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7岁的刘文西走出浙江嵊州山村水竹安,到上海育才学校插班学美术,第一次听到老师讲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著名段落,从此对陕北老区心向往之。
1958年,刘文西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怀揣那本上海育才学校发给的《讲话》,主动要求到西安美术学院任教。
刘文西:毕业创作时,我选择了去延安采风。有一天,我在延河畔写生,思绪沉寂在一派宁静之中。突然,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响鞭,抬头望去,一位纯朴、憨厚的老汉正赶着羊群从沟坎上走来。眼前的情景使我顿时将毛主席在杨家岭与农民亲切交谈的那幅著名照片联系起来。瞬时,几个月在延安体验生活的积累全被激发成创作的灵感——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领袖、纯朴厚道的陕北农民,这正是我要表现的全部内容。头巾、胡子、皮袄、腰带……几个月来司空见惯,但在这时却备感亲切。一年之后,我以陕北风情为背景的毕业作——大幅国画《毛主席和牧羊人》在浙江美院引起了关注。同时,陕北的黄土地也牢牢抓住了我的心。
中央美院教授李琦曾说:“如果说战争年代美术界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代表人物是古元的话,那么解放四十多年来坚持走这条路的就是刘文西。”45年间,无论是在长安古庙兴教寺的美院旧址教书,还是在西安城中狭窄的居室中创作,那本育才学校时期的《讲话》读本,始终伴随着刘文西。他60次前往陕北采风,走遍了陕北26个县的山川土地,结交了数不清的农民朋友、基层干部。他把自己全副的创作精力都投入到透视美丽心灵、揭示纯朴性格、反映多彩生活、塑造光辉形象的艺术创作之中。历次深入生活画下的2万余张速写,无不力求记录陕北人民的特有个性与气质、陕北的革命历史与风土人情。延安二十里铺的阮明,刘文西从她5岁起就为她画像。从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到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再到飒爽俏丽的年轻妇女,直到她40多岁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
刘文西:艺术创作是将生活积累变成艺术作品的过程。没有生活积累的创作是苍白无力的。毛主席在《讲话》中说:“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为了熟悉人,我在陕北选择几个重点村子和人家,比如二十里铺、李家渠、周家湾、常沟村等,年年去,经常去。好像回老家一样,和村里的乡亲们生活在一起,扫院子、写对联、闹秧歌、体验着那里的风土人情。当我熟悉了他们,我的情感与他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他们的真诚可爱、善良纯朴、聪明能干、风趣乐观的精神风貌就变成了我的创作激情,就觉得有画不完的画,表现不完的生活,并且真心诚意地要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他们树碑立传,展现他们的精神。陕北的苦乐年华使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他们会启示你路该怎么走。今天,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坚定我走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的道路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刘文西的画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多取材于领袖人物和陕北农民。纵观他创作的以革命领袖为题材的作品,画面无不在试图拉近领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洋溢着革命领袖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普通平凡的亲和力。
有评论家说,世界上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著名画家,第一个是法国的农民画家米勒;第二个是德国版画家凯绥·珂靳惠支;第三个便是我国著名黄土画派画家刘文西。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三个国家农民生活的三个不同时代。刘文西画陕北农民,着重表现他们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觉。刘文西笔下的农民形象,无论老幼,无论男女,其面部表情与目光神色,呈示着光润、悦目的喜庆、幸福的情绪,让观者从中感觉到翻身解放,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农民对未来小康生活的憧憬,给人留下优美隽永的回味。
刘文西:陕北的自然环境是艰苦恶劣的。如何表现陕北?你可以“写实”,表现这里的恶劣环境对人的精神上的冲击;你也可以取材人与自然的搏斗,表现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观。究竟应该反映什么?毛泽东在《讲话》给出了答案:“我们所写的东西,应该是使他们团结,使他们进步,使他们同心同德,向前奋斗。”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历代文学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之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入陕北体验生活,我深深感觉到,革命领袖人物伟大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在创作中,就要着力表现革命领袖人物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的精神特质。陕北的老百姓善良敦厚、质朴热情,幽默活泼,虽然身处艰苦环境,但他们的性格总是那样乐观坚强。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反映延安人民的生活,塑造他们的形象,就是塑造乐观向上、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