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苏富比佳士得进华记:收获总在期许之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7-09 09:50:15 | 文章来源: 北京文艺网

周春芽《余晖》佳士得上海2014年春拍拍品 成交价:723万元人民币

随着6月初苏富比北京春拍的结束,苏富比、佳士得这两家国际拍卖行进入中国的第二场战役尘埃落定。

用两场拍卖会来评价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进华之路是草率了点,但这之间的变化,却是有目共睹的。从“狼”来了到常态化,从国际化到本土化,从中国当代艺术到西方艺术的受宠,苏富比和佳士得为内地市场带来了什么?而其本身又从内地市场得到什么?

收获或许总在期许之外。或许外资拍卖行还在苦等中国政府对古董艺术品市场开放的新政策,内地市场强大的购买力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向西方艺术蔓延。自从苏富比进入内地后,一直被追问何时在内地开设西方艺术专场的陈寿康直到今年春拍都还保持着相对保守的态度,但从此次春拍的表现,以及中国买家在世界各地拍卖场上对西方艺术的屡屡出手来看,内地市场对西方艺术品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预期。

槌起槌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苏富比以及佳士得进入中国内地的第二场拍卖会上,中国现当代艺术和西方艺术作为两大主要交易板块,市场表现急速翻转,呈现出一种“西方艺术强劲、中国当代艺术疲惫”的状态。

在经过了去年首拍的试水之后,佳士得上海在2014春拍中剔掉了珠宝名酒,在“泛亚洲艺术”概念的推动下,将中国现当代艺术、亚洲艺术和西方艺术以40:6:14的比例组成了“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最终以93%的成交率获得1.25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虽然整场拍卖依然气氛冷清、竞价平淡到人们一致认为佳士得地内地市场依然“水土不服”,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佳士得带来的21件西方艺术品在拍卖中不仅悉数成交,而且多数作品是以超过最高估价的高溢价率成交的。其中一幅出自毕加索妻子之一的法兰诗瓦·吉洛的作品《生生不息的森林》还引发了现场的小高潮,在估价为13万至19万元的基础上,最终以140万元成交。

苏富比北京照例又是拍卖会加私人洽购,再加各类讲座和西方大师展览并行的一系列活动,最终作为压轴大戏的“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专场44件作品共成交1.15亿元。虽然成交率也在87.9%,但除了少数作品溢价率较高外,大部分拍品的成交都稳稳落在了估价区间之内。

中国当代艺术在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一贯有着出色的表现,2013年苏富比内地首拍也曾刷新多位艺术家的成交记录,这让内地理所当然地认为苏富比和佳士得是当代艺术的助跑器,并且进入内地的两家拍卖行具有的全球资源也必然为内地的当代艺术市场带来活力。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期许面前,两家拍卖行春拍的表现显得极为无力。纵使如温桂华一直在强调“要利用国际资源将中国艺术推出去”,并且在两家公司拍卖现场,电话委托从人数到参与度都较内地拍卖行更为激烈,但依然无法否定的是,国际资源上的优势,在内地市场、在中国当代艺术方面,不太奏效。反而是强大的内地市场购买能力,迅速消化了这两家国际拍卖行带入内地市场的西方艺术品。

进华两年,国际化还是本土化

作为国际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内地,被内地市场看中的,是他们的国际属性所附带的国际资源。而对于这两家拍卖行来说,或许如何在内地市场立足,顺利挖掘到本土客户资源才更为重要。佳士得和苏富比虽然目的相同,但对于是以国际化姿态进入让本土慢慢熟悉习惯,还是以本土化姿态进入再将本土带入国际市场上,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苏富比在2012年宣布与歌华合作进军中国内地拍卖业之后,为了更快地融入内地市场,无论在人员配置、拍品设置还是佣金收取方式上,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其本土化的用心。在人员配置上,苏富比按照一贯的委任“形象代言”的方式,在一入内地之时便委任国内市场资深人士温桂华统掌北京大权,在各种发布会、宣传片上不断出镜,加深北京苏富比的本土形象。从拍品设置上来说,苏富比北京上拍的多为在内地市场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西方艺术则被放在私洽部分,而2014春拍私洽部分更是加入了在内地一向坚挺的写实经典。最终的付费习惯上,苏富比也特地为内地改变了国际惯例,定制了18%的买家佣金。

