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多家知名艺廊发起的VIP ART FAIR 以网路技术建构线上艺术博览会,吸引全球艺术媒体的目光,引发新一轮讨论“网路”作为艺术市场行销工具的可行性及效益论辩之后,今年Art.sy和 Paddle8 把这议题加以放大。不仅如此,APP的运用也已逐渐成为全球艺术博览会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距离上世纪网路泡沫10馀年之后,云端、行动装置等技术的结合,让这个数位及网路化程度最低的产业,重新燃起了“网路行销”的热情。
在台湾,1997年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Taipei Art Fair)期间,便有科技公司配合策画了“网路艺术博览会”。之后敦煌艺术中心、龙门画廊亦接连开设了“网路画廊”的业务,将网路技术引进艺术市场,成为画廊经营的工具之一。不过,碍于当时消费习惯、经营思维与技术尚未到位等因素影响,网路并没有为这二家画廊带来商机,2002年后龙门画廊与敦煌艺术中心陆续歇业。
就在艺术市场对网路效益抱持怀疑和观望的同时,网路首先改变音乐产业的生态,瓜分唱片市场。继而随着宽频网路的普及、电脑运算与储存能力的提升,网路也开始鲸吞蚕食电视与电影市场,改变民众的观看及消费习惯。加上各式各样的网路购物平台,套一句yahoo拍卖网站的广告台词:甚麽都有、甚麽都卖、甚麽都不奇怪。
影音产业的基础是建立在“量产”和“精准”之上,也就是可大量複製、又必须维持产品的一致性,以便提供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观众得以欣赏同样的节目品质,而“数位”及“网路”技术正好提供绝佳的环境。相较之下,视觉艺术强调的则是“差异”和“限量”,这样的产业特性让艺术产业造就了数百年来一对一的行销模式,牢不可破。具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只有不到4%的艺术品交易是在网路上进行,其中又以版画和摄影作品为大宗,而这两项正好也都属于複数型态的艺术品。对此,Art.sy创办人暨执行长Carter Cleveland 则信心满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路交易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重点是如何满足买家的消费需求,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
Art.sy收集来自40多个国家、180间以上的画廊经手的艺术品,再透过其称为“艺术基因”(art genes)、超过550项的判断特徵,包括了美学条件创作媒材、色彩、题材,以及作品资讯作者、流派、创作时间、材质、尺寸等建立“艺术基因资料库”。使用者输入关键字,Art.sy便会从中得出基因组合(Art Genome)结果,列出使用者可能感兴趣的艺术品。如果输入完整的作品名称,除了该作品之外,Art.sy还会列出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其他风格相近或内容主题类似的作品,最后加上买家最关心的价格,以及拥有作品的画廊位置,顺利成交的话,Art.sy便能从中抽取佣金,堪称为“艺术搜寻引擎”。但Cleveland比喻Art.sy是“艺术版Pandora”今年刚上市的音乐推荐电台。
Art.sy已经获得包括PayPal的创始人Peter Thiel、Facebook的董事会、Twitter的创始人Jack Dorsey等多人支持,今年11月时,这家2009年成立的公司,已经募得将近800万美元的资金。顾问则有画廊界重量级人物,高古轩画廊的老板Larry Gagosian、佩斯画廊总裁Marc Glimcher等人。
不同Art.sy 的模式,Paddle8採用的是类似网路商城的架构,有如画廊的入口网站,提供使用者搜寻各画廊艺术家作品的管道,并邀请策展人举办线上展览,增加网站的可看性,同时提供交易、保险、和运输一条鞭的服务。辅成立一年的Paddle8获得来自专门投资奢华品的Mousse Partners,和以科技为主的Founder Collective两家创投业者的400万美元资金。
Paddle8 的经营模式四平八稳,和时下的网路购物平台差异不大,和过去的网路艺廊也相差不远,只是连结更多画廊让货品更齐全、选择更多而已,能否成功?短时间之内,恐怕不需过份期待,未来?挑战仍然很大。
至于Art.sy,怎麽看都觉得更像艺术版的amazon.com,但复杂很多,对买家而言,能找到想买的作品就好,是谁家画廊代理的艺术家也许并不重要,所以呢?画廊的角色势必受到冲击和澹化,如果Art.sy这样的商业模式能成功的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美国独立出版集团(Independent Publishers Group)拒绝amazon新版合约导致IPG 5000多本电子书将自amazon下架的抗争事件,将在艺术圈上演。
网路消费习惯已经建立,依据ArtTactic 2011年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艺术品在网路交易的数量和价格逐年增长,这表示买家透过网路购买艺术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只是如何将现实世界买卖艺术品的行为在网路世界複製,或者被改变(也就是破坏式的商业创新模式),目前各界还在实验、尝试、和挑战 !
|