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4万件艺术品登艺术电商平台 美经济学家批掉价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9-02 10:55:38 |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溟:艺术品电商平台难成主流

对于所谓的艺术品电商热潮来临,我持保留意见。因为电子商务有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在艺术品交易中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艺术品电商平台,缺乏最重要的互动过程。藏家购买艺术品,必须通过近距离欣赏,才能真正被打动。如果被简化为在屏幕上点点看看,那人与艺术品之间直接交流的乐趣就会丧失殆尽。哪怕是3D效果图,也还是图片,缺乏打动人的质感。

其次,艺术品电商平台无法为真实性提供有效保障。艺术品的唯一性导致其不像其他很多商品可以存在一星半点瑕疵,任何小毛病都可能导致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大打折扣,完全依靠图片,而且是极有可能经过处理、美化的网络电子图片,更不靠谱。

在我看来,电商平台主要适合经营工艺品等较低端的艺术消费品,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可行性也大一些,因为他们自己可以提供一些辅助证明的证书。像嘉德在线做了这么多年,已经算是很成熟了,主要推出的仍是较为低端的艺术品和工艺品。同时,它也配备一个实体展示厅,买家随时可以到场看实物。说到底,艺术品电商平台最终还是要依赖现场,而且不像拍卖,只需预展两天,必须有相对固定的场所,持续较长时间。因此,网络拍卖可以省下酒店和预展场地的租金,但相关的支持要做得更周到,对拍卖公司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见,网络平台对实体的画廊和拍卖行,很难产生真正有震撼力的冲击。我听说亚马逊网站上最贵的一张油画作品标价达到四百多万美元,国外的专家都认为那不过是一种宣传策略,根本不可能卖出去。我想,即使成功卖掉,也不过是个案,对市场的正常模式不会造成任何压力。

当然,电子商务可以跨地区服务,信息的发布渠道更通畅,这是其不可抹杀的优点。如果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一种补充、辅助方式,还是比较可行的。要成为主流,恐怕没门。

著名收藏家郭庆祥:电商平台难以让人产生信任感

购买艺术品,必须看原作。原因很简单:一、艺术品考验的是个人的眼力,网上的图片再怎么清晰怎么立体,色彩等方面仍然会有误差,难以让人完全信任,要眼见为实,而且要通过“望闻问切”去真实感知。二、电商平台,真假难辨。现在的印刷技术这么好,像书画这一类的拍品,拍卖行都出现过不少伪作,何况网络?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否认艺术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鲜事物,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就我自己而言,不可能去参与。欣赏艺术品,要的是感觉,光几张图片,怎么能让人“情”动于衷呢?如果连感觉都找不着,就稀里糊涂地下手,便谈不上是在用心购买了。

一些网络拍卖会提前做预展,因为网上竞拍时间比较长,而且没有现场那种紧张气氛,有人认为更有利于买家理性竞买。的确,现在拍而不付现象很普遍,尤其是上千万元的拍品,竞买人常常不提货,让拍卖行非常头疼。但对一名好的藏家来说,无论拍卖场上竞争多么激烈,他都会头脑清醒、理智举牌。而那些不成熟的藏家,即使参加网上竞拍,照样可能很不理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