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光绪 大雅斋粉彩花鸟高足碗
最近遇到两位名画家反对处于攻读学业阶段的弟子卖画,他们以自己为例,讲述学生时代是如何的心无旁骛。我说,你的学生时代,那些比你现在更有名的老画家都为卖画斗得不可开交,哪轮到你卖画?另一种说法是学生卖画容易被市场左右,不利于在艺术上向更高境界突破。
在艺术界的话语圈,始终对从艺者的自身角色缺乏客观、贴切的认识。按照《大英百科全书》对艺术一词的解释,英文Art,源自于古希腊拉丁语ars,大意为技巧。有时被称为精致艺术或美术,指凭借技巧、意愿、想像力、经验等综合人为因素的融合与平衡,以创作隐含美学的器物、环境、影像、动作或声音的表达模式,且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与意识,是用以表达既有感知并将个人或群体体验沉淀与展现的过程。
我们或许应该将艺术简单地表述为,天赋加上后天的技术训练,能够分享给公众的各种非实用性的精神产品。那么艺术就不应该是一个特殊的神圣领域,甚至毫无疑问是一种职业,处于学业阶段的从艺者,正在学习技术,如果他的作品能够分享于人,是对他学业的检验,对他艺术劳动的鼓励或肯定,并且可以得到市场的反馈,与学业并不矛盾,把握得好,会从经济、专业两方面达到激励学业的作用。而我们惯常所说更高的艺术境界与能够分享公众的艺术却不是一回事,一般情况是指那些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自己或专家给予高深莫测定义的、公众看不懂的东西。如果从艺者认定这样的追求才是艺术的最高目标,那么,我们只能由他去,因为他不认为艺术有分享功能,公众就必须尊重他的选择,没有干预他自娱的权利。
倘若反对学生卖画,是因为技艺尚不成熟,希望经过更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完成自己的学业后再接受市场的检验,那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可能依靠天赋一夜成名,他需要知识积累、技艺娴熟、拓宽眼界。这样的过程在农耕时代可能就是几十年,一朝成名就已经跨越了漫长的成长历程,并且已有大量的作品传世。所以我们看过去时代的大家,总比眼前的大家扎实、靠谱。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逐利资本泛滥的现实环境里,一个艺术家要想完成农耕时代的成长过程已经再无可能。所以担心学生卖画在市场里迷失,肯定也不是杞人之忧。
问题出在哪里呢?如果学生的画是真正被人欣赏,亲戚、朋友,互联网上地球村天南地北的发烧友,他们把处于学生阶段的从艺者作品买走,永远都是最美好的事情。而实际情况却是,买画的人,大者是有着雄厚资本的艺术品运营商、拍卖公司、艺术品经纪人,小者是有着先知先觉灵敏度的艺术品藏家,他们的共同点大多不是出于对未来艺术家作品的欣赏,而是出于对他未来前景的判断,认为有上升空间,成长以后可以获利。资本的获利离不开规模,所以资本参与艺术品的买卖、囤积,都离不开数量,人为地增加了采购量;刺激消费,人为地增加了供应量;为了获利,人为地抬高价格,增加了成交额。这些都是资本的力量。一位从艺者,从学生时代其作品就被大量囤积,他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如何发展?要么停止不前,要么发展得捅破天,两者都不是一个好结果。
而现实中大家都希望艺术品市场不断刷新天价成交纪录,新画家层出不穷地涌现,甚至有人不遗余力地呼吁要有世界一流的艺术品产生。实际上就中国画而言,消费人群仅限于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群,衡量一流的标准是什么?无非是价格,价格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为什么没有人思考一下,相应合理的艺术品价格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消费艺术,才有利于艺术家完整地经历缓慢的生长期。徒有一流价格,没有广泛分享功能的艺术品,不可能是真正的一流艺术品。资本以逐利为出发点,包装、打造出来的艺术产品只是一个虚拟概念,都把着眼点放在未来增值,未来还有一茬一茬新的美术院校毕业生,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需求量,失去实际使用价值,资本也不可能有持续的承载力。资本、专家单方面认定的艺术产品,缺乏公众检验,基本可以认定,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分享给未来。所以资本市场以艺术的名义,实际开发出的只是号称艺术品的准金融产品,这才是艺术品市场一切不正常现象的根源。在这样的大潮下,所有的成名、未成名的艺术家,如何自持,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