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石樵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天启二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像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行书五言诗》
《行书五言诗》轴写自作诗,时为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年),王铎五十岁,时国家动荡,战事频起,天灾不断,民不聊生。其诗沉郁苍凉,书法亦滞涩支离,写出了他彷徨孤独的压抑心境,而笔端郁勃不可或抑的力量气度,却仍是他书风成熟后的一贯风貌,是他开门见山的作品。
王铎行书五言诗
立轴水墨绫本
辛巳(1641)年
钤印:王铎之印、宗伯学士(此二印可参阅于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及《为啬道兄书诗卷》,见《中国书法全集61•王铎一》191、263、295页)
题识:怀西魏村作,白玉词丈览正。辛巳,王铎。
284 ×51.5 cm
释文:秋日孤村静,峭岩淡景霏。劳深闻野水,战后见山嶶。乱木蝉相喿,高天鹤独归。殷勤茅屋好,只恐负云衣。
王铎行书《米芾跋欧阳询〈度尚帖〉》
王铎行书,最得米芾神韵,长轴大字,力量气魄更不在米元章之下。此轴即录米芾《欧阳询度尚帖跋》,米书而外,复参颜真卿笔意,故生拙沉酣,笔力千钧,在颜、米基础上又开一生面。
王铎行书《米芾跋欧阳询〈度尚帖〉》
立轴水墨绫本
辛巳(1641年)作
钤印:王铎之印、宗伯学士
题识:啬庵老道丈。辛巳。王铎。
244 ×47.5 cm
释文:弘文馆学士兼太子率更令、银青光禄大夫、渤海县开国男欧阳,字信长,度尚帖。元度冬萧闲外舍赞曰:渤海儿怪字复险绝,真到内史。行自为法,庄若对越,俊如跳掷。后学莫窥遂趋尫劣。
鉴藏印:周肇祥审定金石书画
说明:
1.“啬庵老道丈”或为杨之璋。杨之璋(1589-1646),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字荆岫,为户部郞中杨初东之长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拟山园选集》卷四十七《大参元夫杨公传》对其有详细记载。据《王铎年谱》可知,王铎于1641年12月起,与“荆岫”老亲翁交往颇密,并多次为其作诗。
2.鉴藏者周肇祥(1880-1954),字嵩灵,号养庵,别号退翁,浙江绍兴人。历任山东盐运史、湖南省省长、临时参政院参政、北京古物陈列所所长等职。1927年与金城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培养了不少金石考据与画界名流。著有《东游日记》《琉璃厂杂记》等。
出版:《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第49页,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6年。
王铎草书《求书帖》、《欢呼帖》
草书《求书帖》、《欢呼帖》卷自书旧日信札,前札谈人索求书法事,虽自称“弟于笔墨,敝帚也。无益国家,暇中偶一戏为之,全力惟求经史,批观诗文……”其实他于书法致力至勤,亦甚重其书,有人称其书似张旭,高闲野孤,他大称“不服!不服!不服!!”故此札所云,乃戏言耳,然辞藻华美,极有趣韵,故书以留存,亦自重其文耳。
王铎草书《求书帖》、《欢呼帖》
手卷水墨绫本
钤印:王铎之印、烟潭渔叟
题识:抱病数月未起,故力柔神瘦,无心翰墨。书此卷不过释闷,非敢言字也。水老叟王铎稿。
26.5×182.5cm
签条:石斋题裱边。
引首:
1.王觉斯墨迹精品。己丑仲春铁翁书于湘益庐。 钤印:杨凤升印、铁翁
2.王铎真迹精品也。景堂。百盆兰馆
鉴藏印:王缵绪印(二次)、治园鉴藏、治园暂有、凤升珍藏、凤升审定、易忠箓审定记
说明:
1.王瓒绪(1885-1960),字治易,号庢园居士。四川西充县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喜好书画,作律绝,好收藏图籍。早年曾加入海上亭云书画社,与黄宾虹、张大千、陈泽霈等有往来。1949年以后,由于王缵绪能鉴赏书画、陶瓷,特任命为川西文物委员会副主任。他的收藏品中不乏珍稀名物,如唐人《妙法莲花经》卷、元人《仙山楼阁图》扇面等历代名家画作。
2.易忠箓(1886-1969),字均室,号稆园外史。湖北潜江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并执教于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西北大学、四川大学、成华大学等学校。长期致力于中国书法、文字、金石、古诗词和戏曲艺术的研究。著有《古印甄》、《明清名人印集》等。
3.《求书帖》、《欢呼帖》是王铎在病中重书与亲家张鼎延的书札二通。张鼎延(1582-1659),字慎之,号玉调,河南永宁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初为兵科都给事,后为南京吏部郎中。崇祯十三年(1641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永宁县城,鼎延匿于井中得免于难。入清后,任大理寺少卿、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顺治十年(1653年)归乡。鼎延博学,能诗善文,酷爱书法。王铎和张鼎延是同年进士,又是同乡,并一同在朝做官,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王铎长女王佐、次女王相,都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病故,而次女王相许配于鼎延次子张璿,亡故时年仅十六岁,尚未出嫁。王相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即王铎和张鼎延中进士的第二年,王、张两家在子女幼小时就订了亲,足见王铎、张鼎延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
第二札《欢呼帖》原为致亲家书,写离别感怀,所谓“沙洲烟棹,渔歌鸥响,此当与我亲家平分之矣!逍遥闲远,得遂此愿,万户侯所不愿封者”云云,亦文人故作超脱之语,王铎恋恋官场,故不免堕为二臣。然其文自佳,而其书,尤俊迈韵脱,风神绝世。虽自云“力柔神瘦”,实自谦之词,盖笔底畅达,功力与精神气魄皆毕现纸墨间,是其晚年精作无疑。
求书帖。弟于笔墨,敝帚也。无益国家,暇中偶一戏为之,全力惟求经史,批观诗文。操觚求知己,不易易耳。至画、书、作文,积之如山陵,反生诸苦,矧劳心疲力,耗日持去,皆为幻梦。亲家觏之,可噱。此公促之急,如此举动,犹然索我邯郸梦中矣。卢生有唇,何以置对!
欢呼帖。今无事,车未发耶,思月下把酒欢呼,耳热意动。曾几何时,感怀良深,令人不禁。吾洛亦不少沙洲烟棹,渔歌鸥响,此当与我亲家平分之矣。逍遥闲远,得遂此愿,万户侯所不愿封者。此耳数韵,见区区不尽覼缕,亲家得无一吟寄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