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艺术品信托基金兑付危机袭近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2-17 11:20:47 | 文章来源: 和讯网

谁也没想到,连续井喷、方兴未艾的艺术品市场,这么快就迅速冷却。这让身处其间的艺术品信托基金进退不得,处境尴尬。业内人士担心,明年是艺术品基金兑付大年,或将出现兑付危机。

盛极速衰

2011年毫无疑问依旧是艺术品信托基金的大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1月18日,国内近30家艺术品基金公司已发行成立超过70只艺术品信托基金,除2只到期解散外,基金规模约57.7亿元。其中,前20大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达56.5亿元。

事实上,仅这一年春拍,成交总额就达428亿元,刷新历史高点。而据《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总额达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分析师告诉《金证券》记者,2011年被标示为艺术品资本化时代的开端,金融资本对艺术圈的关注度达到了峰值。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极为特殊,上拍艺术品的质量和档次、高端精品的数量都在历史上少有。

据悉,目前中国市面上的艺术基金有两类:一类是银行和信托公司共同发行的理财产品;另外一类则是运作隐秘、收益风险率较高的私募基金。后者规模更大,进入门槛更高。

直到今年一季度,艺术品基金的热度依旧不减。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此间信托公司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3款,涉及规模18.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然而“高烧”并没有持续太久。2012年三季度,仅有两家信托公司发行3款信托产品,融资规模仅1.62亿元。与二季度相比,产品数量减少了4款,发行规模下降74.31%。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数量更是急剧下滑80%,资金规模大跌89%。可以说,三季度艺术品基金市场盛极而衰;没想到的是,由盛转衰的时间间隔会那么短。

与之对应,截至6月30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半年成交281.6亿元,同比、环比、上拍数量等指标均下降超过30%。

剧变导致一些试图“春播秋收”的基金仓促退市。某私募经理甚至认为,“今年下半年退出的艺术基金肯定都赔钱了,明年的市场更不好估计。”

提前清算潮

“市场的回调对即将面临兑付的投资型基金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分析师对《金证券》记者透露,前不久业内盛传,赔钱出售乾隆腰刀的是一家艺术品基金。据悉,乾隆腰刀4830万元的成交价,相比4年前赔了1000多万。

据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统计,艺术品基金市场中,2012年三季度共有3家信托公司参与清算了5款产品,其中2款为到期清算,而另外三款为提前终止。提前终止的3款产品中,国投信托发行的“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系列8号和15号均提前半年清算;中泰信托发行的“证大艺术品投资基金”提前1年清算。

“一般情况下,项目提前清算有三种原因。”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告诉《金证券》记者,一是项目提前实现预期收益;二是项目融资方出于自身融资成本或其他原因考虑,不需要继续通过信托融资从而提前结束计划;三是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到期兑付风险,信托公司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提前结束计划。

发行“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的国投信托内部人士对《金证券》解释说,“提前清算很正常,但是公司不会对外公布具体的兑付情况,我只能说公司所有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没有在兑付上出现问题。”一位市场人士则觉得,国投信托此举,“很有可能是他们已经看到了艺术品市场的泡沫,提前走掉了”。

“有预期收益的信托产品,无法兑付的情况几乎没有,而且从市场反应来看,信托产品提前清算之后,并没有投资者维权,所以按预期收益兑付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上述市场人士表示。

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对《金证券》记者直言,信托产品最终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外界很难弄清楚,信托公司发布的清算报告根本不会公布这部分核心情况。

兑付大年挑战

不管怎么说,明年的信托兑付潮已近在眼前。

《金证券》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至少有29款产品明年进入兑付期,涉资26.42亿。其中,上半年将有10款艺术品信托面临兑付期,涉资8.8亿,下半年则有19款信托密集到期,涉资17.62亿。有人戏称,2013年是“艺术品信托的退出大年”。

兑付大年,艺术品基金能否安然度过?

“艺术品信托的风险跟房地产信托的风险不是一个数量级,在所有信托类产品中风险最大。”一位资深信托界人士透露,自己从来不碰艺术品基金的发行。

上述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分析师则表示,“艺术品基金市场的最大风险不是艺术品价值本身,而是艺术品本身的弱流动性和基金产品的期限之间的矛盾。比如说2011年建仓,可能明年就要兑付了,但藏品的价值要5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其实在艺术品圈子里面时间长了就知道,艺术品的交易还是传统的商品模式,好东西的价格是跌不下来的。”

艺融基金的总裁蒋伟告诉《金证券》记者,“艺术品基金的操作是很低调的,我们有自己的逻辑和操作方式,不能用传统的金融思维来思考艺术品基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以拍卖市场的冷热来预言基金市场的冷热。依我看,艺术品场外交易比场内交易大十倍。原因很简单,买进藏品,拍卖行收15%的佣金,卖出收10%的佣金,如此高昂的费用,很多人不愿意走拍卖这条渠道。”

“艺术品基金确实存在流动性等风险,但是我认为未来的兑付不会出现问题。”蒋伟强调。

延伸阅读

艺术品拍卖过半成交无人埋单

作价做局传闻甚嚣尘上

艺术品市场的大繁荣背后,难免存在着泡沫,至少在艺术品拍卖环节就留存着“不能说的秘密”。

根据今年8月公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尽管2011年度,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多达581件,已完成结算的却不到一半,只有261件,结算货款51.50亿元;未完全结算的作品有86件,涉及货款25.94亿元;而未结算的作品更有234件之多,涉及货款58.81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记者透露,拍而不买,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人故意哄抬价格,在作价。

今年上半年,一场由进口艺术品查税引起的风波,影响范围逐渐扩散,被拘艺术界大佬的数字仍在增长,圈中人人自危。雅盈堂实际控制人王耀辉,艺术经纪人伍劲、民生当代艺术馆馆长何炬星、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公司董事长兼北京传是国际拍卖公司总裁黄宇杰均难独善其身。

据悉,雅盈堂实际控制人王耀辉曾经以4.368亿元将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收入囊中,刷新了国内艺术品成交纪录。王耀辉是一位极擅长资本运作的资本大佬,在2010年春拍中大手笔扫货后,便拿着拍品先后来到国投信托与北京信托,分别推出“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与“宝腾一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实际募集规模为1.5亿与3.4亿元。业内人士纷纷怀疑,当年王耀辉以4.368亿元买下《砥柱铭》,实有作价做局嫌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金证券》,“亿级的拍卖是否有作价做局嫌疑,外人不好下判断;至于艺术品基金募集的资金到底用于何处,外人更不能随便乱说。只能说,真正的艺术品基金很少去操作亿级的藏品,一般艺术品基金会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的风险。”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