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10年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只为一幅画;身后,这幅画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艺术的辉煌代表,中国美术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水墨人物长卷”。昨晚,“李伯安画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已故画家李伯安的这幅长达122米、共分10个部分的鸿篇巨制《走出巴颜喀拉》首次出现在重庆人的面前。
作品尚未完画家骤然辞世
李伯安籍贯河南洛阳,生前为河南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以《日出》、《太行人》等国画开始引起关注。从1988年起,为表现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黄河文明,李伯安将目光转向黄河源头的巴颜喀拉山,开始创作水墨人物长卷《走出巴颜喀拉》。
“一画就是10年。”专程前来参加画展的李伯安遗孀张黛介绍,创作期间李伯安曾3次不辞劳苦奔赴青海、甘南等地,深入考察当地藏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
10年数易其稿,作品尚未最后完成,画家却在1998年不幸去世,时年54岁。“他太投入、太认真。如果不是因为画这幅画,李伯安肯定不会这么早就走。”
张黛很是伤感和遗憾,“他只管画,去世之前甚至没有将这些画全部展开完整地看上一遍。”
苍茫凝重的266个人物形象
左边,是飘渺的云雾,其中若隐若现的面具、牛头骨将人们带入神秘幻境;右边,是3组共10个礼拜神灵的藏民,或弯腰鞠躬或手持转经筒。人物背后,则是巨大的金色圆轮和日月组成的红色图腾,为画面平添了无数庄严、肃穆的色彩。
——这是《走出巴颜喀拉》的第一部分“圣山之灵”,此外还有“开光大典”、“朝圣”、“哈达”等9个部分。整幅略施淡彩的水墨巨作高1.88米、长达122米,传神般地刻画了266位藏民形象。一位资深“黄漂”表示,“苍茫凝重的人物形象以及浩然大气的节奏安排,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仔细感受画中人的悲喜、亲情、信仰乃至生命的尊严。”
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是黄河的发源地、当地藏人心目中的圣山。评论家们认为,李伯安的这幅画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象征意义。川美院长罗中立表示,“画的价值无可估量。”
真正的艺术终会体现价值
张黛回忆说,在李伯安去世的第二年,经他的一名学生发起,全国146位画家专门捐画筹资,为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中国画坛一时为之轰动。“《走出巴颜喀拉》威震画坛、将在画史永存。”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当时这样评论各方的反响。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等众多艺术家和批评家将李伯安誉为“矗立在20世纪中国画坛的巨人”、“《走出巴颜喀拉》是中国美术史上最具震撼力的史诗性水墨人物长卷”。
生前默默作画、身后才一举成名,李伯安沉静的创作态度让罗中立很是感慨,“真正的艺术品总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他进而建议在全国都已经小有名气的“黄漂族”在搞创作时“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一味迎合市场”。
张黛也介绍,李伯安当年动笔之前曾经有一名港商开价25万元请他画一批“太行人物”画,但被拒绝,“如果当时答应了,李伯安很可能就不会再有时间和精力来画《走出巴颜喀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