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机构调查报告:艺术品交易呈三大发展趋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2-24 10:13:47 |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逾640亿元,同比增16.45%

“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开始重视藏品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及对建构企业品牌的功能,而不再单纯看做一种投资工具,只重视它的金融功能和财务功能。”日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研究的权威机构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正式发布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调查报告(2013年秋)》。南方日报记者从这份报告了解到,经过2010年和2011年的市场泡沫化、资金盲目入市,大量短期艺术品投资基金在2013年寻求套现退出,已有不少高价作品迫于套现压力以低于购入价的价格抛售,还有更多在高点入市的投资品因市场下调而被套牢。

为此,AMMA顾问、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资深艺术市场专家龚继遂指出,在艺术品套现渠道狭窄和价格波动剧烈的倒逼下,许多投资者的收藏观念已经从2010年和2011年的盲目进入,变得更加理性和平稳,不再是对艺术品“暴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行情

书画瓷杂油画三大板块加速调整

昨天,记者从AMMA发布的调查报告获悉,2013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总成交额为64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加16.46%。其中,2013年秋拍(8至12月)成交总额为333.08亿元人民币,比春拍成交额略高。

AMMA调查发现,与2012年的秋拍相比,2013年秋拍的三大主流品类拍卖市场规模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当代艺术三大板块总成交额为295.29亿元,同比增加47.11亿,占本季度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的88.65%,同比上升4.35%。三大板块中,中国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份额上升,瓷杂份额略有下降。

根据统计,中国书画板块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总成交额为177.71亿元,同比增长24.99%,占2013年秋中国艺术品拍卖总额的53.35%,同比上升5.06%。这主要归功于港澳台地区对这一板块的推动作用。

瓷杂市场总成交额为81.05亿元人民币,总成交额与市场份额均略有缩水,分别同比降低0.69%和3.39%,显示了其内部盘整的延续。

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总成交额为36.53亿元,同比增长达49.71%。但由于市场整体规模扩大,该板块市场份额并未有显著增加,为10.97%,同比增长2.68%。

AMMA总结指出,整体而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重回增长的发展态势,三大板块所占整个市场的份额各有变化,显示出各自不同的内部变化与调整幅度,市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已经更加清晰。

趋势

国际化、理性化、专业化

在平稳发展的行情影响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去年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据AMMA研究,主要体现在艺术品市场国际化、收藏观点和收藏品味转型,以及艺术品交易和藏家更为专业化三个方面。

国际化的第一个表现是国外拍卖行走进来。尽管国际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进驻中国内地,但它们目前没有形成交易规模,同时在中国传统文物和中国书画上,并不具备任何政策和资源优势,甚至受到种种限制。而在西方艺术和当代艺术两大门类中,境外拍卖行无疑占有资源优势,有着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藏品资源,在艺术品市场和艺术资源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这两大板块有很大市场潜力,这将丰富中国艺术品拍卖结构的多元化。并且其百年老店的服务品质和艺术品交易中的诚信代理这种职业精神,可以有效地规避中国的假拍拍假、迟付拒付、关联交易等种种弊端。

中国艺术市场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为中国重要藏家走出去,大连万达购买毕加索作品。在此之前跨境交易和跨境买卖,既包括中国传统产品,也包括西方的经典艺术品和当代艺术,这与人民币支付能力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以及人们的境外旅游、学习、乃至移民等大幅度上升,都是平行的现象。目前这种潜在现象变成新闻关注事件,形成方向性的拐点。

据AMMA分析,2013年艺术品投资者的收藏观点和收藏品味也在转型。目前的收藏观念已经从2010年和2011年的盲目进入,变得更加理性和平稳,不再是对艺术品“暴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此相伴随并为可喜的转变是,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开始重视藏品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及对建构企业品牌的功能,而不再单纯看做一种投资工具,只重视它的金融功能和财务功能。这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把收藏规划建立在构建企业或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基础上。与这些收藏理念转型相配套的是,对新藏品风格的期待和探索。由于近现代书画及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已严重透支,大多数藏家都致力于寻找下一波的收藏风格:更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的新探索、新风格。具体到艺术市场的新门类和新板块上,可以说新工笔国画,无论在学术讨论、展览呈现,还是在市场运作上都已崭露头角,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板块。

2013年艺术市场的另一个发展特点是艺术品交易及藏家更为专业化,这体现在大量拍卖行以艰苦细致的工作,使艺术市场更加细分化、专业化,譬如黄胄美术基金会在保利拍卖行推荐并审核的黄胄艺术精品小型专场、北京匡时推出的翰墨寄怀——周思聪、卢沉藏画专场、南京经典对林散之专场的推出,都因为更强调了清晰明确的传承出处、诚信稳妥的权威鉴定,取得了近100%成交的佳绩。这种细分化和地方化,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当地艺术家资源熟悉的操作模式,不但提高了交易的诚信度和成交率,而为广大的专业化小型拍卖行提供了在地方流派、本地画家等各种广泛分布的资源深入挖掘的可能性,极大推动了地方市场发展。

