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技术革新下的艺术契机

时间:2017-07-14 22:00:53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段丹洁

资讯>艺市>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引发艺术形态和审美经验的变革。如今,虚拟现实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对当代艺术审美体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学者表示,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将为重新探讨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提供新的契机。

为文化艺术创新提供动力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新崛起的技术,这种技术借助于光学设备制造虚拟影像,建立起一种类似真实的影像场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峰提出,从艺术和现实关系的维度来看,虚拟现实将为我们提供从技术形式到艺术形式转变的典型范式。一般而言,虚拟图像通常基于现实生活,通过模仿现实,并且改造现实,形成某种影像,然后“如实”反映给人们,使人们沉浸在虚拟效果的美学对象和语境中。

王峰举例说,VR旅游、VR电影、VR游戏的特点是借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参与者看到的影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尽量达到场景融入的情境。这既是一种艺术效果,也是技术努力追求的方向,从这一维度看,虚拟现实新的审美状况的出现,将引发对艺术的本性与技术的基础性关系进行重新探讨。

虚拟现实等新媒介技术为我国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表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人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生产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以3D动态新传统艺术《清明上河图》互动展演为例,展现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相遇的可能性。“未来博物馆的文物将不再是静止地供人观看的物品,还可以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参与性体验。”他说,3D动态《清明上河图》即是文物新形态的展现,其中唯美舞剧和智能数字技术的合璧,让参观者们体验了《清明上河图》中的情景,也使得宋代的社会人文得到了生动演示。

现代人文化生活出现变化

虚拟现实等新媒介技术给现代人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河表示,在数字化艺术的时代,人们接触文化是一种文化权利,这种文化接触不是通过政府赋予的,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实现的。人工智能、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使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可以让绘画、艺术、音乐以高度保真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伴随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必将改变如电影、展览等艺术的审美形态,包括音效、画面、感官等。王峰谈到,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生产影像,从影像的逼真和创造性来看,它除了是一种技术形式,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王峰认为,现阶段人们更倾向于将虚拟现实称为技术。若将虚拟现实看作一种艺术形式,则需从一种整体的影像形态来衡量它与现实影像的关系,并接受既有艺术观念对其的批判。

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擦出火花

谈到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介技术的关系时,金元浦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态势必定要与新媒介技术擦出火花。在传统式的观看中,参观者和传统艺术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中对话。而通过新媒介展示出来的传统艺术与观看者之间是在同一时空中进行互动的。这样的一种展现方式能够更加吸引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亮相可以唤起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大众层面艺术欣赏的普遍化,促使人们的艺术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但在李河看来,艺术的独创性和唯一性在任何时代都无比珍贵。可新媒介技术除了保障人民艺术欣赏权利外,过于便捷的复制艺术也削弱了大众深度艺术趣味的提升。

王峰告诉记者,由于现阶段技术发展并未成熟,虚拟图像和真实图像易于区分,这种可控制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控制将逐渐失效,对虚拟现实负面效应的批判也会成为普遍的声音。”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