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原形总是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倘若要洞悟笔墨原形空间,单将经验停附在笔墨原形的表层里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的精髓是人文思考与水墨实践的取向所在。回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绘画无不蕴含着鲜明的人文精神,表达对自然的关照,对人性的关怀,建构人与自然和谐之境界。老子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既是笔墨之精神,亦是其物化之过程。
素仰杨晓阳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有着卓锐感观的艺术家,在笔墨的探索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觉。曾有这样一件趣事,有位商人,收买了杨先生30多幅作品,当有人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不上来,画一直没有卖出。画商北上西安,问了杨先生同样的问题,杨先生说了四句话:"陈茶之味、古陶之品、老玉之质、顽石石之形 "。短短十六字道出了他的情趣与品味,--品茶,赏玉、把玩陶石。
杨先生的情志与品味激发了他对绘画艺术,形、质、品、味绘画理论的开拓与创新。杨先生的形质理论观是一种意象造型的绘画理论,是一种观念、一种境界;品味理论观则强调绘画作品传递的意象,具体化为一种精神、一种气度。
顽石之形
"形"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论述也有不少。其一般都是将"形"与"象"联系在一起,"形"与"象" 之间有异同。尤其中国人物画中,其所用"象"皆重于形,人物图画其形貌,而为物像,所重在形,人物以形写神。《魏晋胜流画赞》中就有"以形写神"和"一象之明昧"之说,而《芥舟学画编·传神·总论》中沈宗骞亦云:"画法门类至多,而传神写照,由来最古。盖以能传古圣贤之神垂诸后世也。不曰形曰貌而曰神者,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貌类者有之,至于神,则有不同矣。"那么在绘画中"应物"与"象形",《尔雅》中说:"画,形也。"《说文》解释:"形,象形也。"西晋陆机说:"存形莫善于画",张彦远还说,"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记传所以传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昧,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这些都是从象形方面来做绘画特征论述。谢赫"应物象形"说中,"应物象形"的本质认识 "形"的过程,而获得对形的理解与概括。那么西方古代绘画中就"应物象形"德谟克里特和亚里斯多德则称为"摹拟论"。中国画也是从单纯的描摹自然到重塑自然,这是绘画发展历史的高级阶段,也是艺术发展普遍规律。齐白石对形谈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然而在绘画借助于玩石来感知绘画之形,杨晓阳是特别的。
中国古代雕塑,同样注重"意象"精神传达,这在汉代霍去病墓石刻上有着完美的体现。霍去病墓的石刻,强调的是雕塑的写意性,这与中国画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的雕塑是平面雕塑,整个外型圆润自然,质朴含蓄,无张扬与外露,所雕所塑的精神意蕴大都暗含其中。
杨晓阳从这里得到了启发,霍去病墓的石刻粗率浑朴没有棱角,呈现的是坚强与丰富内涵,它能抵制一切外力,很顽劣,它吸天地日月之精华它承载着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特征。霍去病墓的雕塑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石刻的未解之迷。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岁月打磨,精彩尤存;其形之朴,所蕴大趣;其形之拙,所藏大巧。
杨晓阳先生的作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神,找到了自身的文化承载点,在思想上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在人物造型上大意象理念,并将风霜雪影的自然物象纳入到他的大写意人物画的形体当中,作品自然淳朴宏大,《温故而知心》、《怀素书壁》都可以看出这种精神的传达。
老玉之质
"质"在字典里有这样的解释,"质"乃事物之本体与本性。而"本质"是与"现象"相对的概念,指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也是该事物透露出来的气质、精神与格调。这种气质包括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心理素质、思想情感、社会心理等因素。不同的画家在不同的时代,其作品会呈现不同的气质,即便在同一时代,其作品气质也有高下。吴宽评论唐代王维的画有"落笔无尘俗之气",明代文征明更有"人品不高,用墨则无法"之感慨。他们把人品气质同绘画的笔墨技巧融为一体,足以证明人品气质对绘画之重要。熟识杨晓阳先生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其中内敛的老玉之气,这与他爱玉、赏玉、品玉的性情是分不开的。
谈到玉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曾有这样的记载:"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等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使,繁之方也。"即所谓的玉是"仁"、"义"、"智"、"勇"、"洁"五德的象征,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内外的一致,象征正直(义);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映。
