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掏腰包千万周春芽、何多苓挪窝

时间:2009-03-17 15:07:07 | 来源:四川美术网

何多苓、周春芽、郭伟将有自己的新“窝”,成都艺术家的新“窝”充满n种可能。

告别旧日的水沟,即将迎来崭新的工作室

“中国-成都当代艺术基地”——昨日,在成都市锦江区“荷塘月色”的二号坡地上,一排醒目的大红字横在寒风中,站在一旁的知名油画家周春芽有些激动:“就是这里,半年后我们就要搬来了!”然而,在返回簇桥“蓝顶艺术中心”工作室的路上,他有些走神,开着车竟然错过了路口。刚下车,守院的大狼狗立刻朝他摇尾欢叫,几条没拴的小狗干脆扑过来亲昵地绕着他转圈,他不得不一边开工作室门,一边伸出一只手来抚摸这些伙伴。冷清的小院里一下热闹起来……

“真舍不得离开。”泡上普洱茶,周春芽有些感慨。工作室内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绿狗雕塑和好几幅桃花红人油画,其中一幅还没有最后完工。他告诉记者,将要搬离这里的还有何多苓、郭伟、赵能智等14位艺术家,他们已经与有关方面签约,正式决定将工作室搬到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辖区的“荷塘月色”风景区。

记者了解到,与很多地方出现的“筑巢引凤”吸引艺术家的方式不同,这次14位艺术家全部是自筹资金在这里打造新的工作室,所涉资金仅建筑费用就高达1100万元左右,可谓国内艺术界破天荒的第一次。

蓝顶艺术中心几次想搬却没搬成,中间经历了多少曲折?这次是什么原因让14位艺术家决定搬迁?他们搬迁后,现在的蓝顶艺术中心将如何发展?他们的搬迁对与“蓝顶”这一中国艺术界的品牌意味着什么?

“每个画家都希望有一个工作室”

“每个画家都希望有一个工作室。”周春芽回忆说,当时并非没有地方画画,但大家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场地:他们希望工作室地处城郊但又方便到达市区-----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就与城市密不可分,而相对僻静的环境则可减少干扰,有利于他们安心创作。2003年8月,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4位画家率先进驻那里,因厂房是铁皮蓝顶而得名的“蓝顶艺术中心”第一次出现在了中国的西部。由于4位艺术家的进入,这里迅速成了一个散发着吸引力的磁场,越来越多艺术家前来:罗发辉、舒昊、何多苓……甚至在外地的艺术家也被吸引到了这里:2004年,本来在北京宋庄的苏茂源正式进驻蓝顶;2006年,东北的艺术家陈建军也加入了蓝顶艺术家的行列……人越来越多,地盘也在扩展,从最初4位艺术家租的a区,到后来不断衍生出的b区、c区,再到现在的e区,如今已有近50位艺术家选择此进行创作。

从最初的四个人到三年后的近50人

2003年,成都油画家杨冕异常忙碌,除了忙着画画之外,他还开车绕着成都二环路外跑了个遍。热闹的地方他全都无心光顾,专跑偏僻的地方-----他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做油画工作室,而要找的还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工作室,他还肩负周春芽、郭伟、赵能智等人的重托。

杨冕也记不清看了多少地方,很多地方看过就算了-----不是太吵闹,就是交通不便。当他开车进入簇桥一条小路时,一排空置厂房一下闯进了眼帘:厂房很简单,但高挑而宽敞的空间做画室是再合适不过,院内空地正好可以种些植物后再留出一块停车,而从市内开车过来仅十来分钟……当杨冕把他的发现告诉另外几位画家后,大家跑来一看后当场拍板:就这里了!

“聚合效应很明显。”周春芽说,在蓝顶艺术中心成立前,成都艺术家们一般是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各自创作,而聚拢之后交流更方便了。另一个好处则更明显:蓝顶艺术中心一亮相,立即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重视,他们来这里考察参观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到处打听哪位艺术家在哪里,一到蓝顶艺术中心就可以拜访众多艺术家,参观、购买作品或与画家签约……同时,外界的影响也迅速扩大:2004年,以蓝顶艺术中心为主力的“居住在成都”展览首先在深圳亮相,之后又在成都举办,随后赴新加坡隆重开展;在法国的蒙比利埃中国当代艺术展上,“成都馆”也是蓝顶艺术中心艺术家当主力;周春芽、何多苓、郭伟、郭晋、罗发辉、赵能智、杨冕等蓝顶艺术中心的艺术家频频在各种国际国内展览上以群体或个体的面目出现……蓝顶艺术中心经过短短的三年发展,如今已吸引了近50名艺术家,而这里也迅速成为与北京798艺术区齐名的国内知名艺术群落。

