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从中国符号到东方精神:谁在收藏“赵无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31 11:06:0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正是在这些艺术推手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实力的台湾藏家。据统计,目前流入市场60%的赵无极作品都在台湾收藏家及画廊手上,而且他们很少出手。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陈秀玉介绍,“赵无极作品再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机会很少,他作品的收藏家都具有相当的实力和背景。”比如,台湾元大证券集团副总经理马维建收藏了100多件赵无极作品。马维建收藏赵无极的作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油画、版画和水彩画都买,甚至与赵无极结成忘年之交。据说当时他的父亲出资3000万元,而现在任何的一幅都值这样的价格。而收藏家林明哲也表示,自己手上的赵无极作品有30余张。此外,像克缇国际事业集团总裁陈武刚、企业家许宗炜都是赵无极作品的藏家。傅斐郡介绍,“大部分早期介入收藏的台湾企业家手上都有赵无极的作品,有的藏了10多年,有的已经换手。”

20世纪90年代,赵无极的作品开始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1999年举办的“赵无极60年回顾展”轰动了整个中国艺术界,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专门为画展撰写前言,提到:“赵既属中华,又属法兰西。他的艺术,吸取了两国文化的精粹。”希拉克曾特意求购赵无极的画,送给朱镕基。

陈秀玉介绍,赵无极作品的藏家分布很广,主要有中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印尼几个大区块,还有海外华人。而中国买家的加入,使赵无极作品的价格节节攀高。西方也有画廊、收藏家在买赵无极的作品。“赵无极作品的市场和藏家已经获得世界藏家的高度认可,这是一个逐步的走向。”而傅斐郡则表示:“随着资讯越来越发达,赵无极作品开始走向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藏家共同认知的品牌,藏家的接受度也非常高,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都有新买家入场。”

从中国符号到东方精神

赵无极作品受到追捧,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国收藏趋势的演变,也彰显其不可限量的后市行情。如傅斐郡所言,“赵无极作品是东方抽象的精髓,艺术价值决定了其杰出地位和现在的市场,实至名归。”郭庆祥相信,赵无极作品本身就建立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易市场,具有建立更为广泛的国际盘的可能性。“赵无极作品现在的市场价格才只是一个基数,其作品价格还会继续攀升。”

陈秀玉则表示,“赵无极作品收藏家的换手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国艺术品收藏的话语权逐渐转移到中国买家的手上,这种转化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比如,西方观点认为赵无极作品中的第三个时期——‘甲骨文时期’和‘书法狂草时期“是最具代表性的,早期的台湾藏家也尽力追寻这一时期的作品。但内地藏家、印尼华人更喜欢赵无极晚期的作品,认为更具东方精神和意境,更多体现出自身的文化和绘画境界,这也是伦敦苏富比晚期作品之所以创下超高价格的原因。”

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受到关注以来,其收藏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最早的西方标准到国内藏家逐渐掌握话语权,收藏的判断标准也随之转变,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从早期的符号化作品到现在的注重东方精神性的作品。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话语权和收藏都急剧转型,西方藏家的抛售更是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打了一针。警醒之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和收藏再次走向理性,藏家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方面更加审慎,而究竟从什么思路来梳理现当代艺术,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

据收藏家郑好介绍,其选择艺术家及作品的标准就是具有东方的美学精神。而具有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家必须有两个相辅相成的条件,一是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包括有在国外学习、参观经验,对西方现当代艺术有一定了解;二是这些艺术家完成的作品必须具备强烈的东方精神,具有明显的东方符号和特征。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这几位艺术家不仅有清晰的国际线路,在国际上取得很好的声誉,而且不丧失东方精神,“具备东方美学的骨髓和国际的扩张性。”

郭庆祥则表示,自己的收藏主要是抓住吴大羽的教育思想体系,吴大羽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具有时代性,又保持了东方精神。他们是与当时世界先进绘画思想同步的画家;同时他们又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意境带入了国际视野中,创造了独具个性和时代气息的绘画作品。

回归传统,传扬中国美学,不仅是在创作方式、个人风格和图示上的中国符号,而是真正切入中国文化精髓,回归中国文化和中国气质。而真正具有民族性、东方性的东西才能更广泛地被世界认可、接受,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得到国际藏家的认可,取得更加广泛的地位。只有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才是中国艺术未来在世界站住脚的主力。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