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2月20日14时00分
地点:炎黄艺术馆多功能厅
主席台人员:何炬星、廖静文、朱青生、徐庆平、伍劲、郭小力
主持人:何炬星(总策划人,炎黄艺术馆馆长)
何炬星:欢迎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及关注炎黄艺术馆的朋友们,再过20天我们将举办徐悲鸿大型艺术展,今天召开新闻记者的见面会,一方面是由主办方,策划人员,学术主持以及徐悲鸿先生的亲属介绍本次展览的初衷,安排和计划;另一方面也欢迎今天的媒体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了解情况。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关同志:徐悲鸿先生的遗孀廖静文先生、徐悲鸿先生的儿子徐庆平院长、美术界的评论家,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之一朱青生先生、炎黄馆的副馆长伍劲、独立策展人郭小力。
我先简要介绍三个问题:1、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召开徐悲鸿的大型艺术展,2、炎黄艺术馆的定位3、社会和学术圈一直以来关注的炎黄艺术馆的下一步计划。第一,本次徐悲鸿展览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推动现代美术30周年,今年举办徐悲鸿大型艺术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炎黄艺术馆的定位。美术馆要在发展经历中选择自己的个性,中国民生银行接管运营炎黄艺术馆后,一直在美术界进行讨论,基于当前中国美术馆现状,包括国家体制的美术馆、民间美术馆的状况,根据综合情况,确定了炎黄馆的基本定位:选择20世纪现代美术作为我们的定位和研究方向,炎黄馆将推动一系列围绕20世纪后的中国现代美术的梳理,有计划的推出这一时期美术个案的研究、展览和出版等等,定位为20世纪的美术研究也要基于当前的这种语境条件下,人们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在现代语境下展开研究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解释。3、炎黄馆下一步计划:基于定位,我们将推出20世纪大师、大家、奠基人的系列展览,2009年除了徐悲鸿大型艺术展,还有两个重要艺术家林风眠和石鲁的展览。
下面把时间交给台上的各位,首先有请廖馆长给大家讲话。
廖静文:何先生,各位专家,各位记者大家好。
1. 今天是徐悲鸿作品展览的新闻发布会,我作为他的妻子,很高兴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悲鸿去世很早,至今50多年了。徐悲鸿艺术馆成立于1954年,成立以后我担任馆长,没有在北京任何地方展览过悲鸿的作品,但在国内外其它的地方办过展览,这是因为北京有徐悲鸿纪念馆。这次活动起因是何炬星先生想要在炎黄艺术馆举办徐悲鸿的大展,他特别喜爱艺术,在他主持炎黄馆的工作后,他非常希望悲鸿的作品能在炎黄馆展览。何先生对艺术的热爱和热情感动了我,作为一个经营家,我觉得他在生活上非常朴素,对艺术非常热爱,我很感动。中国绘画艺术在历史上有很辉煌的年代,唐代宋代元代出了很多名家,而明代后逐渐走下坡路,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才出现群星灿烂的局面,如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可染,李苦禅等等优秀的大师,十分耀眼,中国艺术出现了鼎盛时代。今天我们国家变成了强国,而且经济也很发达,却没有出现上个世纪的群星灿烂的现象,没有那么多大师。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今天的艺术家们没有那么刻苦,徐悲鸿出生很贫寒,要靠自己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今天的艺术家们缺少这方面的压力,而且今天的艺术家接触国外的艺术很容易,不像上一代艺术家接触西方那么不容易。
艺术的发展和历史的发展一样,不可能永远走上坡路,也会有起伏,我相信在我们这个时代,随着国家日益富强,还会出现群星灿烂的局面,我今年86岁,希望在有生之年,中国能重新出现群星灿烂的局面,这是我的希望和期待。这既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怀,也要有像何先生一样对艺术大力推崇的人。我相信,21世纪群星灿烂一定能到来,不管我能否看到,但我相信一定有那么一天。
希望媒体多做宣传,让本次展览取得更好的效果
何馆长:让我们一起祝愿廖先生健康长寿。我也相信廖先生期待的群星灿烂的局面一定会到来。我想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有理性思考,才能够实现艺术的辉煌。下面有请朱青生教授。
