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50个香港收藏家所贡献的香港底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27 12:16:57 | 文章来源: 南方都市报

从开埠初期的渔村乡土,到现今广厦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城市历史,曾经被如山的文献和巨著描绘过,但再跌宕的文字,也不及照片、文物、绘画这些有形的视觉标本般生动直观。正在香港艺术馆举行的“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展览,就是一部用人、物、画写成的立体版香港史记,它绕过“正史”中宏观晦涩的长篇大论,着眼于香港历史的罕见细节,把香港从乡野故土到经济热土的变迁轨迹,以点带面地呈现出来。

这样一部精心集结“图录、文物”的大型展览,不仅仅出于香港艺术馆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意义”,更多是对整个香港的城市历史文化、半个世纪以来与这座城市交织缠绕的人和事,所作出的回眸一瞥和快速扫描。而支撑这一展览的所有元素——收藏家、艺术馆收藏制度、相关文献的札记与存留……是一场香港收藏文化、收藏生态的极限演出,也让香港首次具备了使用“世纪”这个时间单位策办展览的资格。从这些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动的收藏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香港人的收藏自觉。

这些物件,颠沛流离、兜兜转转,终于与21世纪的香港观众重逢

或许,“睹物思人”、“睹物思情”这两个关键词,正是本次“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展览的主旨所在。南都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众多展品,除了部分明末清初的大师手笔、瓷器物皿之外,其他的恐怕还够不着“珍贵文物”的定义。但这些不算奢侈的展品,却偏偏是启动香港历史记忆的特殊按钮。

譬如,“外销画派”这个19世纪末期在香港、澳门、珠三角等地极其活跃的艺术门派,罕见于香港的历史文著之中,却唯独在本次“收藏五十年”系列展览的“历史绘画”板块中“集体亮相”。这些由中国画师绘制而专供输出国外市场(欧美)的作品,几乎营造了中国艺术的首批“出口贸易”,而提供“出口”码头和平台的恰恰是当时开埠不久的香江。这些“外销画”,有的是昔日香江的风景再现——渔舟、村落、旗袍披身的清末商贾与碧眼卷发的西洋顾客正在酝酿一桩桩大笔交易,还有几笔素描画成的丰臀体胖、全身垂满挂饰的贵妇人,就像一幅中国版的《蒙娜丽莎》……明暗对比、高光对比和焦点透视等西洋技法,当年的香港画家已可信手拈来,是一个时代中国绘画水平的标尺。而值得庆幸的是,它们如今还能搁放在现代化的香港艺术馆里,与21世纪的观众邂逅。

“外销画”是香港绘画文化的一个片断和剖面,而“外来名人画香港”也是留给港土的另一份视觉瑰宝。1995年,当时年近八旬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在维多利亚港凝望这片深情的洋面,忽然被远处贴满跨国品牌标签的大厦投影过来的现代化景象触发了写生之欲———只有寥寥数笔的速写水彩“草稿”,成为吴冠中与香港共通的、也是唯一的视觉记忆。“吴冠中晚年向香港艺术馆捐出了很多作品,他已经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的归属感,以及他与香港这座城市的微妙联系。”香港艺术馆二级助理馆长、现代艺术板块负责人林向盛如是说。

“收藏五十年”系列展览中的展品,有的是因战乱而失而复得的文物;有的是香港资深藏家的“压箱之宝”;有的是诞于香港,后又在海外艺商中“几易其手”的稀缺之宝,看着这些历史悠久而又保存完好、打上“香港”烙印的展物,就仿佛看到了它们颠沛流离、兜兜转转的生命轨迹。但也正因为某种共同地域文化基因的感召,它们,最终还是在这片1104平方公里的故土上重逢、集结。

这些人,用个体之躯对香港展品完成了一次次“搜救”

除了“藏物”外,“人物”也是“收藏五十年”展览的另一个主角。斗转星移,许多参展物件的监护人已经作古,只有片语只言的民间传说、江湖史话能够让这些香港收藏史上的经典人物,倒映在人们的脑海中。

譬如,收藏了多幅“外销画”、卒于1926年的嗻打爵士,恐怕连自己也没想到当年“附庸风雅”的收藏品会在80多年后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珍贵记忆。他的所有藏品,都刻上过“嗻打爵士捐赠”的字样,因此,即使他的展品后来因战争因素散落在世界各地,香港的收藏工作者、历史工作者也能通过这串特殊的“商标”把众多“遗珠”按图索骥地寻回。而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过任何一张照片的嗻打爵士,他的长相、风度、衣着方式,也激发着很多香港收藏爱好者的翩翩联想。

在香港收藏名录上“榜上有名”的刘作筹、罗桂祥、周绿云等则用毕生精力整理了具有自己个人标识的藏品体系。譬如香港虚白斋已故主人刘作筹,收藏了 600多项明、清时期的珍贵书画,而这些国宝,恰恰是他昔日遍访香港街头,将地摊档上贱卖的文物一件件高价购入所得。他用个体之躯完成了一次次对国宝的 “搜救”,许多国宝文物才不至于孤悬海外,流离失所。

而更多的“搜救”工作,正在被更多的香港基层收藏人士接力。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收藏人士,一旦发现身边生活圈子中出现“宝物”,便会马上向香港艺术馆 “报料”——这种即兴式、自发式的民众参与,也成为“收藏五十年”系列展览的一部分助力。正如本次展览导览负责人刘湘滢所说:“我们并不是刻意地召集市民提供展品,但他们往往给予超出预期的积极回馈。”所谓“收藏五十年”展览并不仅仅是收藏家的狂欢,亦不仅是“50人在50年内的收藏故事”,市民的积极参与,使“50”这个数字已经被拓增到“成千上万”,一个静止的、过去时态的回顾展,因为“人气值”的飙高,竟已升级为一个动态的、进行时态的大型艺术活动。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