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黄土人长卷二:米脂婆姨

时间:2009-03-11 09:46:40 | 来源:中国新媒体艺术网

ID为15685的组件出现问题!

 

当2006年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刘文西先生的《黄土人》长卷第二部分《米脂婆姨》组画也搞定了。

2005年,中国画坛的长青树刘文西先生宣布不卖画,不送画,开笔潜心创作他的《黄土人》巨幅长卷。

刘文西先生今年已73岁,他2003年初在雪地上滑倒,腰部骨裂一直未好,因为他做不到医生要求他卧床静养,他放不下他的艺术创作。中国的画家有两大类状态,其一是以生命换艺术,其二是以艺术养生命。刘文西先生属于前一种。一般画家问鼎长卷都是在年富力强的三、四十岁,而刘文西先生问鼎《黄土人》长卷,是在他72岁。实际上,刘文西先生长卷早前已经动笔,画成的28米《安塞腰鼓》与《陕北秋收》,精彩之极,观之令人震撼。但是,刘文西先生觉得1.5米的高度,不能让他酣畅淋漓的去表现陕北人形象,追求完美的他做出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为实现他最后的夙愿,决意再次挑战人生,重新绘制《黄土人》长卷,将其高度定为2.1米,长度为:刘文西先生生命有多长就画多长。刘文西先生要把他陕北农民形象仓库里50多年那笔巨大的积累,象蚕吐丝一样的用手中的妙笔,一点一点的变成他为陕北人造像的最美的长卷。壮烈有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05年刘文西先生又到陕北去了三次。10月中旬的一天,我见到他,看他腰上系着一条宽宽的皮带,大概是起固定腰部的作用。他告诉我他才从陕北回来。看到他被腰伤折磨的痛苦不堪,步履蹒跚,一脸的倦容,我忍不住劝他:“陕北您都去过七八十次了,您现在身体状况不好就没必要再去了”。他听后生气了:“我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受,你怎么能让我别去?!”对这样一位痴迷艺术有时又象孩童般认真的大家,我这样劝他显然太不聪明,我赶紧说:“对对,您要能去您就去。”他才不生气了。后来我从网上看到,他是到陕北佳县刘家山乡马家沟村颁发“黄土画派和刘文西奖学金”去了。

2005年,刘文西先生《黄土人》长卷开篇画了6米《陕北老汉》,接下来画的就是《米脂婆姨》。岁末,刘老师告诉我他的《米脂婆姨》已完成。

一提米脂婆姨就让人想到陕北美女,人们都传米脂出美女,绥德出俊男,据说三国时期的貂婵和吕布就分别是米脂人和绥德人,于是陕北就多了两道风景: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我想不出:刘老师作为一代名师绘画出怎样的米脂婆姨?

我元月3日看到了《米脂婆姨》组画的照片。《米脂婆姨》长也是6米,营造出的是米脂婆姨喜获丰收的劳动场面。按刘老师的美学理念,劳动创造世界,淳朴、善良、勤劳、健康的劳动妇女是最美的。《米脂婆姨》画了4组人物,第一组在收获玉米,第二组在收获谷子,第三组收获的是辣椒,第四组收获的是白菜,塑造了老中青、少年、儿童及幼儿共22个形象,正面的、侧面的姿态各异,但又非常和谐的把他们统一在一个画面中,显示出刘老师驾驭多人物、大场面的巨幅画作的功力。画中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姿态都是生动自然妥贴的,让人看着很舒服。(这决不是一句简单的评价,我们看很多知名人物画家,画仕女,画古代谁也没见过的圣贤可以。可一画现实生活中的人,你怎么看怎么都不对劲,形不似,神不对,看着怪异,极不舒服。)四组人物接合部处的后面,刘老师匠心独具,用三垛高高竖起的糜子进一步烘托丰收气氛,并在画面中起到了很好的聚气作用。画面中老人安祥,儿童稚趣,年轻婆姨们圆润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这既展示出这些普通的劳动妇女乐观的精神状态,也显示出她们生活的惬意、满足和自信。今日米脂婆姨不需要矫饰以取媚于人,她们的自主、自强、自尊,让她们更具魅力。用刘老师的话说:劳动是美丽的,劳动着的妇女也是美丽的。

《米脂婆姨》是强烈的激情和高度技巧的完美结合,整个画面张扬的是大美,透出的是大气和正气,风格是时代的、民族的,也是刘文西先生个人的。刘文西先生强调的,他创立的黄土画派的艺术宗旨:“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在这又得到体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