朱青生:何馆长和廖馆长已经说明了本次展览的展品和意义,我在此不重复。大家知道这个展览从徐悲鸿纪念馆移到炎黄艺术馆,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次展览将展出80多副最重要的作品,平时在社会上看到几幅徐悲鸿的作品都足以构成一个话题并为之流连,这样一种集中的展示并且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展示,是很有意思的。
我现在受委托来讲学术问题,第一点:徐悲鸿在60年前的今天为什么会留下来追随共产党,这似乎是一个政治问题,似乎是一个我们建国60周年最为迎合这个主题的问题,但这是一个事实,此前,我们做吴作人百年纪念大展时,发现一个问题,吴作人与徐悲鸿的关系非常密切,当年徐悲鸿在吴作人以及今天还活着的几位参于人的直接动员之下,决定留在北京,迎接新中国,不南下。那么这件事到底是政治事件?还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社会思潮?其中蕴含了什么?这即有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个人选择,也有他代表的一代人的必然选择。当事人也许还会来到展览现场,重新回忆和解释他们的想法和心态,如果这样的事情能发生,那么本次展览将会因此而变得动人,在建国60周年的这一时刻,举办这样的展览似乎是一个巧合,但后面是有深厚的意义。
我们是刚刚完成吴作人的展览和几本著作,所以了解到其中的重要性和掌握了相关的证据,除了徐悲鸿的这些重要作品让人留恋外,背后有很多问题存在,大家也许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历史问题,似乎我们把一个展览变成了一个历史的注释,但问题并不仅仅如此,当一个艺术家选择一种社会作为之时,背后都是和他的艺术选择相关联的,因此这就深入到了一个更为重大的文化问题。也就是说徐先生当年选择现实主义,写实主义,学院派这个方向作为推进和改进中国文化道路,那么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呢?那就从60年前跳到了90年前,1919年的五四运动。当年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要学习西方科学手段改造中国画,从根基上改造我们的民族性,达到救亡图存的一个目标,当年,蔡元培把陈师曾和徐悲鸿请到北京大学,组织画法研究会,推进艺术的改进,后来并促成徐悲鸿赴法留学。在徐悲鸿到达法国后,是20世纪的20年代,法国已经经历了后印象派艺术的发展,野兽派的艺术,毕加索等。徐先生到巴黎后没有选择这些流派,而是选择写实的现实主义道路的方向,我们今天看来是有很重大文化意味,也就是说每一个民族在选择自己现代化道路的时候是要针对自己的处境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才能有效。这样问题变成另外一个问题了,徐悲鸿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否和中国的现代性有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在做这个展览的时候希望把这样的问题通过他的这个选择,通过不采取他选择的这条道路的其他艺术家的言论方法,对比和研究显示和展现出来,这样人们可以通过展览更多理解中国现代化漫长的过程。其实我做的工作是现代艺术的推动工作,现代艺术的问题是值得讨论和争议,我们一直在研究徐悲鸿等大师,我们要通过对现代美术的梳理,更清楚知道我们的位置。另外,我个人对徐悲鸿先生要表示感激之心,我是在徐悲鸿先生创立的学院完成学业,除了感激何炬星先生和郭小力女士对我的委托之外,也表达我个人的报恩之心。谢谢。
何:朱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态度和勇气是我很钦佩的,相信美术现代性的主题可以通过徐悲鸿的大展有一些新的突破,我想徐悲鸿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带给美术界和社会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并且一直会影响历史。对徐悲鸿的研究是多层面的,这里有一位即是徐悲鸿先生的儿子,也是徐悲鸿艺术成就的研究专家:徐庆平院长。下面欢迎他给大家讲讲。
徐院长:我们通过这次展览,了解到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共和国建立60周年这个时期艺术家的选择,社会的选择,人们的选择等角度来看待艺术和人生的关系,是非常给人启示和有意思的。这些年来,中国的拍卖市场非常活跃,特别是有三幅我父亲的画,不到一年时间里几次打破了中国画在拍卖市场里的世界纪录。分别是:愚公移山,3000万人民币,奴隶与狮,580万港币,几个月后,放下你的鞭子,7800港币再次刷新了中国画的世界纪录,当时,许多国外的评论都注意到这个现象,而且得出这个结论,徐悲鸿的绘画不断刷新中国画拍卖的纪录,从整体上抬高了中国画价值,后来又有许多中国画拍出很高的价格,引起国际重视,都是和他这几幅画受到关注有直接的关系。
