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中国“藏家时代”的艺术品市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8-19 15:31:52 | 文章来源: 集珍文化

“都是关于钱,他们不爱艺术。”美国电影《摇摆画廊》(Boogie Woogie)里这句经典台词,或许可对应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开创者、嘉德拍卖董事长陈东升的无耐“价格上的崛起,并不代表我们在文化上崛起。”,一语道明了近两年来人心浮动的收藏界。然而,或许也正是在近两年,一切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中国藏家时代的崛起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高速而跌宕式的发展,从效仿苏富比和佳士得开始,到今天已占据世界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前三甲,创造了艺术品拍卖的“中国式发展”奇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收藏已从10年前港台人唱主角的局面,内地人也从20年前对艺术品价值和拍卖的懵懂,一晃成为在世界各地收罗中国艺术品的主力,甚至也积极推动着国际艺术市场的价格边界。新富收藏者涌入艺术市场导致了艺术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中国投资者最近新成立了至少八个艺术基金,他们买进艺术品并期待在今后的转售中获利。

一如佳士得中国区执行董事蔡金青的坦言,“我们需要和中国藏家有很好的交流。”,中国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及中国藏家的实力,使得各大国际机构纷纷试水中国,加大对中国的战略投资和布局。如佳士得艺术学院在中欧商学院开班授课培育客户,佳士得宣布上海秋拍注重海派市场、国际博览会和北京歌华及苏富比签署战略合作、国际基金会加大与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合作、奢侈品牌纷纷与中国当代艺术联姻,不一而足。随着国内财富管理规模快速增长及理念的不断升级,各方布局“境内资产全球配置”也是风生水起,目前专注于在海外投资中国艺术品的艺术品基金已在卢森堡正式成立……

而这一些,或许可以归纳为,中国藏家时代市场以及藏家的多层次发展。

中国藏家群体的变化

新中国以来,中国藏家群体经历了市场的轮番淘汰,面貌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转变。国内收藏群体从老一代藏家发展为90年代拍卖业兴起以来的企业家群体为主。经过02-03年市场的大跌和急速反弹,老一代藏家和没把握好形势的经销商被市场边缘化,淘汰出场。而近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收藏时代向投资时代的转变,以投资为目的的有其他行业资金支持的藏家和艺术基金成为最有实力的买家。真正爱好艺术品、以收藏为目的的老藏家已在退出。同时收藏群体亦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年轻藏家更被经常提及。随着新一代藏家在拍卖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对于当代艺术的国际趋势具有更高的认知度。

反观一级市场,从年初的韩系画廊集体退出中国,7成画廊经营不善,国内艺术博览会发展困境、当代艺术遭冷的舆论下,今年的艺术北京,90%的画廊遇到了新藏家,95%的画廊有成交,显现了国内消费型市场的转变。中产阶级的崛起,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非常好的现象。或许如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所言,“我们正在跨入一个艺术消费型的市场,而且在这个趋势之下,一级市场在平稳增长。”

而随着投资人士对艺术品市场规律和价格增值规律的更深了解,以及艺术品高端资源的沉淀,接下来流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应会集中到中低端市场,发掘具潜在增值潜力的品种。新形式下,成熟的市场会引导藏家群体以“收藏性”为主,而兼具“投资性”。各拍卖公司也加强了在客户细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开设各种讲座、讲堂等主动服务,并积极加强与藏家间的互动,开拓了私洽业务。

新一代藏家正改写着艺术品市场格局

新近发布的胡润《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报告称,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已达280万。因近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及股市低迷,尽管目前房地产和股票仍居高净值人群投资方向的第一、二位,达到76%和65%,但高净值人群行业分布,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均减少了5%。另类投资已经居高净值人群投资方向的第三位,投资比例达到56%,有明显提高。其中尤以艺术品投资最受欢迎。600万身家以上的富豪中,有艺术品投资的占了64%。厦门千万富豪有1.25万人,其中亿万富豪700人。此外,富豪们对艺术品的投资兴趣也是与日俱增。“约四分之一的富豪喜欢收藏古代字画。”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2013年艺术和金融报告》称,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崛起,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艺术品的资产类型。收藏群体的调整,也给中国市场带来巨大影响。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在厦门保税区内拍卖的首次保税拍卖300多件西洋古董艺术品,总成交额达908万元。“厦门规模最大”的翰风国际艺术品拍卖会首拍创下整场成交总额高达 1.2亿元的纪录。从低调的福建艺术品收藏群体的曝光,到各高端艺术品拍卖会在厦门成功试水,可以显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厦门收藏市场将很快崛起,并赶上上海、西安、南京等“二级市场”,成为国内具备较强影响力的区域市场。由于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东南亚等地的地缘优势,未来,在承接海外回流文物的拍卖方面,厦门也可成为“桥头堡”。可以预见,基于“拍卖”而兼具展览、文化交流等多元化的平台,无论在国际还是大陆都是发展所趋。

只有将自己对艺术的喜爱融入到生活中,才能让收藏变得有趣起来

据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言,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市场相比,差距很大,而最大的差距就是该参与的人还没有参与。而成长于传统文化断裂年代,启蒙于全球拍卖场的新富收藏者涌入,能否经由艺术收藏完成自我升华,承担一个阶层对于文化的责任,最终由富而贵?

“价格上的崛起,并不代表我们在文化上崛起。”而目前,少数超级收藏家购买的初衷已不仅仅限于个人兴趣、投机或是炫耀。收藏家们在兴建博物馆、开办画廊,创造着一个生气勃勃的艺术世界,构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将私人行为转换为社会行为,把收藏当作事业来做,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或许可以想见,一个收藏家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又能带动整个地区的收藏氛围。尽管高端收藏总是小众的、私人的,但随着意识的开放,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艺术品收藏将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意义。

而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要一个保护、收藏艺术史的藏家。个人趣味和文明、历史关联,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趣味,纵观历史上,极少数藏家可以真正做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