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张仃小篆

时间:2009-03-18 16:36:41 | 来源:艺术家官方网站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张仃先生是一位艺术才能广博的画家。他在漫画、壁画、装饰画、山水画等绘画领域成就卓著。在工艺美术设计,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尤为杰出。他在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亦为世人瞩目。因此,张仃先生的艺术活动应归入“大视觉艺术”家的范畴。

张仃先生今年已是90岁的高龄。近年来,他把书法,尤其是小篆作为他艺术表现的重点。数十年以来,美术评论界把视点主要集中在这位老艺术家的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的丰硕成果,专门介绍张仃书法艺术风格、寻绎其书法演变迹痕的文章却十分鲜见。今天,我们不妨跨越时空,去探索张仃小篆的历程。

幼承家学师传

1917年,张仃出生于辽宁北镇县。担任私塾先生的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楷书,写大张小楷,从不划格打线,使通篇纵有行横有列,具备有扎实的楷书功底。后虽入行伍,但这一手整齐的馆阁体书法在军旅之中深得上司赞赏而授军功五品勋。家父的言传身教,使幼年的张仃对中国书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小就展现出超凡的艺术天赋。

在张仃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父亲是他最好的启蒙老师。父亲的身上结合着塾师的师表、军人的刚健以及馆阁体书法的谨严法度,这些中正不倚的品质,都给张仃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正直、刚强的印记,播下了极富个性的艺术胚芽,并深深地影响着他的艺术人生。在他成年后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其漫画的辛辣,还是哪吒造型的英武,或是焦墨山水的深厚,小篆书法的雄强都具备有张仃自小培养起来的豪迈性灵。

张仃早期习书的另一机缘是年少得良师。那是他在锦州上中学期间,跟一位爱好书法的老师学习书法,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主要临习隶书碑帖——汉《张迁碑》。时至今日,赏析张仃的隶书,仍能找出张迁碑朴拙方整、刚劲沉着的遗韵。

追摹石鼓秦篆

在他借鉴取法的古代名碑字帖中,真正对张仃小篆书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张仃先生时常临习的《石鼓文》,尤其是吴昌硕的石鼓文法书一直是张仃称颂并追摹的最佳临本。作为篆学丰碑的吴昌硕在石鼓文临习上进行了长期的揣摩,以至升华达到古茂雄秀,独步书坛的境地。《石鼓文》造型活泼、参差错落,上续金文的遒丽、下启秦篆之匀整。

习惯于用毛笔的张仃先生,养成了每天清晨提笔挥毫的习惯,有时临习石鼓秦篆,摩意领会;有时独立创作,自出新意。这时的心得正如缶老65岁的自题《石鼓文》临本时所言:“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收益之深可见笔端。

张仃先生对秦代小篆情有独钟。秦篆是集六国书法之大成的国粹,字形匀圆规整。秦篆的勃兴在中国书法演变的长河中处于一个重要转折点。秦朝国力强盛,民族精神得到张扬。秦统一全国后创造的这种圆转流畅、雍容和穆的文字极富装饰性,保留有象形文字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绘画特性。这些特质,恰恰与张仃先生深厚的装饰与绘画功底一脉相承。张仃从小培养起来的雄强性格和劲健的艺术神采又与这一古老文字的精神风骨相交融。这些因素的相互交织,使张仃先生的艺术个性与小篆的艺术特点产生强烈的共鸣,由此与小篆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仃幼年继承楷书家学,少年以来取法汉隶名碑,成年后而步入石鼓的堂奥。这条明晰的习书源流,与书家习书别无二致——遵循书道的正脉承传。这些优秀的传统书学成为其书法形质情性的强大支柱。尤其是篆书的笔力骨线直接获益于《石鼓文》。张仃小篆吸取石鼓文结字的宽博舒展,气韵朴茂自然的特点,加入自己对艺术法则的理解,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张仃小篆的架构。

除此之外,对张仃先生的小篆做进一步地审视,又常能品味出其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书家的另一番韵味。恰恰是这些不同之处,才是张仃小篆的艺术神髓之所在。探本求源,纵观张仃小篆的风神气骨,我们必须论及先生独步当今中国画坛的焦墨山水与其书法的相互作用;必须提到与张仃先生书画艺术进程息息相关的师友——张光宇、张正宇先生对张仃书法的深远影响。

取法焦墨山水

自古书画同源,书法和国画不仅工具和载体相同,而且二者的艺术追求也是一致的。近代书画家吴昌硕就是以金石之气的笔墨绘画,开辟了写意花鸟的新天地,堪称由书入画、借古开今的典范。张仃先生早在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就在绘画和装饰美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名播天下。张仃先生于中国画的突出贡献是在焦墨山水画中苦心孤诣的追求,给人们带来新的山水画形式。在“焦、浓、重、淡、轻”的墨色五法中,首当其冲的是“焦”墨,它是中国绘画的骨线和中国书法的灵魂色——黑色(墨分五色中的“焦”墨是纯粹的黑色,其它四色属不同层次的灰色),它与宣纸或素绢这些洁白的载体所产生的黑白反差,给人以最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中国美术世界的黑色和“玄之又玄”(玄即黑)的中国文化同出一脉,它与黑白、阴阳、刚柔、虚实等文化元素相表里。