展望

波动难以避免 规模稳中有升

“市场规模在接下来将继续调整,基本维持稳中有升的格局。”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调查报告(2013年秋)》中,AMMA对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走向作出了预测。该机构提醒投资者,市场的挖掘和藏家群体的培养均需要时间,这不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市场的波动难以避免,但是长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在AMMA看来,艺术市场是受宏观经济影响非常显著的市场,历史上每一次经济震动和金融风暴均对艺术市场的短期行情造成直接打击,同时在经济繁荣、资金充裕的时期,艺术市场往往欣欣向荣。这在2013年亦有体现。

AMMA认为,去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一样处于结构化调整的阶段。资源的短缺是目前市场发展最主要的瓶颈,因为这是一个并不缺乏资金的市场。艺术品市场需要新的增长点,而在古代和近现代艺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个增长点只能来源于当代艺术。所以,未来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高端艺术珍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和当代艺术家资源被不断挖掘两者并存的市场。

为此,AMMA预测在2014 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依然沿着平稳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理由是2013年的交易规模比2012年略有上升,依然有越来越多的新买家入市。无论对于机构,还是个人,艺术品的财富效应,艺术品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弱相关性乃至负相关性而形成的投资互补效应,都使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理念越来越为财富人群所接受。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收藏行为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教育、乃至于文化追求发挥更大的功能和效益,而不是局限于艺术品投资保值的金融工具上。因此,AMMA乐观地认为,在今后的数年中,随着文化产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及大量企业博物馆的建立,另一波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值得期待。

不过,AMMA也警示投资者,2014年艺术品交易平均价格会大体持平,乃至略有回调。这一方面是由于下一波新人新作的入市,会拉低平均价格;另一方面新晋收藏家的入市也必然会从低价格、原始股为切入点。

相关报道

香港艺术品

市场“假拍”

“流拍”几乎绝迹

与乱象频生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相比,香港的艺术市场相对井然有序。自2011年春拍高潮之后,这两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冷风频吹,各拍卖公司的成交总额和成交价显著下降。与两年前的火爆行情相比,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数量锐减,亿元拍品更是不见了踪影。

正当人们对2013年艺术品秋拍行情谨慎观望时,今年秋拍中香港苏富比让人眼前一亮,出人意料地以41.96亿港元的成交总额圆满收官。最令人震惊的是竟有四件拍品成交额过亿,当代画家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118.28克拉椭圆形D色无瑕白钻拍出2.38亿港元、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以1.41亿港元成交、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成交。

有人认为此轮香港秋拍大幅超越预期,主要原因是前三年艺术品市场的资本不理性投资,导致拍卖市场回调,目前逐步回归理性,资金开始入市,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也开始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艺术品买卖阶段,藏家单纯进行市场投机的因素减少,逐步进入真正收藏的阶段。另外,新买家入市也是秋拍有起色的主要原因。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的拍卖会众多中国买家的出现,证明市场上有大量资金在寻找出口。

每年率先开拍的香港艺术品行情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对内地艺术品市场走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自从2011年秋拍国内艺术品行情从高位调整以来已近两年,香港之于内地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作用也受到很大的考验。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中心,良好的艺术氛围一直对世界各地艺术品收藏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虽说这两年来香港艺术品行情也有所回落,但调整幅度却远比内地市场小得多,苏富比、佳士得能在今年的香港秋拍市场高唱凯歌,说明了香港艺术品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香港拍卖行业之所以长盛不衰,并成为全球艺术品拍卖行业关注的重点,除了传统的世界拍卖业巨头苏富比、佳士得每年在此举办春季、秋季拍卖会外,近两年来,内地最著名的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也纷纷抢滩香港市场。

香港艺术品拍卖这么多年来,鲜有负面新闻流传,“假拍”、“流拍”、“有价无市”几近绝迹。香港拍卖业具有很深的“拍卖底蕴”和艺术市场诚信指数及规范指数,对“信誉”和“品牌”十分重视,这是内地拍卖行业难以比拟的。近年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下全球艺术界都在普遍转型,新的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艺术垄断机制被打破,这对香港市场而言是个很大利好,最有可能在这次“洗牌”中异军突起的。

近两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抢滩香港艺术品市场并占得一席之地,尤其是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秋季拍卖取得巨大成功,除了这两大拍卖巨头本身的品牌效应外,香港拍卖业对“信誉”的重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藏家称,香港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它有着庞大的国际买家、卖家和藏家队伍,有背倚内地、辐射亚太的国际性地缘优势,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内地实力拍卖公司纷纷进军香港市场,诸多来自内地的买家踊跃竞投,很多高品质、传承有序的拍品备受青睐。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