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的画,不应该总是被现实主义这样一个话题纠缠着。
我们都知道,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并非是讲唯物主义的人就不唯心,讲唯心主义的人就不唯物,而是唯物主义认为第一性的问题是物质,而唯心主义认为第一性的问题是精神。上个世纪初从日本传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日本汉字形词,真是害了不少使用汉字的中国痴汉,将“唯”认作“唯一”,唯一当然就是其它都不算数的意思,当然就要辩论了,当然就要斗争了,很激烈。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唯心主义是,甚至是反动的,也因此当唯物主义归为权力的意识形态之一的时候其实是不可辩论的,唯心主义者于是糟糕了。
讲了将近百年的现实主义是上面议题的同质议题,虽然没有上面的议题那么严重。对于物质世界,古希腊人早有明察,说,你不可能两次踏入(完全相)同一条河。
现实瞬息万变,因此不可能复制自己,何况用其它的材料去复制现实?
但对于绘画来说,我想强调的是,同时在同一条河边,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反应。
艺术的创造性就在于我们怎么看现实。如果现实只有一种价值,人类只需一个复制者去描摹即可。如果价值在我们怎么看,则凡是人心的取向都是珍贵的,只是你对画出“你怎么看”,或者你根本就不屑于去画。
小东的画是这样:
我们都看到了,为什么你画出来的不是我看到的?为什么你画出来的不是我感觉到的?为什么你画出来的不是我注意到的?好像是眼睛的问题,其实不是,是因为心的选择而导致视而不见,视而另见。永远有对现实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而艺术中珍贵的是在公共价值中的私己取向。再有,就是那个一刹那,一刹那之后的注目,追踪,移到架上,删添结构,好像是记录一个现实,其实不是,是翻找、检选、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而要命的,是那个价值总是说不清,说到一个地步,就说不下去了,就走样了,但是,画,在那里了。
所以,自觉的艺术家,不是能说出他的感觉,而是能感觉他自己的感觉。现实呢?随便吧。
唯心主义者处理唯物主义的话题,唯心主义者处理现实主义题材,就让人心动了。
(阿城,发表于《刘晓东1990-2000》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