外枯内膏,纵横老辣的焦墨画与挟带着阳刚、浑厚风骨的张仃相遇,真可谓灵犀相通,一拍即合。焦墨画表现技法上的枯毫渴墨、崇重笔力,少求墨法、不施粉黛的独特形式与书法的笔墨追求如出一辙。这正如石涛诗中所言:“画法关通书法津,苍苍茫茫率天真”。因而张仃画画恰如写字一般,中锋入笔,笔势强劲,直写心意。而写字又将绘画中所得蕴蓄其中,把绘画中“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方法直接用于书法之中。缓行处,笔墨厚重,为静为实;飞动处,线条苍劲,为动为虚。

被称为大山之子的张仃热爱祖国山河,热衷焦墨山水。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开阔视野、博大胸怀。其小篆中的阔达气度正是因为借重了中华大地的苍茫雄伟,借重了山川溪石的鬼斧神工,更借重了他自己心中丘壑的率性笔墨。这正合乎小篆宗祖、秦丞相李斯所言:“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张仃书法融会绘画、师法自然,于篆字的中正匀衡之中灌注了和谐生动而又恣肆劲健的生命活力。刚中带柔、书中有画,使小篆书法通过润燥相济的反差获得“润含春泽,干裂秋风”的焦墨山水气象。

融会正宇书风

书法师古人,绘画师造化。张仃先生将二者兼收并蓄。在书法之中不仅师古人、师造化,更以今人为师。在张仃先生遇到的众多良师当中,被他深情地以“恩师”相称的当首推张光宇、张正宇兄弟。张仃和这亦师亦友的“二张”在解放初期并称为装饰艺术界的三“张”王牌。他们一起为年轻的共和国进行包装设计。说到他与“二张”的情感,在张仃回忆逝去三十年的张光宇先生的时候,他这样写道:

在逝去的故人中,人与作品最令我不能忘怀的就是光宇了。我与光宇是忘年交,他对我有知遇之恩。后来,我们几十年相处,一起工作,亦师亦友,而师是主导。

张光宇先生是中国现代装饰艺术的先驱。他的书法虽有精到的功力,但不如他弟弟张正宇一样,在中年后致力于书法金石的专门研究。因此,对张仃小篆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张正宇先生那粗头乱服,风格意韵有似于草篆的书体。张正宇先生的篆书吸取商周钟鼎文、春秋战国的鸟虫书、以及秦汉瓦当文的间架结构,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出笔势开张、气象外耀,而不流于狂怪的崭新篆法。他在古籀体势笔意的基础上,以他那充满筋力的线条进行了大开大合的变化,行笔用墨疾涩有度、纵横曲折,翰墨淋漓、浓淡并举,令观者神驰情怡。张仃先生在《正宇书画》集中是这样评议张正宇先生的书法:“他的字,写得十分风流洒脱,晚年攻篆隶,而且写出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随意变化,极受欣赏者的赞叹,或称之为狂籀”。

张正宇这种纵心奔放的书法艺术,与一向严谨敦厚的张仃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深深地触动和启发着张仃对小篆的再思考。而这一影响最为明显地见之于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张仃篆书体势、笔划的变化之中:结字明显地开张伸展,笔划线条呈现象金文般的三角形态。此时,正是张仃先生对正宇书法神追心摹的时期,也是他书风获得外来元素充实的又一重要时段。时至今日,张仃小篆的书法成熟而稳定,呈现的艺术个性与正宇书风也各有殊途,但艺术的目标是同归于一的。张仃小篆在笔意的淹留和笔锋的提飞之间,仍流露出对正宇书风的心领神会,可见张仃小篆对正宇篆书的有机吸纳,这正如白石翁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书无成法法自在。记得有一次我去拜问张仃先生的为书之道,先生直言不讳的谈到自己数十年习书心得,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论述:

在书法的练习和创作上,我曾经尝试过行草,想在行草笔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门径。这样花了较长一段时间,终觉其艺术趣旨与自己的性情相去甚远,只好放弃了这洒脱俊逸的线条路数,仍坚守自己志趣相投的北碑一路。

从张仃先生平实语言中,反映着先生对自己艺术个性的准确把握,书为其心画。同时,也在告诫我们,习书应随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真正心仪的艺术样式。不必千篇一律,去赶时下流行的“雄强”时尚,而不顾及自身的精神气质是否与之相谐。张仃先生还以启功先生“半生师笔不师刀”、崇重帖学,成为当代书坛巨擘为例,从书法艺术的另一种类型,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张仃小篆的高雅大度,来源于先生人格的正直坚强,来源于先生广博的修养与勤奋创造,也来源于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与亲和而雄健的艺术魅力。在书法世界里,当今时代是书法艺术个性彰显,变革纷呈的时代,于万千变幻之中我们是否应敛心静思书道的创新命脉。从张仃先生习书自楷书入手,张迁汉碑入门,石鼓大篆入室,广取博收,而直击书法肯綮达到新的艺术境地这一梯次演进的历程,再次论证了书法创新源自坚实而丰厚的书法艺术传统。先生的艺术,自始至终坚守优秀传统的底线,继往开来。今天,在张仃小篆艺术之中,可以直接领会他遒劲刚毅的气质神采与小篆书法的相互契合,感悟到他兼容并包的胸襟和善于谐调各种艺术变化的睿智。在我们品鉴先生书法之时,以理性的解析为先导,获得新的审美体验,紧随先生笔墨的历程,展开一次次愉悦的艺术之旅。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