形体的变化、空间的变化等,确实很专业,不过欣赏多了,你就会慢慢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