那么,大家为什么喜欢他的画。我想其间有二点原因,第一点:他的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世界艺术中不是从一开始就这样,大家注意西方艺术的发展中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西方的艺术开始的时候强调的是人,以人为主体,自然是人的附庸,是为人的活动服务的,大家看早期西方绘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很不协调的,在西方绘画里,一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了独立的风景画,此前画里必须有圣经,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而中国绘画从一开始就是把人和自然同等对待,顾恺之的画就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中国独立的风景画比西方早1000年,由此可见,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和优点,这次展览可以看到,徐悲鸿的画里不管是人,动物,风景,都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审美和中国文化内涵。
第二,徐悲鸿的绘画里有很强的人文精神。他在巴黎最高美术学府学习8年,是科班出来的画家,而绘画中始终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我父亲的油画有非常精道的欧洲技巧。近年,我请了法国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的专家来修复徐悲鸿的油画,他认为徐悲鸿的油画材料和技术与法国的大师不相上下,因此比较好修复。他如此精湛地掌握西方油画的技巧,但他的油画仍具有中国精神,其间的主体都有很强的人文精神。他认为绘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要把大自然的奇美表现出来;二是探讨人生是怎么一回事。他画的一匹马,一头牛,一个狮子都富于很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心灵寄托。抗战期间我父亲用马、鹰等来寄托自己的心情,希望自己的民族,军队像骏马一样不怕困难,冲锋陷阵,希望自己的人生向马一样自由驰骋。在抗战期间多次画牛,他笔下的牛非常恬静,在水边草地上听牧童的笛声,他童年时代的生活深深烙在他思想里,他画情景交融的场景,也是画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人物画也如此,有一幅国画《孔子讲学》,选取了孔子和几位弟子在一起交谈的场景,孔子请大家讲各自的抱负,有的想治理大国,有的想指挥千军万马,有的只愿意做祭祀的工作,有一个弟子则希望能在春天,几个人唱着歌享受大自然的风景,孔子非常认同这个弟子的理想。在我父亲的这幅绘画中表现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他笔下的狮子,牛,马等形象都可以体会到他所传达的悲天悯人的精神。这使我想起孔子的一段话,和他的审美完全一致的,他也是按照这种精神来构图的。孔子说“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我父亲笔下的狮子也非常有风格,坦然自若,代表中国,代表反法西斯力量,威风凛凛,保持自己的尊严,不是张牙舞爪的外在的凶恶,这种哲学的思考,这种审美的要求,都是他在年幼时和我祖父学习时奠定的。本次展览不仅可以得到美的启示,还能看到中国艺术家如何在和西方艺术接触的时候保持民族优秀的传统,尤其有中国绘画的独特的审美取向,并将他们发扬光大。谢谢。
何:徐院长以开放的历史观来诠释徐悲鸿作为艺术大师在中国美术史的影响,非常深刻和独到。对徐悲鸿的艺术思想有独到的领会,非常感谢徐院长的讲话。
下面请我们展览的策展人给大家讲讲。
郭:大家好,多谢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为了节省下面对话的时间我就简单讲讲此次大展的布局,在一个不算长的时间内组织这次大展是很不容易。当然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团队,学术主持邀请到批评家朱青生老师、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先生,以及在学术界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特别包括研究徐悲鸿先生的专家;也请到了国内著名设计师王序先生来为我们做整体视觉的设计。
在总策划人何馆长带动下,展览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成效。在展览期间,我们组织了大型学术论坛,希望展览开放性的讨论,在新的语境下,重新开放二十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通过很当代的观点来阐释徐悲鸿先生的作品,这是本次展览的出发点。展览
展出80多幅优秀的作品,是徐悲鸿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大家能够看到一个全新的展览,谢谢大家。
新浪记者:我想请问民生银行在公益性上是否还有其他的想法或发展策略?
