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市场

国际艺术品鉴定估价体系论坛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1-04 19:18:5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论坛现场

2014年1月4日,“国际艺术品鉴定估价体系与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讲座性论坛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演讲厅举行。

此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博奥文创文化研究院、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中传华彩(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所协办。

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长期以来没有理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呈现出来,诸如,由于没有估价体系,仅以个人经验和信誉来作艺术品定价的行为和做法,难以适应集团化、规模化艺术品投资以及艺术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导致欺骗性鉴定和欺骗性估价丑闻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早在1990年代中国就开始引进西方通行的艺术品拍卖经营方式,但遗憾的是,没有把与之配套的鉴定与估价标准化这样的规范化体系和管理方法引入进来,而是沿用了旧有古玩市场时代形成的不透明、凭个人经验和好恶来估定艺术品价格的方式,从而为今天的艺术品市场混乱状况埋下了“西式拍卖”与“中式估价”的矛盾。随着拍卖规模的扩大和艺术金融业务的展开,这一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突出,致使中国艺术市场诚信受到社会的广泛质疑。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宁强博士发起主持,邀请美国艺术品估价师协会主席、艺术资产管理及艺术金融资深专家南茜·哈里森(Nancy Harrison),美国艺术品估价标准制定委员会主席、温斯顿艺术投资集团执行总裁伊丽莎白·冯·哈博斯伯格(Elizabeth von Habsburg),以及加拿大国家金融委员会委员、体育与文化艺术产业公司估值资深专家朱威·多为勒(Drew Dorweiler)参加“国际艺术品鉴定估价体系与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讲座性论坛,与中国艺术市场界分享践行多年的国际艺术品鉴定估价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宁强博士

南茜·哈里森在讲座中介绍了美国估价师协会(Apprais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的具体情况,评价体系,评价类别,评价师的重要作用等。并且以1980-90年代日本人参与艺术市场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提醒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市场要警惕风险,完善对于艺术投资收藏的体系,以免蒙受损失。

美国艺术品估价师协会主席南茜·哈里森(Nancy Harrison)

伊丽莎白·冯·哈博斯伯格从艺术品市场国际概况谈起,详细介绍了美国制定的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Uniform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Appraisal Practice简称USPAP)的具体内容。在题为“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买于卖以及利益冲突”的演讲中,她提到艺术品估价时,艺术品的来源、出处、拍卖纪录以及现状等都将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同时税收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如果遇到逃税的情况,很可能引起巨额罚款导致破产。在一件艺术品上市之前,估价师、顾问与卖家之间要有的法律文件,遵照严格的范本,否则会引起一系列的麻烦。

美国艺术品估价标准制定委员会主席伊丽莎白·冯·哈博斯伯格(Elizabeth von Habsburg)

朱威·多为勒介绍了体育、俱乐部、文化艺术产业公司等机构估价的方法。譬如一支球队在卖给一家公司时,评估师会根据球员的价值、比赛成绩等来为其估价,拥有一支球队所享有的权利很大,能决定该球队在哪所城市发展。

加拿大国家金融委员会委员朱威·多为勒(Drew Dorweiler)

此次论坛同时发布了由8家学术研究机构共同成立的“中国艺术品鉴定与估价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单位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中传文化金融产业研究院。课题组拟开展的标准化研究项目有:艺术品市场相关术语规范;艺术品分类体系;艺术品分类鉴定估价指南;职业评价师资格认证规范;鉴定评估组织市场准入规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