成都的“蓝顶”代表了一种艺术精神

“他们的热情和坚持让我们感动”

第一次想到搬迁是在2005年6月,当时本报曾经在成都率先报道了蓝顶艺术中心的艺术家考虑搬迁的消息。“随后就有很多地方发出了邀请。”周春芽说,当时既有远郊区县的邀请,也有包括三圣街道办事处方面的邀请。周春芽说,跟邀请方接触后,三圣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环境让他们尤为感兴趣:环境优美、到城里的交通也很便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热情和坚持让我们感动。”

不仅习惯了画画还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周春芽与郭伟的工作室都在蓝顶艺术中心a区。当周春芽喝着茶与记者聊天时,郭伟那条可爱的小狗就蹿了进来,不停地往周春芽身上扑。周春芽一边摸着狗儿一边说:“在这里3年了,不仅习惯了来这里画画,连狗狗都习惯了要我摸它。说实话,要离开这里还真的舍不得。”离开确实情非得已。说到离开的原因,周春芽说,一方面是相邻工厂一到下午五六点散发出的味道让人难以忍受。”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蓝顶艺术中心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了这里,场地越来越显得不足了。

前不久,事情最终确定:部分艺术家将搬迁到三圣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荷塘月色”景区的二号坡地。由四川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与三圣街道办事处及荷塘月色方面签约,确定了租用40亩荒坡地打造“中国?成都当代艺术基地”的合同,而包括周春芽、何多苓、郭伟、郭晋、赵能智、罗发辉、杨冕、杨千、吉磊、屠宏涛、唐可、郑德龙、罗发辉、张发志、吴建军在内的14位艺术家将进驻其中!

“1100万的费用都是我们自己”

记者了解到,此次14位蓝顶艺术家进驻“荷塘月色”,与一般的租房进驻不一样。这次是四川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与当地签约后,画家们再与四川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研究院签约,而画家工作室建设和租金等费用都由画家们自己承担----这在全国都很罕见。据悉,整个项目光是建筑资金就要1100万左右。

“修建工作室的费用都是我们自己出。”周春芽和郭伟都说,他们对三圣街道办事处能最终促成他们进驻已经很感动了,而相关的费用都由艺术家们来承担。“每个人的经济情况都不一样。”郭伟说,除了少数艺术家可以一次掏出这么多钱外,“不少人都要咬咬牙,外带借一些钱才能凑够。”而说到为何要采取这种“倒贴钱”的罕见方式寻找新的落脚点时,艺术家们的说法都一样:希望有一个好一点的创作空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搬迁后还要沿用“蓝顶”的名称

四川众恒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王琪,担任了该项目的总建筑设计师。他告诉记者,在这40亩荒坡地上,将要修建的有16幢建筑,除了14位画家每人一个工作室外(450平方米~600平方米),还有大约900多平方米的作品展厅等建筑……“整个项目光是建筑资金就要1100万左右。”他说,平摊下来,每位进驻的画家需要出资50万~70万元。王琪透露,工作室今年6月底就将主体完工,下半年,14位艺术家就可以进驻。

“搬迁后我们还要沿用‘蓝顶’的名称,‘荷塘月色’这个新点就叫‘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周春芽说,14位艺术家离开簇桥后,还有30多位艺术家将继续留在现在簇桥的蓝顶艺术中心,腾出的空间也可以接纳其他艺术家。虽然空间有了距离,但大家仍然使用蓝顶艺术中心这个同样的名号,今后仍会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我们的搬迁,其实可以看成是蓝顶艺术中心经过三年多发展后的一次扩张-----我们在‘荷塘月色’也有场地,这样对蓝顶艺术中心的扩大影响也有积极作用。”

“蓝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它是一个艺术家自发起来的群落,是为了艺术走到一起来的一个群体。”周春芽说,蓝顶3年多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蓝顶精神: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帮助……“成都艺术界和全国其他很多地方不同的一点是从来没有断层,总是不断地有人才出现,这和大家互相的帮助、促进和扶持分不开。”周春芽感慨地说,“蓝顶”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艺术聚落,更是一种精神。他表示,在今年下半年进驻“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后,这种精神将一如既往地发扬下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