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世纪,很多人都在努力尝试寻找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这如同寻找圣杯”,所以,Artprice诞生了。
你不光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买到便宜的茅台酒,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里,中国当代艺术品也可能比国内便宜很多。价格差是个普遍现象,甚至连艺术品也不例外。而且,和在潘家园捡漏有很大不同,当代艺术的价格差不是外行导致的,当然和中国鞋子获得的出口补贴也没有关系。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如果信息流通得足够快,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平,世界各地的价格都将趋于一致。但在传统的艺术市场,一小群人——位于金字塔尖的少数画廊、藏家和拍卖行——掌握着大多数交易信息,他们握有信息却不肯分享,因为这些信息就是他们的生财之道。全球艺术市场因此变得凹凸不平。
但传统总有一天会受到挑战。搅局者出现在了今年夏天:一家来自法国里昂的上市公司Artprice决定,从6月1日起向全世界的艺术品机构、大学、博物馆、基金会、法律及海关服务机构、版权机构、保险公司、百科全书数据库、互联网目录、拍卖行、画廊和估价师协会免费开放自己的标准化数据库。要知道,这可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数据库,包括49.7万多位名列公开竞拍的艺术家信息和1.08亿幅18世纪至今的艺术品图片。任何个人只需支付几十欧元也能看到数据库所有资料。
Artprice决心打破艺术市场的潜规则,希望信息民主化之后的艺术市场更加公开透明且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库除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外,还支持中文搜索。Artprice告诉《新民周刊》,在连续3年位列全球艺术品市场第一梯队后,公司将在香港开设办事处。
对以“人傻钱多”著称的中国艺术市场来说,也许是挤泡沫的时间了。
为艺术品定价
Artprice的英文直译就是“艺术价格”。创始人兼CEO提埃里·艾尔曼(Thierry Ehrmann)说:“整个20世纪,很多人都在努力尝试寻找艺术品的真正价值。这如同寻找圣杯。”
现年50岁的艾尔曼生于法国里昂的收藏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收藏家,这让他从小过上衣食无忧的上流生活,也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5岁时,艾尔曼开始从事雕塑工作并跻身艺术家之列。
1985年,艾尔曼创立了Serveur(法语直译“服务器”)集团,主要是建立司法和科学数据库。很快,艾尔曼找到了工作和兴趣的最佳结合——创立一个艺术市场数据库,这就是Artprice公司的由来,它如今仍然隶属于Serveur集团。艾尔曼表示,从1987年至今,他和Serveur集团已经投了5000万欧元在Artprice数据库上,这笔钱对于建立全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数据库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因此,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2000年,Artprice却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主板上市,艾尔曼也成功从金融市场融到足够的钱来继续圆梦。
15年来,Artprice疯狂收购1700年到1970年的手稿和拍卖目录。这些手稿和拍卖纪录属于近3个世纪以来的画商、艺术经纪人、拍卖行工作人员或艺术爱好者。
“他们花了千万个小时在拍卖场里,记录着各种拍品价格。从某种程度来说,Artprice正是这些人的化身,我们在他们生前或死后买下他们的工作结晶。”艾尔曼说,“这个过程除了支票簿,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我们让他们相信能够制定出让艺术品价格不再虚无缥缈的计算方式。而这些出售毕生研究的艺术市场从业人员或爱好者并不是爱财之人,我们有幸能够继承他们的宝贵财富。”
在Artprice的数据库里,包括艺术品的成交价格和图片、艺术家生平简历和签名等重要信息,工作人员将这些信息尽可能量化,便于大家理解。
Artprice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图录编辑部门每天汇集世界各地的拍卖图录,依据拍卖内容、国家、拍卖者、日期等输入。除了之前所说的6种语言,Artprice还请了懂瑞典语、丹麦语、捷克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和日语的人帮忙。Artprice有一个质量保证系统,如果工作人员的输入出现明显错误,例如把一幅油画记录在某位雕塑家的名下,系统就会自动提示,有时Artprice也会修正拍卖图录中的自身错误。此外,员工每天输入图录信息之余,还要确认前一天的拍卖价格,这样Artprice可以保证全球任何角落的拍卖实际价格都将在48小时内显示。图录录入完毕后,相关数据会被送到艺术家编辑部门。因为有些作家的作品还未进入拍卖市场,Artprice需要录入最新的或缺失的艺术家信息,保证数据库的不断更新。
据悉,任何人都可以在Artprice上免费查询纯艺术信息,包括来自4500家拍卖公司和6300家媒体的新闻,加上Artprice经济计量部门对拍卖结果的分析。Artprice也提供一些有偿服务,如艺术品估价,这项服务是基于海量信息和专业人员分析之上,可能比传统的专家估价更加科学合理。
1987年以来,因为“坏了艺术市场的规矩”,Artprice遭遇很多不愿艺术品信息被共享的同行起诉。在涉及的126场官司中,Artprice赢了117场。而这次Artprice一下子向全世界艺术品界免费开放数据库,爱它和恨它的人都迫不及待要一探究竟。据统计,整个6月Artprice标准化数据库就被完整下载了20.5万次。艾尔曼相信,公司明后年就能单单依靠数据库盈利了。
看不懂的中国
Artprice是从2009年开始开设中文搜索业务的。据Artprice及欧洲艺术基金会统计,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为212.5亿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增速让法国人都有些看不懂: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跃至586亿元,上涨幅度高达177%,占全球市场份额23%,超过英国升至第二位;而2011年,这一纪录更刷新为1020亿元,涨幅近75%,以30%的全球份额越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
如今热潮已经退去。随着经济形势转入下降通道,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上半年开始遇冷。拍卖行的交易额急剧下降。作为纽约、伦敦之外,操作相对规范透明的全球第三大艺术品拍卖中心,香港4月初结束的苏富比春拍,尽管诞生了单价超过2亿港币并创下世界纪录的宋代汝窑瓷器,但20.39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29.38亿元)下跌约三成;而5月末收官的香港佳士得春拍(22.22亿元),较去年同期收缩逾8亿元之多。
而在中国内地,在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等重要指标公司均已完成春季大拍的情况下,虽有刷新古籍拍卖世界纪录的过云楼藏书(2.162亿元)与创下画家个人拍卖世界纪录的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2.9325亿元)出现,但整体交易量锐减。其中,中国嘉德21.41亿元的成交总额还未达到去年同期(53.23亿元)的一半;北京保利30.31亿元的结果,相比2011年春拍(61.31亿元)下跌超过50%;北京匡时则由2011年春拍的约20亿元下滑至12.64亿元;而北京翰海9.44亿元成交总额同比跌幅将近62%。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更多的中小型拍卖公司通过削减预展开支或推迟春拍勉强应对,超过30家拍卖行选择在今年7月中下旬举行春拍,个别公司甚至延至8月中旬。
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较之2011年下跌的幅度,可能会超过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
Artprice向《新民周刊》表示,公司将等到2012年末才能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忽冷忽热给出合理的分析。但这不会影响Artprice进军中国的决心,香港办事处已在筹备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