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经济疲软时代里的艺术市场:投资与回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11 09:58:59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出身”的力量

2007年,在苏富比拍卖行,罗斯科的作品“White Centre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1950)充分证明了“出身的力量”。该作品曾属于大卫-洛克菲勒的收藏。由于拍卖收益将用于慈善,所以洛克菲勒同意拍照并刊登在Art+Auction杂志上:该件拍品成交记录为7280万美元。第二天晚上,佳士得拍卖行也卖掉了一幅质量相当的罗斯科画作,最终以2990万美元成交。阿奎维拉画廊老板、佳士得拍卖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前负责人Michael Findlay所著《艺术的价值》一书中指出,像这种“出身”的作品是十分罕见的,他认为“如果一件作品足够伟大,对出身的考量也不是必须的,它为艺术品的价值加分不少,因为买家会对名气大的作品炫耀几分。”

“多胞胎”、“独生子女”“蓝筹股”谁更受宠

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不一定就是“纪录专业户”:截至目前,上拍拍卖行的三幅顶级作品均为系列作品。2010年2月,贾科梅蒂的作品“Walking Man I”(1960)在拍卖行以6500万英镑(合1.043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而该作品仅为8个版本中的一版。3个月后,毕加索创作于1932年的“裸体,绿叶,半身像”拍出了1.065亿美元。今年5月,爱德华-蒙克的《呐喊》(1895)一举成为艺术品拍卖史上最贵的拍品,成交价格高达1.2亿美元。当然,这一幅《呐喊》还有其他三个版本。

尽管《呐喊》有四个版本,但是其他的版本不是在公共博物馆就是没有流入艺术市场。Findlay认为:“供需关系影响着买家抬高价格,莫奈的‘干草垛’有很多,但是想买到其中的一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为所有版本都收藏在艺术机构中。”“限量提供”的艺术品助燃了艺术市场中的巨大需求。“如果一件艺术品存在私人藏家手里,至少需要30年时间才能完全融入市场流通中,并且这种供需关系能够在市场中起到推动作用。

由于其他投资项目一片混乱,蓝筹艺术品就成了新宠,且发展势头迅猛。在巴塞尔艺博会上,格雷画廊的老板Andrew Fabricant警告说:“艺术品的流动性更加灵活便利,也能通过不同货币进行交易。”然而,本杰明-曼德尔警告说:“尽管艺术品中的蓝筹股被看作是投资的‘第二天堂’,但从长远趋势考虑,他们的表现远不及其他门类投资市场。”

艺术品投资与回报

艺术价值投资很难有迹可循:艺术市场包含了一系列的细化市场,每一类都有自身特点。然而,根据公共拍卖数据分析,曼德尔发现“艺术品的长期回报特点并不符合好的投资项目的定义——平均回报率偏低,大概为2%到3%,而且这种投资回报的不稳定性颇高。”他认为,艺术市场其实可以用“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来理解。“艺术品交易不仅仅包括作品的质量和价格。如果一件作品挂在墙上,就会有买家产生‘消费冲动’。他们也能从付钱这一行为上获得满足。”

曼德尔极不情愿的对艺术市场未来发展做出预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如果贫富差距逐渐加大,那么你或许应该考虑在高端市场寻求利润突破。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你希望通过购买艺术品来保障在其他资产投资上亏钱,一旦全球经济恢复正常,这种趋势是否会影响自身发展就不得而知了。”

必须考虑的是,地域繁荣与艺术市场积极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绝对不是一个新现象。1990年,日本报业大亨Ryoei Saito豪掷8250万美元在佳士得拍卖行买下梵高的“加歇医生画像”(1890),相当于现在的1.45亿美元,也就是说,这是当时在拍卖会上最昂贵的艺术品。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一批新藏家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到了1991年,由于日本房价的全面瓦解,艺术市场的发展脚步突然停滞,原本根深蒂固的艺术市场进入衰退期。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