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布面油画)
在这个深秋季节,杨飞云在中国美术馆的个人画展无疑是值得驻足流连的。从11月7日开始,100多幅在近10年创作的作品将在北京第一次集中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当今中国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的最高成就。
生性极不张扬的杨飞云虽然在公众心目中没有太多的印象,但在美术界,却几乎无人不晓。他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底,杨飞云的10幅作品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人体艺术大展”,所有的作品均被收入画册和登载在各种杂志上。1989年,他的名字被收入日本出版的《美术年鉴》中,同年出版了《杨飞云人体油画艺术》画册。他的写实绘画已经成为许多油画爱好者的范本。
带有明显西方绘画风格绘就的人体依靠在中国式的卧榻上,身后的背景是宋代的山水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杨飞云在古典主义风格上一种探索。他告诉记者,从1982年毕业到1989年,他主要研究和借鉴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画面语言,1989年后,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如何在画中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因子,用西洋的手法反映中国人的生活、情感。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范迪安认为,杨飞云是个不为新观念、新媒介等纷繁迅捷的热闹景象所吸引、坚定地在油画领域努力的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杨飞云的作品“从丰富到单纯,在单纯中营造理想”,这种走向精深和走向单纯,是中国油画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杨飞云的探索中得到了实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认为,杨飞云的作品坚持写实风格,用古典的形式美反映、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因此极易打动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