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纽约兰德尔岛举办的弗里兹Frieze艺博会可谓在短短三天内(5月5日-7日公众开放,5月4日VIP预展)锣鼓喧天,吸睛吸金,拔得关注度头筹。展览不仅划分出常规的主展区(Main Section)与非营利性机构(Non-Profits),还开辟了“聚焦”(Focus)、“构建”(Frame)、“亮点”(Spotlight)三个主题区,分别关注卓有成就的当代艺术家、年轻新兴艺术家、与较前两者稍早期的现当代艺术。
200多家来自全球的画廊呈现精彩展览,现场人流攒动,人们不仅在展品前驻足拍照,贯穿会场的美食区更是摩肩接踵,颇具夜市风采。藏家,艺术家,学生,游客……此次Frieze艺博会受欢迎程度之高,甚至在开幕最后一日,都有各路媒体持续播报,介绍主要展品。如此火爆人气,使笔者不禁感到,艺博会大众化、普及化的破竹之势,与其随之隐喻的资本流动、市场活力。
然而喧嚣之后,纽约Frieze艺博会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个值得仔细想想的问题。
纵观展览,也许第一点反思是个显而易见的观察——欧美艺术市场仍被本土创作、本土艺术家所主导。虽然艺术全球化势不可挡,主流博物馆的大型展览也早早挖掘被艺术史忽视的地域、文化、艺术家,市场的反应却有滞后。正如早在上个世纪便被接受的街头涂鸦艺术,近年来才被尚·米榭·巴斯齐亚(Jean-Michel Basquiat)指数倍增长的作品拍卖额等因素再次推上风口浪尖。可以看出,除了少数蓝筹艺术家(blue chip artists)的鼎鼎大名,博物馆等机构对拉丁美洲、日本等地的关注对市场的影响仍在缓慢发酵。
此次参与Frieze艺博会的还有4个来自中国画廊——博而励画廊、天线空间、其纹画廊、Leo Xu Projects。虽在艺博会众多画廊中占比例不大,它们却固然踏出了中国艺术在香港的“舒适区”,迈入欧美艺术主场。但同时,在本土作品依然扛起欧美市场大旗的情况下,清醒来看,不论中国画廊,还是中国艺术家,要走的路还很远。这是个需要头脑冷静的时刻,要求耐心的辅佐。有成绩无需自吹自夸,反响平平也不必气馁,在当下去开拓未来的前景,是明智的选择。
笔者第二点反思是具象化、形象化的反刍开始如潮水涌入。与其相比,抽象作品的主流化使其逐渐失去边缘性的魅力与锋利的视角,显得极度装饰,令其市场易趋于饱和。除此之外,数个大画廊的展览令笔者感到,具象的趋势在绘画、摄影、甚至雕塑等多艺术媒介均有体现。
以绘画为例,从高古轩画廊中铺天盖地的小幅约翰·科林(John Currin)手稿至布鲁斯·希尔文斯汀画廊(Bruce Silverstein)的巨幅阿弗雷德·莱斯利(Alfred Leslie)作品,形象的出现均惹人注目。令人不禁想到惠特尼双年展等同时期活动中,具象的回归。事实上,两位在今年惠特尼双年展中展露头角的画家——来自大卫·柯丹斯基画廊(David Kordansky Gallery)的塔拉·马达尼(Tala Madani)与英国玛丽·玛丽画廊(Mary Mary Gallery )的阿里莎·尼森伯姆(Aliza Nisenbaum)——在此次Frieze艺博会开辟了自己的个展展位。作品清晰表示,具象早已不是个被回避的话题。
同时放眼望去,艺博会内的摄影作品也尤其抓人眼球。不论经典细腻的罗伯特·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还是卓纳画廊(David Zwirner Gallery)展出的威廉·艾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都反应着市场对公众追寻形象的灵敏捕捉。
相比之下,笔者的第三点反思便带些主观。也许本着商业目的,此次参展的画廊多打受欢迎的“保险”牌。如文字灯光装置,本是艺术小品,但观看过多便索然无味,几乎显得有些保守。甚至在“聚焦”(Focus)、“构建”(Frame)、“亮点”(Spotlight)三区中,关注现当代艺术的“亮点”区反而更多呈现令人激动的作品。
令笔者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幅作品是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的诡奇人像,看似粗狂,但处理却极其细腻,色彩迷离且跳跃,构图具有幽默感。这些因素都令人感到,时间流逝并不会否定作品的先锋性,而先锋性本身在创新之外,更包含作品表达能力超越时间的有效、有力。
也因此,藏家与艺术家对市场应有所警戒,虽一时的附庸风雅会赢得短期收获,长久来看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虽市场值得关注,但不应以此为目的,因为只有永恒的事物才不会被时间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