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论画,最重品格,人格影响画格,画格源出人格。所以古人每以神、逸、能、妙来评画格,每以文人画、画家画来辨画家类型。黄宾虹分得更细,把画家画中之劣者称之为江湖画、市井画,把文人画中之高者称之为士夫画。他声称“画格当以士夫画为最高。”
何谓士夫画家,黄宾虹这样认为:一要有唐宋贤哲精神;二要兼有各种学术涵养;三要有很深的笔墨功力。在近代,黄宾虹自己可称为士夫画的典型,在当代惟张仃可以与之相媲美。
黄宾虹所称的“唐宋贤哲精神”,于公,是治国平天下;于私,是立德修身,即所谓“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张仃在青年时代是抗日救国的斗士,他的抗日漫画曾经激励过无数中国人。后来,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把救民族于危亡的重任自觉地担在肩上。解放后,作为美术界及美术教育界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李可染以水墨写生发起了中国画的革新运动,影响了一代中国绘画;他抢救、挖掘各种民间艺术,身体力行地融通发展中国装饰艺术;“文革”后,他复兴了中国壁画,更以极强的毅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焦墨画创作,使这一行将垂绝的画法,拓展为具有一代新风,既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又有丰富内涵、格高意远的精品艺术。
至于立德修身,张仃在人格上的魅力,这是所有熟悉他的人都为之钦慕的。各种艺术涵养了他的人格魅力,涵养了他的焦墨山水画的魅力。
黄宾虹认为,士夫画家与一般文人画家的区别还在于“其用笔功力之深”。张仃一辈子的艺术创作,不管什么画种,都强调以线为骨,强调“笔”的作用,但尽展用笔之美的则是他的焦墨画。欣赏张仃焦墨,特别是他上世纪70年代晚期以后的作品,你感受到的不只是北方山水的峥嵘气象以及画家与自然血脉贯通后的精神力量,你还会感受到舍弃了用水,失去了破墨、渍墨、泼墨等诸多墨法凭借却能营造出如此坚实丰满的视觉构成的笔法魅力。那力透纸背、墨气润泽的点线,既有得心应手象形范影的表现力,又有一波三折抒情写意的观赏性。黄胄称他“能开一代新风,功力之深,非率意游戏笔墨者可知。”但张仃艺术的境界,却并不止于此。
1981年,张仃到新疆写生,他被温宿县戈壁滩中一大片古树林深深吸引,几十棵数人合抱的胡杨,因遭风霜雷击,岁月侵蚀,有干裂断而新绿犹绽者;有虽死复生而如生者;有如厉鬼问天者。满目苍凉,一片悲壮。这个在十年浩劫中历尽磨难只因壮志未已而顽强活下来的艺术家,在这些他称之为“民族精神之象征”的大树前激动不已,在“不得不耳”的冲动驱使下,巨幅《巨木赞》由此诞生。由写景化而为写境,由写生习作拓而为大幅创作,由写实进而为写意,再创新境的张仃焦墨从此光耀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