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潘天寿之子潘公凯作品展“静水深流”近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该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也是继今年九月北京中国美术馆、十一月台北国父纪念馆之后,潘公凯作品巡回展览的第三场,亦是潘公凯在华东地区举办的第一场作品展,不仅展出潘公凯现代写意风格的水墨画近作,更同期举办“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和“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探讨百年中国美术发展的得失。
潘公凯一九九六年起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二○○一年六月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他不仅在绘画创作上颇得乃父真传,更长期致力于中国美术理论和教学研究,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获三藩市美术学院荣誉博士。二十年来他在内地重要刊物发表大量学术论文。
“学者画”深思远瞩
潘公凯的艺术创作与其学术研究互为增益、关联紧密。他的艺术创作显现出一位学者型画家的特色,及其对中国画深层传统的宏观把握与文化自觉,因其作品独有的理性精神和儒雅气质,被评论界誉为“深思远瞩的学者画”。潘公凯的水墨创作身体力行地实践其理论探索,既有乃翁潘天寿的雄强之气,又显露出理想主义的动人情韵;不露痕迹地融化了时代语境下的某些现代因素,又为中国画传统增加高度与厚度。潘公凯的水墨画,以写意表现性风格见长,韵深格高,自成一家,拓展了大写意水墨画的审美意趣,曾在纽约SOHO区菲利浦画廊、三藩市中华文化中心、东京日中友好会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大笔大墨 恣肆淋漓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潘公凯提出了“绿色绘画”论、“两端深入”说,展现其学术研究的“生态意识”与逆风前行的文化自信,在当时的美术理论界和创作界曾引起很大反响。他认为,笔墨、章法与境界是中国画传统价值建构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而直抒胸臆与经营位置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对“度”的把握。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到恣肆淋漓的大笔大墨,而在布局、章法的推敲安排上劫又精谨巧妙,显示出画家对画面整体的宏观统筹能力。
有鉴于古代中国画传统中的小笔小墨和小情趣,已无法适应当代的艺术欣赏方式,潘公凯尝试运用经改造以后的“大笔大墨”,既提升了画面的视觉张力,又保留了传统笔墨的优势特色,使富有现代意味的“大笔大墨”在精神气质和语言法度上,与中国画笔墨原有的传统价值评价标准相对接、相契合。而这个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就是他一直以来中国画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格调”。
思索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潘公凯谦虚地说,相对于同期举行的“中国现代美术之路”文献展和“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他的画展并不能算是主角。可见在其胸中不仅有个人的艺术追求,更有对中国美术发展的思索。
对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的反省和研究,近年一直是中国艺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海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也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体系的关键问题。能否从上世纪中国美术的问题和经验中,引申和建构出另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形态,一种中国自己的现代主义,一直为美术界人士关注。
潘公凯于一九九九年提出了“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研究课题,并着手搭建研究团队,此后至二○○四年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招收博士研究生十多人,通过课题研讨推进研究、培养人才,形成了以“自觉”作为区分传统与现代的标识,以“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大衆主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理论构想。
潘公凯的理论构想具有极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在他看来,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定位、是正名,其实质是现代性问题,如这个问题不解决,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要么游离于全球性话语之外,要么只能作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例证,成为在西方中心外围的“多元”特殊性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