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书画家作品被限制出境 拍卖市场短期内或受影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8 11:24:06 | 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

书画家作品被限制出境 拍卖市场短期内或受影响

2011年陈逸飞画作《山地风》在中国嘉德以8165万元人民币成交。



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将24位2001年以后辞世的书画家的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围。新规一出,引发收藏市场强烈震动。上榜艺术家是根据何种标准遴选?代表作应该如何界定?“锁”住作品是否会影响拍卖行情?成为热议话题。

动态

时隔十二年再出新名单

日前,国家文物局网站的通知显示《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中,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关山月和陈逸飞的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启功、张仃、黄苗子、白雪石等21位艺术家代表作不准出境。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曾于1989年、1990年两次颁发了建国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2001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和《一七九五到一九四九年间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由各地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机构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作品审核和出境限制。

根据《一九四九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王式廓、何香凝、李可染、林风眠、徐悲鸿、高崙(剑父)、黄质(宾虹)、傅抱石、潘天寿和董希文等10位艺术家都在一律不准出境的名单之中,限制出境的艺术家达到140人。而《一七九五到一九四九年间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则规定王文治、王宸、邓石如、任熊、张惠言、赵之谦等20位艺术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名单中的艺术家达到200余人。

三问

上榜艺术家根据何种标准遴选?

争议的焦点之一在于,上榜艺术家是按照什么标准遴选出来的,会不会仅重视目前的市场表现而忽略其艺术价值。这一质疑的背后,是屡屡创出天价拍品的市场。实际上,名单中的多位艺术家都是拍卖市场的宠儿,其作品也往往倍受市场青睐。

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出质疑,名单中的一些艺术家过世并不久,而真正的艺术需要时间的检验,目前出台的名单论证并不充分。另外,由于书画作品区分地域,在不同的地区市场表现也有差异,在广东拍出高价的作品,北方不一定热捧,而目前的名单中,京派比例过大,也显得有失公允。

另外,业内人士认为,保护文物是有必要的,例如夏商周的青铜器,宋元书画瓷器等,是不可复制、存量稀少的国宝级珍贵文物;但距今时间较近、存世量较大的近现代书画作品,是否应视作文物进行保护需进一步考量。

而国家文物局在通知中表示,2001年以后,一些著名书画家先后逝世。为加强对这些书画家作品的保护,该局在征求文物、文化、美术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定增补相关出境鉴定标准。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