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国画 别开生面
在画界中,有些大半生从事油画、水彩、版画等西画种类创作的画家,晚年却对中国画情有独钟,而且取得显著成就。在老一辈画家中,吴作人、李剑晨便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而王琦也是从版画转入国画的,仅仅经过五六年时间,其国画风景竟也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貌。
王琦国画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新。画家没有什么国画的"框框",没有背负传统文人画中沉重的"笔墨包袱",因此,在他的画中没有所谓那些中国画中常见的某些程式,不见那些粗壮的墨线,或者淡墨的晕痕。他喜用焦墨干笔,然后再施以淡彩,绘画语言的确不同一般。王琦的作品所描绘的内容以及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同一般。如《马来西亚渔村》、《渡口》,颇不同于通常的山水画,这些题材也很少为一般画家所画。《三峡石壁》、《黄山孤松》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方法也非同寻常。这里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不与人雷同的求新意识。
王琦作品具有较强的实镜感。例如《渡口》、《马来西亚渔村》等作品,看上去很容易被带进所表现的画境中,由于画家具有表现空间和实体的深厚基础和版画表现的概括能力,画中的透视关系、光影感等写实因素都悄然渗入,其实镜感是刻意追求的。更重要的是,作品实镜感的创造不仅靠画家的表现技巧,还在于画家对生活的重视。作品的产生基于切实的生活感受,因而没有一点概念化、城市化的痕迹。
鲜明的形式感也是王琦作品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画家善于创造视觉形式中的韵律和节奏,使画面常常具有音乐感。在描绘三峡石壁的两幅作品中,画家以细若游丝但却挺劲有力的线条表现刀劈一般的峭壁,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肌理",也无不可。这显然是从版画中汲取了营养。方向大致相近的线条,创造了一种统一和谐而优美的合声。《黄山孤松》实际上也以同样的手法,形成点和线的交响曲。在《黄昏时分》中,黑与白、粗与细、墨与色等诸多对比形成鲜明有趣的形式感。王琦早在60年代初,就发表了关于形式探索的论文,足以看出他对艺术形式感的重视。
捐赠作品展
2006年1月12日,王琦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展览之前,王琦把自己收藏的816件艺术作品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为了表彰和弘扬王琦的艺术成就和他对美术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美术馆从王琦捐赠的816件作品中精选出他本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以及收藏的中外作品292件举行捐赠作品展。
王琦先生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前、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早的作品为1939年创作的《冰天雪地中的我游击队》。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劳苦大众在铁蹄下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及奋起抗击日寇的题材。第二阶段的作品主要表现建国后百废待兴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有土改、首都十大建筑建设、水库工地、造船厂、机车厂、煤矿、林区生活等题材。第三阶段则是歌颂四化建设以及祖国的大好河山等。这些作品既精致严谨又优雅抒情,生活气息浓郁,造型功力深厚,欣赏他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升华。他后期创作的中国画和书法作品,有版画的刚健与明快,体现出老艺术家的多才多艺的艺术天份与涵养。"我一直都坚持现实主义风格,刻工很细,后期的作品比较偏于抒情。1988年以后,我的眼睛不行了,就不能再创作版画了,就只能写写书法,画点水墨。"王琦说。
王琦谈到捐赠作品时说,捐赠的作品总数816件,是从1938年起至1988年创作收藏的,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自己创作的作品,其中,版画200多件、素描200多件、水墨画10幅、书法20幅;另外一部分就是他多年收藏的作品,有100多幅抗战版画,还有100多幅国外版画。王琦说,抗战版画包括了李桦、蔡迪支、罗清桢等上世纪30年代著名版画家的作品。在40年代,王琦组织全国木刻工作,接触到很多木刻家和他们的作品,他们互相交换作品,于是,王琦这里就保存了比较多的抗日版画作品。除了"文革"期间损失了一部分,其余的保存了下来。这些作品跟随他几十年,辗转各地,一直保存至今。如今,这些作品已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国外版画作品是王琦解放后,几十年来在与国外艺术家进行友好交流中积累下来的藏品。其中,包括罗马尼亚、波兰、法国、英国、美国、墨西哥、乌克兰等世界各国的优秀版画,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像前苏联的克拉甫琴柯和罗马尼亚的萨波以及法国的奥多尔等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