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李象群、霍波洋中国当代雕塑家提名展前言

时间:2009-03-18 14:53:45 |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前言

开放的时代,中国艺术面对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局面。而面对当今流派纷呈的趋势,如何使中国雕塑艺术自我发展是每个雕塑家值得思考的课题。

《集》汇在这里的作品,是具有欣赏价值、学术价值的高水准,是可以反映当代中国雕塑艺术形态的一次展示。相信它会引发人们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走向如何向良性方向发展,以及雕塑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重要问题展开新的思考,也会带来新的启示。这不仅仅是因为三位策划提名者隋建国、李象群、霍波洋是中国最优秀的当代雕塑艺术家中的姣姣者和领军人物。而且他们分别为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并仍在教学一线从事雕塑艺术教学工作。为国家不断培养出一批批雕塑艺术人才。他们既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又是以自己的雕塑艺术作品参与营造公共艺术空间的实践者和开拓者。他们熟知中国雕塑艺术领域的现状及走向和发展态势,也正是由于他们站在中国艺术教育之巅之上,所以他们选择展出的作品必然是高视点的俯瞰,高起点的定位,高标准的推出,经他们筛选推荐的艺术家必是能代表中国当代雕塑前沿较高的艺术水平。

《集》之作品均选自三所艺术院校雕塑系师生,以及曾毕业于此三所院校的高材生,这也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一点。一直以来艺术院校始终处在中国艺术发展主体的重要位置,始终处在引领、驾驭、主宰主体艺术形态主力军位置。在历届全国大型展览及各类别的展览上,以及中国美术馆和各类博物馆等收藏作品中,院校艺术家总占有较大的比例和极为显著的位置。而在全国众多的艺术院校中,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都是有着光荣悠久历史的名校,一直承载为中国培养艺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严谨秩序化的艺术教学中,秉承使命,重视传统,因材施教,精益求精的延续发展着。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三所院校的雕塑系共同倡导“艺术和而不同”的理念,非常符合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在《集》这个展览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学院艺术教学从传统中起步,从严谨坚实的造型训练入手,并不断注入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当代的各种艺术流派、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具象、抽象、装置等新的理念。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中,在隋建国、李象群、霍波洋等一批中青年教学骨干成为主导的艺术教学实践时,新一代艺术家对新艺术的信息汲取成为自然,并使新艺术运动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雕塑艺术也同样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交会的过程中,使传统样式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时代的雕塑家们在不断创造,不断的突破,不断带给人们新的视觉形象。新材料、新媒介、新的艺术理念,也使雕塑艺术领域呈现多姿多彩的样式。

人们会欣喜的看到《集》是以写实、夸张、动感、静态、实体与空间等艺术手段,对新雕塑艺术的多样化的思考、试验、探索、拓展。我们可以在来自三所院校的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们是在了解掌握系统知识之上而获得的创造成果。在风格迥异的“和而不同”中,艺术家们或以扎实的造型能力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或以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导入中国文化全新形式理念中的精神层面;或以个人经验和对生存现实的感悟和诠释来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或导入信息时代的新材料、新技术之后的进入某种新的境界;或以新颖别致的幽默的表现方式和手法赋予逻辑思维新的内涵。我们高兴的看到,三个具有不同传统历史的院校,能共同步入极具前卫思潮的798 0工场艺术中心,并汇《集》三个艺术院校师生多种形态的雕塑艺术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艺术院校教育理念的进步,充分体现出在多元文化现象并存时态下,策划者对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包容的姿态,促进各种风格的雕塑艺术繁荣和谐共同发展的理念,很值得我们欣慰。

《集》或许可以理解为当代中国雕塑界的集结号。

(作者:马书林)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