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春拍:中西调和之路——林风眠与关良

时间:2017-05-11 20:41:02 | 来源:北京匡时

资讯>艺市>

一位是融合中西的开拓者,被誉为“东方文艺复兴的先驱”;一位是戏剧人物绘画的开山鼻祖,食洋而化,风神独韵。他们是林风眠和关良。

林风眠、关良两位中国早期的艺术家,他们都曾以中国戏曲元素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实践。他们早年留学西欧、日本,对欧洲现代艺术进行刻苦钻研与学习,同时他们都具备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自觉地走上了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之路。在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关良、庞薰琹、江丰、林风眠等下乡体验生活前的合影

林风眠(右二)与关良(右一)等在上海市郊写生(约1950年代)

林风眠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一直贯穿着他调和中西的艺术追求,作品气息深邃而幽远,简淡而丰厚,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和现代气质,作品蕴含了着独特的东方艺术意韵。

林风眠在上海南昌路寓所(约1950年代)

1952年,时年53岁的林风眠移居至上海南昌53号,开始闭门埋首作画,以异常执着的精神探寻着绘画艺术之道。他常欣赏京剧、越剧,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人物画,由此其表现和探索的主体转为了戏剧、戏曲题材人物画。

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京剧乃中国的国粹,对京剧人物的表现在绘画史上也是数不胜数。关良是林风眠京剧人物画的老师,但在此基础上,林风眠还融入了西方立体主义成分,使得画面独具面貌。这一时期正值林风眠“中西融合”风格的初步发展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开始有了西方立体主义的变形和切割的成分出现。《打渔杀家》中就体现出了他对新风格的探索,西方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在此开始显现出来。

京剧《打渔杀家》剧照

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林风眠打渔杀家  纸本镜心65×65cm

成交价:RMB2,990,000

林风眠对于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有很好的吸收和借鉴,作品中也经常有皮影和剪纸效果的人物出现。在戏曲人物题材的作品中,林风眠常以西方绘画方式来表现有显著中国民俗特色的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画面效果,这是对其“中西融合”思想的补充和发展。

林风眠绘画中的“连续感”就是其画面所体现的主题。在林风眠作品中,戏剧人物在舞台上的动态表现所体现出的连续感是极其鲜明的。一系列京剧人物作品的画面上有丰富的动态表现,人物抬手的姿势、歪头的表情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林风眠的风格开始发生显著变化是在70年代以后,从那个时期以后他绘画作品中的构成方式就发生了完全的变化,画面充斥着立体主义的色块、人体的拼接等。林风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京剧人物以西方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的构成方式表现在画面上,充分体现出了林风眠“中西融合”的画风。那种明显的色块组合,那种人体和背景相交融的画面色调,都给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这种纯粹西方式的构成方式和徐悲鸿的写实主义人物画所呈现给我们的画面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专场

林风眠打渔杀家 纸本彩墨68×67cm

RMB:1,800,000-2,200,000

林风眠的绘画可谓是融汇中西、贯穿古今。他中西融合的画风偏向于西方表现主义和立体主义。林风眠绘画的成就以及在中国美术教育上的贡献已经不容赘言。文化交流的大趋势亘古不灭,艺术上中西融合的探索也必将会继续进行下去。

关良

关良的艺术风格则是在传神写意的中国艺术思想指引下,体现着传统艺术带给他的那份独特的东方美学的审美意趣。其作品率真稚拙,具有一种天然之趣。

关良作为早期留学国外艺术家的代表,在上世纪初期就探索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他的探索性思想和开拓性艺术实践,为中国画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与范本。

1942年中秋,关良在四川成都举办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内地的第一次展览,也是戏剧人物画首次大量地公开披露,引起美术界很大反响。郭沫若观赏关良的戏曲人物画后,认为是古今奇作,并撰文《关良艺术论》向社会介绍和赞扬他的绘画艺术,茅盾等为之题词称赞。

匡时2014春季拍卖会革新:关良、林风眠、刘海粟作品专场

关良桃花河畔  

1943年代绢本镜心

58×43.5cm

成交价:RMB1,725,000

同年,关良辞去成都技艺专科学校的教职,带上画具开始游艺。他跋涉西北,周游中原,再登峨眉,游乐山,又沿嘉陵江至大足,登剑阁,经广元出剑门关北上。可惜时局动荡,沿路不靖,行至天水即折回宝鸡,后辗转长安、洛阳,在贵阳举办画展,旋即应聘国立艺专,回到重庆。这一次长途旅行,虽未达目的,却留下了一些水彩写生及速写,这幅《终南山》就是其一。

 匡时2017春季拍卖会体物/状物:现当代纸上作品专场

关良终南山

1940年代纸本水彩

29×38cm

RMB:250,000-350,000

关良并不是以水彩名世的画家,但他的这幅《终南山》却是颇堪玩味的作品。画面选择了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野逸景色,并且借鉴了高远的构图法,不过,其视野又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实地观察的效果和透视的法则。此外,在画法上,带有水墨色彩的用线与皴法,与水彩的不规律色块和渲染同时统摄到灰绿调子的画面里。画家很好地将矛盾的因素统一起来,使画幅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气质,表现了画家调和中西画法的探索精神。

他们的游学经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使得他们以高屋建瓴的心胸去择取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以独到的认识与领悟对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元素加以整合转换,吸收多元化的现代艺术观念,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他们的艺术创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道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范本;他们的艺术主张与艺术实践为中国的现代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