对于苏富比内地化的成果,陈寿康在2014春拍北京预展现场无不骄傲地说道“去掉logo,这就和内地任何一家拍卖公司一样”。但苏富比北京又不完全独立,在拍卖资源上可以与香港和国际联动。行政上的独立和业务上的联合,让苏富比北京占尽资源优势,影响力迅速增加,被称为“内地当代市场的风向标”。

相比之下,佳士得上海提出的则是“泛亚洲”的概念,希望用国际准则和国际资源为内地市场带来“国际风尚”。2014上海春拍,“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中国当代艺术、亚洲艺术、西方艺术40:6:14的比例,完美体现了佳士得的入华理念。不似苏富比对内地市场的深挖,佳士得或许更多的是希望借助立足中国内地市场辐射整个亚洲。

对于国际化还是本土化两条道路,很难说哪个是更好的,但在现阶段,从两家拍卖行内地拍场的人气上便已分优劣。

无缘古董,真正实力能否体现由于内地政策的原因,佳士得上海和苏富比北京目前在国内市场依然无缘古董文物艺术品的拍卖。苏富比北京虽然将中国当代艺术品用各种形式做得活色生香,但苏富比和佳士得一定深谙古董才是国际市场的硬通货。这点从今年香港春拍瓷杂的火爆便可窥一斑。无论是4月份香港苏富比2.8亿元天价成交的成化鸡缸杯、1.47亿元成交的北宋定窑大碗,还是5月份香港佳士得春拍2588万元成交的南宋官窑菊瓣盘,当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飘忽不定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到瓷杂板块的稳健。

中国书画及当代艺术目前的市场去向基本呈现国际向国内回流的大趋势,而古董则拥有国际和国内双向更广阔的国际买家群体。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苏富比和佳士得才能借着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屡创世界古董拍卖的记录。

集中着全球古董资源的苏富比和佳士得,当然希望可以更直接地接触那些在全球搜寻中国古董的中国内地买家们,同时也吸引国际买家进入内地。所以苏富比和佳士得在国内市场的野心绝不仅仅在中国当代艺术上,否则苏富比在挑选北京掌门人的时候,也绝不会由瓷器领域的资深专家温桂华出任。

但在进入内地后,原本自贸区外资拍卖行可以拍卖文物政策的突变,让国际拍卖行完全失掉了其在古董板块的巨大优势。虽然不能肯定佳士得此后两次拍卖的一蹶不振与瓷政策的取消有着完全的关系,但至少对于这家希望更多地将国际资源引入内地的拍卖行而言,这条路被切断了,以至于国际拍卖行的实力在国内迟迟难以展现。

西方艺术,国内开设专场指日可待

世间大多数的事情大概都如中国那句古老的谚语“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目前苏富比和佳士得在内地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艺术两大板块,但无论从两家拍卖行预估还是从专场设置来看,现阶段的重点仍然是中国艺术品。这是两家公司的共识,不然今春拍卖也不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中国艺术品的比重。

苏富比除了压轴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外,在私洽部分也增设了向来被视为内地市场中坚力量的“私人珍藏——写实绘画展览”。佳士得更是在仅有61件拍品的唯一专场中安排了风格迥异、年代分布广阔的40件中国现当代艺术品。如果说中国艺术品是国际拍卖行对内地市场的投其所好,那么内地市场对国际拍卖行的期许则是西方艺术品。苏富比和佳士得2013年的内地首拍,西方艺术首次较为集中地在内地市场展露。关于中国买家对西方艺术品的接受能力,不论是苏、佳的工作人员,还是内地市场资深人士,都认为为时过早,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的审美还需要继续培养。

只是,不知该说是市场人士低估了艺术市场上内地买家对艺术品投入的感情,还是低估了内地买家在艺术投资上的力度,今年无论从苏富比北京和上海佳士得的拍卖成绩来看,还是从国外拍卖行中国买家的大方出手(纽约时报记者这样描述中国买家在西方拍卖会的表现“他们像也佛吸尘器,什么都买”)来看,在中国本土艺术仍处在不稳定的市场调整阶段的时候,精明的中国买家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有着较为成熟市场和更广阔市场基数的西方艺术品。

敏感如拍卖行,相信苏富比和佳士得经过在内地的一两次试水,外加香港艺廊对气氛的不断烘托,西方艺术品在内地市场的专场拍卖已经不远。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