玉文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可谓至巨,这一点从杨先生作品中深有体会。杨先生的作品外型除圆润自然,质朴含蓄外,且兼有老玉之质。他常说:"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玉器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远古先民顶礼膜拜的神物,是古人审美观念的表现,更是中华民族美好品德的化身。中华民族以"爱玉"和"尊玉"而著称于世,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征,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中国玉文化绵延不绝,是世界罕见的文化现象。"杨晓阳对老玉有着独特的情感,他说:"老玉表面的玉皮为'包浆'物,似秋梨的皮,看似朴素,内部却极其高贵品质,明外而知其质。把玩玉的过程就是用手或肌肤抚摩、呵护玉器。玉石正是因倾注了人情感才有了生命、有了灵性。一块封尘已久的老玉需要用情感来唤醒它,只有有缘的人能解读她的前世今生,并从中受益良多。"杨晓阳先生让沉睡了千年的古物在他的作品中重现悠远古老的气息并充满时代的活力。这是他长期以来竭力探索和发现的结果,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变化万千,虽无精雕细琢,却有浑然天成的气韵;虽质感纯净,外表朴素,却使其内藏的高贵的气质锋芒毕现。其作品《雪域》、《茶》中可见一斑。
古陶之品
在画论与书论中, "品"字出现的最多,有"书品"、"画品"、"艺品"、"品格"、"品级"、"品味"、"人品"等等;也有以"品"字命名的著作,如谢赫的《画品》、姚最的《续画品》、庚肩吾的《书品》等等。中国美术的评论史就是一部品评史,品就是反复的把玩和赏鉴,由此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品又是一种玩味,诚邀三两知己小酌,酣畅淋漓之际,抚卷共赏,将感悟录之以文或绘之以画,这就形成了画论和绘画作品,后又有"画如其人"形容画之品味。绘画作品品味之说有"四品",即"神品、逸品、妙品、能品",后来品评又深入到具体绘画当中的构图、用笔、用墨和用色,杨晓阳先生对此提出了"古陶之品"的观点,画论由此又多了一"品",即 "古陶之品"。
古陶是人类文明的先声,是人类艺术的源头。古陶的出土,向人们展示了马家窑、半坡、骊山的文明史,使现代人得以窥视到古代文明的奥秘。陶文化也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对于,生长在古都西安的杨晓阳先生包揽吸收了从史前到秦汉再至唐朝的彩陶、秦俑、瓦当、汉罐、唐彩罐,勋的精粹,只有他才读得懂古陶。古陶没有华丽的外表,有的仅是岁月的剥蚀与刻凿,正如贾平凹吟唱的:"埙是泥捏的东西,发出的是土声地气。上帝用泥捏人的时候,也捏了这埙。人凿七孔有了灵魂,埙凿七孔有了神韵。"因为久远,所以神秘;因为神韵,所以鲜活。
与瓷相比,杨晓阳先生认为古陶表面没有浮光,比瓷器更耐看,古陶质朴的像土却又不是土,有火烧的痕迹,有生动逼真的图案,这充分表现了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解原始社会先民生活和生产的可靠信息,陶器的生产又促使定居生活逐渐巩固下来。古陶,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代表了人类对艺术本质的追求。这种古朴的古陶之风,在其作品《关中正午》、《农民工》中得以体现。
陈茶之味
"味",原本是日常饮食中的一个概念,是味觉器官对食物所产生的生理感受。老子谓味之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关于审美体验的"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始正而未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五穷,味之者不厌矣";《随园诗话》中"味外味"实际上同"气"、"神"、"韵"、"境"一样,是讲超越具体物象的形之上的难以言说的美。在"真味"、"余味"中感受体验。"品味"与把玩是中国传统绘画批评的基本方式,在画论与书论中国画中"味"一般也和"品"联系在一起。"味"从"口味"到"诗味"再到"画味"又到"味中味"和"味外味"、"禅味"到杨晓阳先生提出的绘画之 "茶味",可谓是味道十足。
俗话说:"饮茶要新,喝酒要陈"。杨晓阳先生说:他喜欢喝陈茶,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养胃健身。"陈茶有光阴的滋味渗入其中,淡淡的陈香,经过四季的沉淀,别有一番滋味。他说他追求的写意人物画特质就像陈茶之味,陈茶就像他绘画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温存简洁朴素。当然有些人物画家追求的是新茶之质,女孩子如新茶一样清香扑鼻却是锋芒毕露,新茶那扑鼻的清香,只是浮在表面上的那层华丽芬芳太刺激了容易让人迷惑,而陈茶,第一口,淡淡苦,第二口,淡淡香,第三口,淡淡甜。普洱茶这种"可饮、可藏"的双重特性,"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普洱茶是那样地耐人寻味,纯朴、古老,更让人们回味无穷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这就是好的老普洱。陈茶是光阴之花朵,绘画作品的体味与视觉感受尽在杨先生作品《栏外春风》、《绘画之道》等作品中。
杨晓阳先生所论的"顽石之形石之形、老玉之质、古陶之品、陈茶之味,"作为绘画理论在画史上是很特别的,就绘画理论与实践结果上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作者: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