何:作为一家银行,有很多监管限制,基本政策是除了金融产品外不能去做别的事情,很多优良的回报通过金融产品实现,民生有万亿的资产规模,每年能够实现百亿左右的利润。从规模来看,它需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民生选择推动艺术作为社会责任的主要方向。主要是由于中国在这方面太薄弱了。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国家不去做,老百姓没有力量做,很多机构没有这个意识作,这就要作为企业公民的来尽义务。所以民生银行在中国是走在前面的一件事,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
记者:刚才,何馆长提到要使艺术彻底平民化,和人民群众融在一起,我想了解一下除了免费画展还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呢。
何馆:一个民族要有文化的进步,有很多方面构成:一个是政府的文化态度,由政策构成的;一个是社会财富的进步,由经济构成的;一个是全民素质的进步,由知识结构构成的,这三件事情中前俩件事情我们做不了,而可以通过资助一个美术馆来尽一份力量,通过一些艺术活动来传递给老百姓,让任何一个关注艺术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感受到这些东西,除了画展,还有学术讲座,研讨会以及普及推广的活动等等,美术馆作的工作很有限,要整个社会来一起做这件事
记者:请问徐庆平先生,在北京几十年没有徐的展览,这次展出是不是因为对徐的艺术成就有新的观点产生。
徐:你提的问题,刚才朱先生重点在讲,我再重复一下。北平围城的时候,田汉秘密潜入北平,他是文艺战线的领导人,也是我父亲的朋友,来到我家,向我父亲转达,希望他团结美术家留在北平,保护好北平艺专,他们做这个选择是个人的选择,还是民族的选择,社会的选择,有很深刻的内涵在里面。从这个角度回顾这段历史进程,我想对中国未来艺术的发展有深刻的意义,我们现在艺术家面临的问题和那个时代的艺术家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
朱: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直接涉及到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这次有一个特殊的变化,现在对徐先生艺术的作为讨论越来越多,而过去有一段时间很少,这是因为,徐先生代表的是建国后的主导人,他即是美院的院长,又是美协的主席,而中国很多重要的组织都是在徐先生的精神领导下,由其学生和间接的学生来构建成的,故而,这种讨论在那种情况下就不太可能,而恰恰在30年前改革开放后开始讨论,一个开放的讨论,一个改革的讨论。开放的讨论,徐先生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做的选择,后来有了种种变化,促使改革开放,开放后一些人没有做这种选择,他们留在了国外,开放后,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第二个情况,因为改革,中国艺术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一些当代艺术家很多实际上不是按照原来正统的路往前发展,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认识徐悲鸿的价值和他的选择,既要理解客观原因,也要理解到他个人性格中的主动选择,我们可以从一个画展看到一个人的人格和他的历史的境遇对我们的昭示。谢谢。
何:民生银行和炎黄艺术馆一直以来都得到媒体的支持,使我们众多的角色能被社会各界所认知,我代表民生银行和炎黄馆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关爱,希望大家对外多传播。另外,我们从现在开始以及展览开始后,将邀请10多位中国的艺术研究专家,我们欢迎媒体对他们进行专访,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大家来报名。今天的媒体见面会就到此为止。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